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纶(1519年8月4日—1577年4月20日),字子理,一字以诏,号二华,江西宜黄谭坊人,祖籍湖广长沙(今湖南)[2][3][4],嘉靖甲辰进士出身,万历时官至兵部尚书。
Quick Facts 谭纶, 籍贯 ...
谭纶 |
---|
|
大明兵部尚书加赠太子太保[1] |
籍贯 | 江西宜黄县 |
---|
族裔 | 汉族 |
---|
字号 | 字子理,一字以诏,号二华 |
---|
谥号 | 襄敏 |
---|
出生 | 正德十四年七月二十一日 (1519年8月4日) 江西宜黄县谭坊 |
---|
逝世 | 万历五年四月初三日 (1577年4月20日) 京师 |
---|
墓葬 | 谭纶墓 |
---|
|
-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科举人
-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科进士出身
|
Close
谭纶自幼沉毅雄健,谋略远大,读书无所不涉。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中癸卯科江西乡试举人,次年联捷甲辰科进士[5]。初任南京礼部主事,后任兵部职方司郎中。谭纶对军事甚有研究。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倭寇屡袭浙江沿海,谭纶受命任台州府知府。在当地谭纶乃招募乡勇千人,练兵御倭。进浙江按察司海道副使,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谭纶率兵在台州大挫倭寇。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再率数万人侵扰台州,谭纶再亲率死士与倭寇大战,三战三捷,使军威大振。加右参政,四十一年六月调任福建管粮,纶辞以地方稍宁,乞归守制,许之。倭寇在福建沿海再度归来,在邵武、兴化一带大肆劫掠。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春正月,起丁忧参政谭纶以原官兼按察司佥事,统浙兵千二百人,与都督刘显、总兵俞大猷一起围剿倭寇。三月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6],并举荐戚继光、俞大猷等参与战役。同年四月谭纶任总指挥,命戚、俞等分头进攻,一举灭敌二千多人,收复兴化。次年,倭寇再攻仙游,谭纶亲率戚继光部增援,攻下仙游,斩敌千余,迫使倭寇余部入海逃遁[7]。四十三年四月以地方平定,请求回乡守制。四十四年十月,起任陕西巡抚,十二月改巡抚四川右副都御史,四十五年十月升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隆庆元年(1568年)十一月回兵部管事。二年三月,谭纶获任命为兵部左侍郎、兼蓟辽保定总督,负责京畿防务。他再度举荐戚继光协防,自居庸关到山海关,修建防御台三千座,使东北一带防务大大加强。据称谭纶及其部下斩获的敌人首级,数目达二万一千五百[8]。五年八月,升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协理戎政如故,十月以疾请告回籍。
明神宗即位,起用为兵部尚书。给事中雒遵弹劾其不称职,谭纶三次上疏请求罢职,均获朝廷降诏留用。万历五年(1577年)卒于官。赠太子太保,谥襄敏[9]。
清·黄宗羲,《明文海》(卷449):谭司马公者,江西宜黄人也,讳纶字子理。谭之先仕刘宋,为主爵都尉衍昌者,元嘉末徙宜黄观上刺桑,则实启刺桑谭氏之族,历世郁兴。国初有名世隆者,则公髙祖也。世隆生积,积生廷用,廷用生镐,镐以明经入贡,分教归安,转顺昌王教授,是生司马公。
清·黄宗羲,《明文海》(卷449):司马公生而沉雄,多大略,于书无所不窥。然时喜道家言,而志闲闲而气阗阗。嘉靖癸卯以儒士举于乡,登甲辰进士。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22):谭纶,字子理,宜黄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南京礼部主事。历职方郎中,迁台州知府。纶沈毅知兵。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参将戚继光请期三年而后用之。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倭复由松门、澶湖掠旁六县,进围台州,不克而去。转寇仙居、临海,纶擒斩殆尽。进海道副使,益募浙东良家子教之,而继光练兵已及期,纶因收之以为用,客兵罢不复调。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马岗、何家■,又与继光共破之葛埠、南湾。加右参政,会忧去。