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鼎文

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蔣鼎文

蒋鼎文(1893年—1974年1月2日),铭三,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浙江诸暨盘山(亦称磨石山)人。获青天白日勋章,曾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浙江省代表

事实速览 蒋鼎文, 个人资料 ...
蒋鼎文
Thumb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893年[1]
 大清浙江省诸暨县盘山
逝世1974年1月2日(1974岁—01—02)(81岁)
 中华民国台北市
墓地台北市阳明山第一公墓第6区
国籍 大清(1893年-1911年)
 中华民国(1912年-1925年)
 中华民国(1925年-1974年)
政党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获奖抗战胜利勋章
青天白日勋章
军事背景
效忠 中华民国
服役 中华民国陆军
军衔 一级上将(追晋)
参战抗日战争
第二次国共内战
学历
经历
关闭

早年

光绪十九年(1893年)生[1][a]

幼读私塾,后入翊忠书院(翊忠学堂,校长吴仲怀先生,前清的举人,当地乡哲[1])。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后投笔从戎,在杭州参加学生军[1]民国元年(1912年)学生军并入绍兴大通陆军学堂(绍兴军事学堂[1]),后转入浙江讲武堂

1914年毕业后入浙江督署守备队,历任排、连长。1915年去广东,供职于援闽浙军总司令部。

1919年投广东护法军政府[1]。1921年任非常大总统府参谋副官。1922年任北伐军滇黔赣军第一路司令部参谋。

中年经历

1923年3月任大元帅大本营兵站总监部参谋。1924年5月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第二学生队区队长和教官。10月任军校教导团第一营副营长兼第二连连长,参加了平定广州商团事变

1925年2月参加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淡水之役,营长沈应时受伤,乃升任营长;棉湖之役身负重伤,伤愈后升任教导第一团中校副团长,不久任第二师第五团团长。10月第二次东征时留守广州。

1926年7月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10月攻克武昌后,任收编委员会委员。

1927年1月升任总司令部直属伤兵团少将团长;4月攻克南京后,任南京警备团团长;8月任浙东警备司令宁波市公安局局长;10月26日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

1928年1月任第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并参加第二期北伐。同年7月25日因北伐完成,各军缩编,任第九师师长。

1929年3月率部平定桂系武汉事变后,任第二军军长。后又参加了讨伐石友三、讨伐唐生智的战役。中原大战爆发后,率部讨伐冯、阎,战后进驻洛阳,兼任陇海路西段警备司令

1931年7月任第四军团总指挥,率部进入江西,参加对中共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

1932年1月日军进攻上海,蒋鼎文率两部增援十九路军,停战后,担任上海守卫。6月任津浦路南段警备司令。同年冬兼任川湘鄂赣皖苏浙七省水警总局局长。

1933年春兼任武汉编练处处长,9月参加第五次围剿,任五省剿匪军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第二路军总指挥。同年11月率部镇压闽变[4]

1934年2月任剿匪军东路总司令兼第二路军总指挥,再度对中共中央红军进行围剿,10月共军向西突围而逃。11月27日改任驻闽绥靖公署主任。

1935年4月3日授陆军二级上将衔。11月选任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

1936年,奉命镇压两广事变[5]

1936年7月任国防会议委员,12月任西北剿匪前敌总司令,督师围剿陕北红军,西安事变中被扣押,后受张学良委托,往返西安南京,传达蒋中正手令。

1937年对日抗战爆发,10月4日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11月17日特派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安行营主任。

1938年6月任陕西省主席兼中国国民党陕西省党部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安司令,11月兼任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1939年2月任第十战区司令长官。1941年5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安办公厅主任。

1942年1月12日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冀察战区总司令,驻洛阳

1944年春,日军开始打通大陆的豫湘桂会战,蒋与副司令长官汤恩伯指挥所部与日军激战于豫中、豫西,是役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力战殉国,7月蒋鼎文因豫中会战失利引咎辞职,任军事参议院参议。

1945年5月选任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同年赴上海,弃官经商。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月游历欧美回国后,参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8年以原籍浙江省诸暨县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浙江省代表,并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

1949年7月任国防部东南区点验整编委员会主任委员,8月赴台湾。由蒋中正指派与韩德勤刘咏尧负责审判吴石匪谍案吴石陈宝仓朱枫等遭判处死刑,蒋鼎文与韩德勤联名为吴石等人陈情,蒋中正震怒,以其三人为犯人说情殊为不法之至,应即将三人革除原职[6]

退役后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委员。

逝世

1974年1月2日病逝台北。留有遗物指挥刀一把[7]

善举

Thumb
《重修漳州文庙记》,蒋鼎文撰并书,现藏漳州府文庙

曾捐建家乡的盘山小学,诸暨医院(现诸暨人民医院)。[8]

1967年10月25日,捐赠“商周铜器”11件[9]

影剧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