随烦恼(梵语:upakleśa),佛教术语,共有二十种,所以也常称二十随烦恼(梵语:vimśati upakleśa),指的是一忿、二恨、三覆、四恼、五嫉、六悭、七诳、八谄、九㤭、十害、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惛沈、十四掉举、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散乱、二十不正知。这是相对于六个主要的贪、嗔、痴、慢、疑、恶见的根本烦恼来说,因根本烦恼而引起的二十种伴随而生的烦恼。所以也称作随惑、枝末惑。
但由于随烦恼与根本烦恼同是烦恼的现行,有别于烦恼随眠的没有现行、属于不粗重的、不猛利的、行相细微的性质。[1] 随眠烦恼比根本烦恼更难觉察。
概论
随烦恼是指所有的染污行蕴心所,其中包括了随眠[2]。
随烦恼的分类
它可分为三大类:[3]
即忿、恨、恼、覆、诳;谄、㤭、害、嫉、悭十种
- 忿
- 恨
- 恼
- 覆
- 诳
- 谄
- 㤭
- 害
- 嫉
- 悭
即无惭及无愧二种;
- 无惭
- 无愧
即不信、懈怠、惛沉、掉举、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
- 不信
- 懈怠
- 惛沉
- 掉举
- 放逸
- 失念
- 散乱
- 不正知
佛法修行中的解脱道,透过断我见及断我执的方法,灭除所有会导致生死的一切大小、粗细烦恼,达到解脱生死的涅槃境界,而取证阿罗汉果。[4]
参考条目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