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雪仙,GBS(1928年5月19日—),本名陈淑良,香港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粤剧名伶“小生王”白驹荣之女,于家中排行第九,故行内人爱称她为“九姑娘”。
白雪仙,本名陈淑良,广东顺德人,1928年5月19日(农历四月初一)生于广东省广州市黄沙区一个梨园家庭,父陈荣为粤剧名伶“小生王”白驹荣,母亲为梁叶铨。白雪仙排行第九,人称“九妹”、“九姑娘”等。
抗日战争时,白驹荣携家眷迁居香港,先居于湾仔凤凰台。白雪仙入读敦梅学校四年级,一年后转到岭英中学(小学部)读五年级,中学升读圣保禄中学。在圣保禄读了几个月,她向父母提出要学戏,其父最初并不希望她跟随他的脚步,其母也希望她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但由于于白雪仙的坚持,最后说服了双亲,让她停止学业,全时间学粤剧。之后搬家至利园街,通过其父介绍,13岁的白雪仙拜粤剧名伶“万能泰斗”薛觉先和其妻唐雪卿为师,并改了“白雪仙”作艺名。[3][4]
她在觉先声剧团做了三天“哑口梅香”后,便跟父亲落班做“开口梅香”,并得到住在她家楼上的音乐家冼干持教唱粤曲。香港沦陷时期,生活因难,为了生计,她和冼干持师傅到在酒楼茶室卖唱赚钱养家。16岁时,她于同门师兄陈锦棠的锦添花剧团在广州演出,初任正印花旦,但一年后认为自己未够成熟,重任二帮花旦。锦添花剧团之后,她曾参加“太上”剧团任卫少芳的二帮花旦,跟着又加入“日月星”班任陈艳侬的二帮花旦。[3]
1937年,当白雪仙随“日月星”班在澳门演出的时候,初遇任剑辉,二人同演悲金悼玉的《红楼梦》,在剧中任剑辉担任正印小生,白雪仙担任二帮花旦,任剑辉年龄比白雪仙大十五岁。白雪仙居于澳门时节﹐她隶属日月星剧团,为陈艳侬之副手;任剑辉是“新声剧团”的文武生﹐很有名气。[5]
1943年,白雪仙加入任剑辉的新声剧团,与陈艳侬分别担任正副花旦,在广州和澳门演出,剧目包括《小爱神》和《红楼梦》。1950年代起,任白两人于鸿运剧团、利荣华剧团、多宝剧团等多个剧团合作。[3][5]
1956年,白雪仙与任剑辉、梁醒波、靓次伯等人组成仙凤鸣剧团,起用粤剧编剧唐涤生。仙凤鸣剧团最大之特色是吸收京剧和昆曲的表演艺术﹐台前幕后都广纳人才,台前有梁醒波和靓次伯等成名大老倌,幕后有教授舞蹈的吴世勋,设计服装、教京戏的孙养农夫人,张淑娴女士﹐其他音乐、化装、灯光都有专人负责。[5]
1956年6月,首届仙凤鸣剧团于利舞台首演《红楼梦》,剧中白雪仙饰演林黛玉;[6]之后换演《唐伯虎点秋香》,剧中白雪仙饰演秋香[7][8]。同年11月及12月,第二届仙凤鸣剧团上演《牡丹亭惊梦》(白雪仙饰演杜丽娘)[9]及《穿金宝扇》(白雪仙饰演吕昭华)[10]。
1957年1月,第三届仙凤鸣剧团上演《蝶影红梨记》(白雪仙饰演谢素秋)及《花田八喜》(白雪仙饰演刘月英)[11][12][13]。同年6月,第四届仙凤鸣剧团在利舞台上演唐涤生新剧《帝女花》,剧中白雪仙饰长平公主[14][15]。同年8月,第五届仙凤鸣开锣上演唐涤生编撰的《紫钗记》(白雪仙饰演霍小玉)及《帝女花》(白雪仙饰演长平公主)[16][17][18][19][20]。
1958年3月,第六届仙凤鸣剧团在利舞台上演唐涤生新剧《九天玄女》,剧中白雪仙饰冷霜蝉[21][22]。同年9月,第七届仙凤鸣剧团演出《西楼错梦》,剧中白雪仙饰穆素徽[23]。
1959年9月,第八届仙凤鸣剧团在利舞台公演唐涤生新剧《再世红梅记》,剧中白雪仙饰演李慧娘及卢昭容[24][25][26][27]。
1961年9月,第九届仙凤鸣剧团在利舞台公演新剧《白蛇新传》,剧中白雪仙饰演白素贞[28][29][30][31][32][33][34]。
1961年,仙凤鸣剧团为演出《白蛇新传》而招募数十名少女担任舞蹈艺员,后经筛选、培训、改组,成为“雏凤鸣剧团”。白雪仙演罢《白蛇新传》后淡出粤剧舞台,与任剑辉专注培育徒弟。[5]
1962年8月28日,任剑辉及白雪仙于香港大会堂为东华三院义唱大会献唱筹款。
