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筷子基社屋(葡萄牙语:Habitação Social de Fai Chi Kei)是澳门一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运输工务司辖下的澳门房屋局所兴建社会房屋项目,由澳门房屋局拥有及负责分配给澳门合资格家团竞投租赁,位于澳门半岛西北部筷子基,由四座楼宇组成,共提供1621个租住社屋单位(其中快富楼484个长者社屋,快意楼400个及快达楼第1及2座737个),其四座大厦分别命名为快富楼,快意楼及快达楼第1及2座,由2009年至2015年分阶段落成入伙。
筷子基平民大厦,占地约3,700平方米,共有6座,于1979年至1981年分阶段兴建。楼高6层的建筑物有240个社屋单位,1984年初入伙,当时有218个家团,共554人居住;其中约75个家团有65岁或以上的长者。由于整栋社屋大厦逐渐残旧,设施亦未能符合住户的期望,如没有电梯,不便长者出入,因此加快迁移和重建[1]。
2007年4月29日,筷子基平民新邨举行奠基礼,预计可提供884个社会房屋单位,标志着政府正有序地落实公共房屋之供应,协助有住屋需求之低收入家庭。该工程由两座大楼组成,一座由6楼至30楼为社会房屋单位,住房类型包括100个开放式单位、100个1房1厅单位、100个3房1厅单位,合共400个单位。另一座由8楼至29楼亦为长者社会房屋,共有484个单位,包括440个开放式单位,设有平安钟及烟雾感应器,其中6楼及7楼亦设有长者活动场所。同时设有公众停车场可提供汽车及摩托车位共357个、托儿所、青年综合中心及庇护工场,此外,亦设有2,100平方米的花园平台。大楼旁边兴建学校,即现时澳门广大中学校址[2]。
2008年7月31日,筷子基平民新邨正式命名为“筷子基社屋”,平顶工程完成,正进入外墙砌筑施工阶段,预计将于2009年上半年完成整体工程,落成后将按竞投轮候总名单排序安排相关家庭“上楼”[3]。
2009年5月10日,筷子基社屋二期预计在同年9月落成,分社屋大楼、长者大楼两幢,共提供884个单位。两栋社屋大楼占地面积3,174平方米,建筑费用约3亿5千多万元。落成后将提供884个单位,还有可提供366个汽车及摩托车位的公众停车场[4]。
2009年11月16日,有30年历史的筷子基平民大厦将进行重建,作为澳门首个社会房屋重建项目之一,重建后的社屋单位增至约700个。原居住于该大厦的218个家团将获原区安置,所选地点主要是即将落成的筷子基社屋。澳门房屋局于同年12月咨询住户及商户对调迁安排的意见,2010年起启动调迁工作。重建后楼高增至75米,将由裙楼及2座塔楼组成。其中4至25楼共22层为社屋单位,合共实用面积约为35,200平方米,可提供约700个2房1厅的社屋单位;同时包括建造2层地库的公共停车场,提供约200个轻型车辆泊位及200个摩托车泊位;地面层作商业用途,约有1,850平方米实用面积的商铺;裙楼1至2楼为社会设施用途,合共实用面积约为5,550平方米;3楼为架空的绿化休憩平台。安置方面,将安排安置至绿杨休憩区附近的筷子基社屋二期及青洲社屋[1]。
2009年12月15日,房屋局与筷子基坊会合办“筷子基平民大厦调迁安排说明会”,介绍筷子基平民大厦调迁安排[5]。
2010年2月16日,筷子基平民大厦的调迁工作正有序展开,房屋局已完成收回及检测租户递交文件的工作,并将于2月23日在房屋局进行公开抽签,以制定拣楼排序名单。3月起按序约见租户拣选单位,计划于上半年完成整个调迁工作[6]。
2010年3月,房屋局关注筷子基平民大厦租户的调迁安排,组织人员协助搬迁 考虑到部分租户在搬迁上的困难,房屋局将派出人员及车辆,并与坊会协调组织义工予以协助;倘为老弱无依者及有特别困难的租户,可向房屋局提出,一般租户则自行搬迁。为维护调迁的公平性,与其他社屋租户一样,当租户家团人口出现变动时亦会获安排迁往适合其家团人口结构居住之单位,不会因调迁而获发放搬迁费用。 对于有租户关注筷子基社屋的铁闸安装、大厦管理等问题,房屋局在收集了租户及各界意见后,决定统一安装铁闸,现正进行相关行政程序[7]。
2010年3月20日,政府跨部门举行联合记者会,公布筷子基平民大厦的重建设计,作为“万九公屋”项目之一。占地约3,700平方米,现时楼高20.5米,重建后楼高约80米,约25至30层高,将由裙楼及3座塔楼组成,提供约700个社屋单位,对比现时大大增加近2倍,其中一房一厅(T1)单位约占70%、两房一厅(T2)单位约占25%、三房一厅(T3)单位约占5%[8]。
