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第75游骑兵团(英语:75th Ranger Regiment),又称美国陆军游骑兵(英语:United States Army Rangers[a][1][2]美国陆军的正式编制单位,受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USASOC)统筹。总部位于乔治亚州本宁堡(Fort Benning,GA),其下有三个营。在此编制单位内的成员,无论军官还是士兵,皆需要先通过游骑兵学校的训练,得到游骑兵臂章,方能加入此部队。是现代的唯一一支全由美国陆军游骑兵组成的编制部队。 由于有不少游骑兵在服役一段时间后投考并加入陆军特种部队三角洲部队,加上作为特种作战部队的支援角色与各单位的特战干员共同作战的机会甚多,有利于累积在特种作战等领域上的经验,故第75游骑兵团也被认为是“特种部队的入门部队”。

Quick Facts 存在时期, 国家或地区 ...
第75游骑兵团
75th Ranger Regiment
Thumb
第75游骑兵团盾章
存在时期1974年—
国家或地区 美国
部门美国陆军
种类轻装步兵特种作战部队
功能遂行常规或特种轻步兵作战
遂行直接行动作战
遂行突袭或占领机场
规模3个营
直属
驻军/总部佐治亚州本宁堡兵营
别称空降游骑兵
陆军游骑兵
格言Rangers lead the way (游骑兵做开路先锋)
Sua Sponte ("Of their own accord";自发献身)
参与战役缅甸战役
鹰爪行动
暴怒行动
正义之师行动
沙漠盾牌行动
沙漠风暴行动
重铸希望行动
摩加迪沙之战
持久自由行动
伊拉克战争
叙利亚内战
巴里沙突袭
指挥官
现任指挥官Todd S. Brown上校
著名指挥官法兰克·麦瑞尔准将
标识
臂章Thumb
Close

编制

目前美国唯一的一支游骑兵部队为陆军第75团(75th Regiment) 第75游骑兵团下辖三个营。第一营1974年1月建立于本宁堡,现驻扎于乔治亚州的亨特陆军机场;第二营1974年10月建立于并现驻扎于华盛顿州路易斯堡;第三营1984年建立,现与团部驻扎于本宁堡

每营均包括3个步枪连及1个营部连,每个步枪连包括一个连部排、三个步枪排和一个重武器排。美国陆军第75团标志为黑色背景的戴贝雷帽的骷髅头。

另外第75游骑兵团还有一个于2007年成立的特别部队营(Special Troops Battalion),其团直属侦察连英语Regimental Reconnaissance Company目前隶属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并被分类为美国特种作战部队最高的第1层级(Tier 1)特别任务单位,与同属陆军的三角洲部队情报支援活动,以及海军特种作战开发群和空军第24特种战术中队英语24th Special Tactics Squadron同等级。

沿革与历史

游骑兵属于轻型步兵,有着悠久的历史。200多年前,为应付印第安人的突袭,英国殖民者就在美洲大陆上组织了小型侦察骑兵队,他们被视作游骑兵的前身。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期间,游骑兵部队常与正规军协同作战,或深入敌后展开游击战,取得傲人的战绩。

不过,美军过去没有游骑兵部队的正式编制,这些游骑兵部队大多不是常设单位,在战争结束后都被解散了。

滇西缅北战役

目前第75游骑兵团的前身:是二战时在缅甸作战的一支美军5307部队。1943年,盟国决定在中缅印战区组建一支地面部队,作为在缅甸作战的中国驻印军的先头部队。

根据这一代号为“圆桌武士”的计划,美国组建了一支有2900人的特种部队——第5307混合支队。这支部队由法兰克·麦瑞尔准将指挥,因而又被称作“麦瑞尔突击队”(简称麦支队)。臂章中同样有青天白日圆徽。

Thumb

麦支队在印度接受了2个月的游击战和丛林战训练后,于1943年3月进入缅北战区,任务是潜入日本军后方,切断敌军的供应及交通线。由于要与中华民国驻印军在中缅印战区联合作战,因此麦支队的队徽上加上了当时国民革命军的青天白日军徽。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麦支队参与了大小三十几次战役,遇到过不少险情,但大都在中华民国驻印军的支援下化险为夷。 1944年2月下旬,中华民国驻印军新一军进攻瓦鲁班,与日军正面作战。麦支队则渗入日军后方进行破坏,不料在瓦鲁班附近遭遇日军两个中队袭击,由于双方实力悬殊,美军面临着被包围的危险。在这紧急时刻,新一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立即派兵救援,重创日军第18师团,将麦支队解救了出来。1944年5月,麦支队与中华民国驻印军共同进攻密支那。不料在作战中,麦支队遭日军优势兵力突袭,陷入险境,又是孙立人将军及时支援,美军才突围成功。

