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邱立本在香港出生长大,圣公会圣多马小学毕业,初中就读于九龙塘的何明华会督银禧中学,1967年于李求恩纪念中学毕业后[2](1965年转读该校中四年级[3],与香港电影学院院长卓伯棠为同届同学[3]),先就读新法书院[4],后以“香港侨生”身份到位于台北市文山区的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读书。曾在1971年间参与创办《影响杂志》,并负责撰写创刊词,与段锺沂、但汉章、卓伯棠、朱道凯等人共同推动新潮的文化评论。1972年毕业后,在台北的《大学杂志》担任执行编辑,在当时总编辑、台大心理系教授杨国枢的领导下,投身这本杂志推动政治改革的浪潮,与蒋经国的体制内改革的力量相呼应。后转往《中国时报》当国际新闻编译。因为与当时台湾的改革派知识分子王晓波、王杏庆(南方朔)等人同住在一起,曾被警备总部调查。
1973年赴美,一边在纽约《星岛日报》当记者和编辑,一边读书,获纽约新学院经济学硕士,曾任柏克莱加州大学亚美历史研究员。
在美生活期间,曾于不同的媒体,担任记者、编辑、副总编辑和主笔的工作,包括纽约《星岛日报》、《北美日报》,旧金山《远东时报》,洛杉矶《美洲中国时报》,纽约《美洲中国时报》,纽约《中报》等。(1981年至1982年任洛杉矶《美洲中国时报》编辑,1983年至1990年任纽约《中报》副总编辑及主笔。)
1990年返回香港,任《亚洲周刊》主笔。1993年出任《亚洲周刊》总编辑。曾发表多篇关于社会、时事、媒体、经济、政治等评论,1995年至1996年,兼任《明报月刊》总编辑,曾任香港大学兼职教授。
曾于《北美世界日报》香港副刊撰写《感情前线》专栏,曾在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撰写《抚摸心跳》专栏,也在上海地铁免费报纸发表专栏文字,曾在深圳《晶报》撰写《书与思潮》专栏,博客文字每周同时发表在凤凰网、天涯论坛、搜狐、网易、新浪等网站。
2013年,邱立本认为香港的民主应和中国的改革派结合,对整个中国命运作出承担,让香港民主成为中国民主的先锋[5]。然而亦有人批评近年的邱立本,已从站在自由主义立场,转变到站在中共的立场[6]。邱立本曾表示台湾的太阳花学运“形成了社会的分裂,导致沉默大多数的反弹,使台湾的民主陷入空前危机”[7]。他亦批评香港占领运动的街头流动占领鸠呜行动是“软性恐怖主义”[8],主张香港警察必须重设政治部,“发现那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暗黑势力,才可以彻底制暴止乱”[9]。在批评台湾和香港两地之余,邱立本推崇习近平在中国的统治,认为其“政绩都超越了西方多个大国的政府”,而美国则“陷入‘意识形态内战’”[10]。
著作
- 《邱立本文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政右经左网,2008年)
- 《激情新闻笔记》(天地图书,2008年5月)
- 《匆忙的文学》(印刻出版,2008年6月)
- 《明日拒绝黄花》(亚洲周刊,2008年7月)
- 《文字冒险家》:(天地图书,2010年7月)
- 《崛起的青春权力》:(天地图书,2011年7月)
- 《舌头的记忆》:(二鱼文化,2011年7月)
- 《保钓。风云。急》(天地图书,2012年7月)
- 《香港民主不能失去中国》(天地图书,2013年11月)
- 《权力星空的秘密》 (天地图书,2014年7月)
- 《香港第三条路不再是梦)(天地图书 2015年7月)
- 《谁让港独的子弹飞)(天地图书 2016年7月)
- 《民间中华爆发力》 (天地图书 2017年7月)
- 《ABC改变中美未来》(天地图书 2018年7月)
- 《任正非对决特朗普》(天地图书 2019年7月)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