以尚书杨博荐起,复将浙兵,讨饶平贼林朝曦。朝曦者,大盗张琏余党也。琏既灭,朝曦据巢不下,出攻程乡。知县余甫宰严兵待,而遣主簿梁维栋入贼中,谕散其党。朝曦穷,弃巢走,纶及广东兵追擒之。寻改官福建,乞终制去。继光数破贼,浙东略定。倭转入福建。自福宁至漳、泉,千里尽贼窟,继光渐击定之。师甫旋,其众复犯邵武,陷兴化。四十二年春,再起纶。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明·佚名等,《福州府志》(卷42):谭纶,字子理,宜黄人。纶素晓畅兵机,绰有文武才。守台州时,倭入境,辄摧破之。嘉靖四十二年,闽苦倭甚。三卫军骄,不可用。巡抚游震得以罪罢。时纶方以参政居艰,于是辅臣徐阶、兵部尚书杨博言于上,就家起复,拜都御史,督抚福建。纶至,以精兵千人自随,召卫卒郭天养,数其累岁倡乱,斩于辕门。新法令,具糇粮,责诸将为必灭贼计。无何,都督戚继光破倭寇,歼之境上,复遣偏师击古田诸山寇,悉平之,招抚流移,蠲恤死丧,闽人始有更生之乐。后以地方平定,乞终丧,诏许。入官至兵部尚书。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22):隆庆元年,给事中吴时来请召纶、继光练兵。诏征纶还部,进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纶上疏曰:蓟、昌卒不满十万,而老弱居半,分属诸将,散二千里间。敌聚攻,我分守,众寡强弱不侔,故言者亟请练兵。然四难不去,兵终不可练。夫敌之长技在骑,非召募三万人勤习车战,不足以制敌。计三万人月饷,岁五十四万,此一难也。燕、赵之士锐气尽于防边,非募吴、越习战卒万二千人杂教之,事必无成。臣与继光召之可立至,议者以为不可。信任之不专,此二难也。军事尚严,而燕、赵士素骄,骤见军法,必大震骇。且去京师近,流言易生,徒令忠智之士掣肘废功,更酿他患,此三难也。我兵素未当敌,战而胜之,彼不心服。能再破,乃终身创,而忌嫉易生;欲再举,祸已先至。此四难也。以今之计,请调蓟镇、真定、大名、井陉及督抚标兵三万,分为三营,令总兵参游分将之,而授继光以总理练兵之职。春秋两防,三营兵各移近边。至则遏之边外,入则决死边内。二者不效,臣无所逃罪。又练兵非旦夕可期,今秋防已近,请速调浙兵三千,以济缓急。三年后,边军既练,遣还。诏悉如所请,仍令纶、继光议分立三营事宜。纶因言:“蓟镇练兵逾十年,然竟不效者,任之未专,而行之未实也。今宜责臣纶、继光,令得专断,勿使巡按、巡关御史参与其间。”自兵事起,边臣牵制议论,不能有为,故纶疏言之。而巡抚刘应节果异议,巡按御史刘、巡关御史孙代又劾纶自专。穆宗用张居正言,悉以兵事委纶,而谕应节等无挠。纶相度边隘冲缓,道里远近,分蓟镇为十二路,路置一小将,总立三营:东驻建昌备燕河以东,中驻三屯备马兰、松、太,西驻石匣备曹墙、古石。诸将以时训练,互为掎角,节制详明。是岁秋,蓟、昌无警。异时调陕西、河间、正定兵防秋,至是悉罢。纶初至,按行塞上,谓将佐曰:“秣马厉兵,角胜负呼吸者,宜于南;坚壁清野,坐制侵轶者,宜于北。”遂与继光图上方略,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纶召入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协理戎政。会台工成,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以功进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协理如故。其冬,予告归。神宗即位,起兵部尚书。万历初,加太子少保。给事中雒遵劾纶不称职。纶三疏乞罢,优诏留之。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襄敏。 ”
- 黄宗羲,《明文海》
- 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 佚名等,《万历福州府志》
-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食货出版社,1985
[编]
- 《国朝献征录·卷之三十九》,出自焦竑《国朝献征录》
- 《明史卷二百二十二》,出自《明史》
More information 官衔 ...
官衔
|
前任: 宋治
|
明朝台州府知府 1555年-1558年
|
继任: 黄大节
|
前任: 游震得
|
福建巡抚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任
|
继任: 汪道昆
|
前任: 曹邦辅
|
蓟辽总督 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 隆庆二年三月丙寅-隆庆四年十月甲辰 (1568年4月13日-1570年11月7日)
|
继任: 刘应节
|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