麦支队最艰苦的战斗也是最后一场战斗即是密支那战役,此战让美军对孙立人将军感激不已,直到今天,麦支队协会在每年的年会上都要展示孙立人将军的照片。

改编正式建制

二战结束后,战功卓著的麦支队被改编为美军第75步兵团,成为美军正式编制内的一支王牌部队。

1973年,美军决定建立一支快速反应部队,以应付世界各地可能发生的危机。当时,美国陆军对各国的特种作战战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发现,麦支队在二战时期与中华民国军队并肩作战的战例最有典范性。因此,美陆军参谋长下令在第75步兵团基础上扩展组建游骑兵部队,当年麦支队的青天白日徽章也一并保留下来,以纪念那段历史。美军游骑兵部队还将当年与中华民国军队联合作战中的经验作为座右铭:协同作战、以少胜多、开路先锋。

美军第75游骑兵团与美国陆军特种部队三角洲部队共同构成美国陆军三大特种作战部队。该部队认为最辉煌的战史莫过于与中华民国兄弟部队共同击败了日本侵略军,而中华民国抗日名将孙立人将军对这支美军部队曾有“救命之恩”,因此该部将中华民国国徽永远铭刻于第75游骑兵团徽章上,以示两国人民不忘那场重要的战争。


徽章

75游骑兵团的标志包括他们的黄褐色贝雷帽与飘带状臂章。

Thumb Thumb

他们的队徽左上角是中华民国国徽青天白日”徽章,右下角是一枚“缅甸之星”,旨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游骑兵部队的前身5307混合支队与当时国民革命军新一军在缅甸战区的作战经历。

中央红色闪电象征游骑兵善于的突击作战。红白蓝绿四色代表5307四个数字。

Thumb

历史

二战的游骑兵部队

1942年6月8日,第1游骑兵营正式组建。[3]1942年,50名美军游骑兵陪同英国突击队参加了迪耶普突击战

1944年,第2及第5游骑兵营培训完随即参加诺曼底登陆战。第2营负责进攻奥克角,摧毁射程远达犹他、奥马哈滩头的重炮阵地。而第5营曾陪同第1步兵师第29步兵师奥马哈海滩登陆。

现代游骑兵

由于对于训练有素的快速应变部队有一定需求,时任陆军参谋长克雷顿·艾布兰计划组建一支级的游骑兵部队。为此,第1游骑兵营于1974年1月31日正式组建。[4] 第2游骑兵营则于同年的10月1日正式组建。[5]1984年10月3日,团部及第3游骑兵营正式组建。[6]

鹰爪行动失败后,美军创立了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USSOCOM),以统一所有特种作战部队的指挥链,第75游骑兵团也被SOCOM收编,自此可作为SOCOM的一支快速应变部队运作。

在1983年10月1日和2日,第75游骑兵团参与了紧急狂暴行动,队员们以危险的低空伞跳的方式突击抢占萨利内斯国际机场,以让美军运输机得以卸下增援的第82空降师及物资,并解救被困当地的美国公民。[7]其后该部队亦参加了入侵巴拿马的作战。

1993年,联合国介入索马里事务,很快地这一决定开始演变成一场军事行动,也就是美方代号“哥特蛇行动”。1993年8月3日,第75游骑兵团第3营被部署至当地。[6]其后,第3营及三角洲特种部队企图在摩加迪休逮捕两名艾迪德高阶幕僚,最终演变成极为激烈的巷战,即摩加迪休之战。虽然成功逮捕目标,但百余名士兵在深陷敌阵中无法脱离,同时面对着数千名民兵的围攻。直至第二天,第75游骑兵团在友军救援下才成功突围。最后,联合国部队于1994年3月6日撤出索马里。[8]

踏入21世纪,第75游骑兵团也随同美军其他部队参与了反恐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内战,并在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以及作为美军特种作战部队的支援力量。

部队组成

  • 团总部及总部连
  • 团直属军事情报营
    • 总部连
    • 军事情报连
    • 网络电磁活动连
  • 团直属特别部队营
  • 第1游骑兵营英语1st Ranger Battalion
    • 总部连
    • A连(步枪)
    • B连(步枪)
    • C连(步枪)
    • D连(步枪)
    • E连(支援)
  • 第2游骑兵营英语2nd Ranger Battalion
    • 总部连
    • A连(步枪)
    • B连(步枪)
    • C连(步枪)
    • D连(步枪)
    • E连(支援)
  • 第3游骑兵营英语3rd Ranger Battalion
    • 总部连
    • A连(步枪)
    • B连(步枪)
    • C连(步枪)
    • D连(步枪)
    • E连(支援)