2010年10月20日,筷子基平民大厦拆卸工程展开,工程包括拆卸筷子基平民大厦6幢社会房屋,中央广场及球场地台结构,修复人行道及马路,建造雨水及污水下水道系统等,工期预计90天。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除了A、B、C、E、F、G共6幢大厦外,拆卸范围还包括中央广场及球场地台结构,修复人行道及马路,建造雨水及污水下水道系统等[9]。
2010年12月23日至2011年2月10日,政府对筷子基公共房屋原址重建项目即快达楼兴建进行公开招标,将提供700个单位、绿化设施、社会设施及公共停车场。上述两个项目均不设底价[10]。
2011年2月18日,原筷子基平民大厦地段重建工程开标,工程不设底价,共有18间公司递交标书文件。经开标程序后, 18公司的标书全获接纳,工程造价由澳门币472,738,632.00至555,000,000.00,工期由655天至690天。 筷子基公共房屋占地约3,700平方米。重建后楼高29层,可提供737个社屋单位,其中一房一厅(T1)单位558个、两房一厅(T2)单位129个、三房一厅(T3)单位50个。项目由两座住房塔楼组成,同时规划出一个群楼顶层来建造平台花园,并配置社会设施以完善社区环境。 筷子基公共房屋项目还包括建造3层地库的公共停车场,提供约200个私家车泊位及约200个摩托车泊位[11]。
快富楼(葡萄牙语:Edifício Fai Fu)及快意楼(葡萄牙语:Edifício Fai I)两幢楼宇位于同一个基座之上,2009年落成启用,占地3174平方米,快意楼高30层,其中6至29楼为社屋单位,共有400个单位,(T0)开放式、(T1)一房厅、(T2)两房厅及(T3)三房厅各占100个单位;而快富楼则是楼高29层的长者大楼,共有484个长者单位,其中(T0)开放式单位占440个及(T1)一房厅单位占40个。基座地下至4楼为社会设施及366个车位的停车场,5楼为平台花园,快富楼6及7楼为长者日间中心和残疾人士院舍,8至28楼为长者社屋单位,单位内设无障碍设施,于2009年12月14日举行落成典礼[12];2010年3月21日启用,按序要求社屋轮候家团更新资料,首批合资格轮候家团将于短期内签署租赁合同及领取锁匙;筷子基平民大厦的租户调迁亦于同期上楼[13]。
快达楼( 葡萄牙语:Edifício Fai Tat )为两幢29层高社会房屋大厦,位于筷子基平民大厦旧址[14],重建后的大厦将于2015年落成启用,占地3700平方米,可提供737个社屋单位,由Leão Atelier de Arquitectura 及博汇建筑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联手设计,由新建设顾问有限公司承揽兴建、坤鸿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物业管理。其中一房厅(T1)占558个;两房厅(T2)占129个及三房厅(T3)占50个单位。4至28楼为住宅单位,基座地下至二楼为社会福利设施,基座顶层即3楼为住客专用平台花园、儿童游乐场及洗手间,3层地库共提供了400个车位的停车场。快达楼采用自然通风及自然采光设计,楼上社屋走廊以通花砖及窗格作半开放式设计,增加自然通风;其中部分楼层更与另一座以小平台相连,以及每两层有一个两层高的中庭设计,有利通风采光,更能促进邻里关系[15]。
按2008年的规划,筷子基社屋二期方面:群楼部分,3楼为托儿所和青少年及家庭综合服务中心、4楼是残疾人士展能及职训复康中心、5楼是面积约2,100平方米的花园平台。长者大楼6楼是智障人士/精神病康复者辅助宿舍、7楼是长者日间中心[4]。
快达楼方面,基座地下至二楼为社会福利设施,基座顶层即3楼为住客专用平台花园、儿童游乐场及洗手间,3层地库共提供了400个车位的停车场[11]。
2017年8月23日,超强台风天鸽袭澳带来严重风暴潮使更多处于低洼地区的地库停车场被淹没。其中在快达楼地库公共停车场亦不例外,于8月25日早上6时24分,民防行动中心接获消防局通知,海关潜水员在筷子基快达楼负一至负二层停车场之间发现一名男性遇难者的尸体。事后,快达楼地下停车场要进行维修,直至2018年8月26日重开[1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