已知装备

个人武器

手枪

More information 武器名称, 原产地 ...
武器名称 原产地 备注
M1911A1  美国 已退役
M9  意大利 逐步淘汰中
格洛克17  奥地利 包括第4及第5代型号
格洛克19  奥地利 包括第4及第5代型号
格洛克22  奥地利 -
M17  美国 -
Close

冲锋枪

More information 武器名称, 原产地 ...
武器名称 原产地 备注
HK MP5  德国 已退役
HK MP7A1  德国 -
Close

突击步枪/战斗步枪

More information 武器名称, 原产地 ...
武器名称 原产地 备注
M16A1/A2  美国 已退役
M4A1  美国 现时主力步枪之一,配备SOPMOD Block II或URG-I套件
CQBR  美国 命名为“Mk 18”,配备SOPMOD Block II套件
FN SCAR H  比利时 命名为“Mk 17”,部分配备5.56mm口径转换套件
SIG MCX Rattler  美国 -
Close

狙击步枪

More information 武器名称, 原产地 ...
武器名称 原产地 备注
M24 SWS  美国 已退役
Mk 11 Mod 0  美国 已退役
Mk 12  美国 已退役
Mk 14 EBR  美国 已退役
M2010 ESR  美国 -
M110 SASS  美国 -
M110K1  美国 -
Mk 21 Mod 0  美国 -
Mk 22 Mod 0  美国 -
M107  美国 -
Close

轻机枪/通用机枪

More information 武器名称, 原产地 ...
武器名称 原产地 备注
M60  美国 已退役
M249 SAW  美国 -
Mk 46  美国 -
KAC LAMG  美国 -
M240B  美国 -
Mk 48  美国 -
Close

散弹枪

More information 武器名称, 原产地 ...
武器名称 原产地 备注
M870  美国 -
M1014  意大利 -
Close

榴弹发射器

More information 武器名称, 原产地 ...
武器名称 原产地 备注
M203  美国 下挂在M16/M4上,已退役
FN EGLM  比利时 命名为“Mk 13”,可下挂在FN SCAR H上或单独使用
M320  德国 可下挂在M4A1上或单独使用
Close

反装甲武器

More information 武器名称, 原产地 ...
武器名称 原产地 备注
M72 LAW  美国 用完即弃
AT4  瑞典 命名为“M136”,用完即弃
M3 MAAWS  瑞典 -
FGM-148标枪导弹  美国 自主制导,用完即弃
Close

个人装备

登场作品

电影

电子游戏

  •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及重制版:战役模式中第1游骑兵营为玩家隶属的主要登场组织之一,最初以玩家角色约瑟夫·艾伦列兵为首的小队被部署在阿富汗与叛军作战;因艾伦表现出色而被谢波德将军招募到141特遣队,然后以中情局卧底特工的身份潜入弗拉基米尔·马卡洛夫的恐怖组织,在扎卡耶夫国际机场发动了恐袭,撤离现场期间艾伦被马卡洛夫杀害。事实上马卡洛夫和谢波德将军暗中勾结,把艾伦用作触发美俄战争的棋子。后期在美俄战争全面爆发后,第1游骑兵营被调回美国应战,期间的玩家角色为詹姆斯·拉米雷斯列兵。在特种行动模式联机模式中游骑兵也在部分关卡和地图作为可玩阵营登场。由于《现代战争2》是在2009年推出,故游戏中设定于2016年登场的游骑兵仍然使用2009年及更早期的过时武器和装备。例如作战服仍然是通用型迷彩数码迷彩版本的陆军作战服、头盔仍以旧款MICH-2000为主配以少量没有防弹功能的Ops-Core FAST Carbon
  • 荣誉勋章2010》:单人模式中作为在持久自由行动期间支援AFO狼群和AFO海神的快速应变部队登场,玩家角色为但丁·亚当斯特技兵。
  •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在战役模式中以支援三角洲部队的非玩家角色登场,而在特种作战模式部分关卡中可被玩家扮演。由于部分人物模型来自前作《现代战争2》,故在2016年仍穿着过时的通用型迷彩数码迷彩陆军作战服及使用2010年代前的过时装备。其余则使用与三角洲部队干员相同的人物模组。
  •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II》:在战役模式的2025年关卡中作为支援海豹六队NPC登场,穿着多地形迷彩作战服并使用各种虚构的近未来武器装备。
  •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联机模式登场特战兵,D-Day、爱莉丝、梅斯和罗兹都曾经在游骑兵服役。
  • 火线交锋:赤色巨龙》:为联机模式登场特战兵,可以被美国NORAD使用。

注释

参考

参考条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