1964年11月,白雪仙宣布筹备拍摄古装宫闱电影《李后主》,预算耗资60万元。演员包括:任剑辉(饰李后主)、白雪仙(饰小周后)、梁醒波(饰徐铉)、靓次伯(饰陈乔)、任冰儿(饰宫女宝儿)及雏凤鸣全体艺员[35]。拍摄历时至1967年,1968年1月30日《李后主》上映,破当时票房纪录,但由于投资巨大而仍要亏本。白雪仙为要赎回因拍摄投资而卖去的楼宇,于1968年末至1969年初再度起班,此为仙凤鸣剧团最后一次舞台演出,此后白雪仙退休。[36]
任白最后一次公开演出,是在1972年6月24日无线电视为死伤惨重的六一八雨灾举行的义演赈灾晚会,任剑辉和白雪仙率领“雏凤鸣剧团”成员义唱赈灾;当天白雪仙是抱病上阵,她和任剑辉演唱了《李后主之去国归降》一段。[37][38]
白雪仙的代表作有《帝女花》、《紫钗记》、《牡丹亭惊梦》、《再世红梅记》、《蝶影红梨记》、《西楼错梦》、《九天玄女》、《红楼梦》、《狮吼记》、《李后主》、《穿金宝扇》、《花田八喜》、《琵琶记》、《桂枝告状》、《唐伯虎点秋香》、《阳春白雪两争辉》等。
1989年11月29日,任剑辉在跑马地寓所因肺癌病逝,白雪仙为纪念任剑辉成立任白慈善基金会,首个筹款活动是在1990年全港公开义映重新剪接的电影《李后主》,这是任白最后合作的电影。[39][40]
1996年,白雪仙获得香港演艺学院颁授荣誉院士[41]。同年捐款港币一千五百万元予香港大学,校方以校园西端大楼命名,白雪仙亲笔题写“任白楼”三字悬于外墙,命名典礼于11月29日任剑辉逝世七周年纪念日举行[42]。1999年,白雪仙为纪念任剑辉逝世十周年,于电影《李后主》筹款晚会亮相。
2001年,白雪仙于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获颁“终身成就奖”,由当时即将退休的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担任颁奖嘉宾。[43]
2004年,白雪仙获香港大学颁授名誉文学博士,以表扬她在演艺事业的成就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的贡献[44]。同年,白雪仙为纪念任剑辉逝世十五周年,监制由徒弟梅雪诗、陈宝珠、谢雪心、朱剑丹及龙笙演出《重按霓裳歌遍彻》筹款晚会一场[45]。
2005年,她再监制由梅雪诗,龙剑笙演出《西楼错梦》[46]。2006年11月,白雪仙率领龙剑笙、梅雪诗等雏凤鸣剧团团员,演出唐涤生名著《帝女花》,先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出8场,再于移师至香港演艺学院演出26场[47]。
2008年,白雪仙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2007香港艺术发展奖”之“终身成就奖”,从特首曾荫权手中接过奖项。[48][49]
2013年,白雪仙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50][51]。翌年,白雪仙重新编排《再世红梅记》,由梅雪诗、陈宝珠在香港及澳门演出[52]。
2018年,白雪仙又重新编排蝶影红梨记,由梅雪诗、陈宝珠香港及澳门演出。同年,为庆祝白雪仙90岁大寿,九位艺术家用不同类型的作品向仙姐致敬及贺寿。所有作品于香港洲际酒店作展览,而作品的照片也会放在寿宴的场刊中。[53][54]
2019年,受戏曲中心邀请,将其重新编排的《再世红梅记》作戏曲中心开幕演出,由徒弟梅雪诗及陈宝珠演出,因大受欢迎,欲购票人数太多,以粤剧界前所未有的“先登记,后抽签”方式售票。同年,为纪念任剑辉逝世三十周年,一众晚辈徒弟在君悦酒店筵开数十席,由白雪仙致辞,表达对任姐的不舍。[55]
2020年12月3日,香港教育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予她。由于COVID-19疫情反复,颁授典礼未能在教大校园举行,改由校董会主席马时亨教授亲自到她府上颁授。[56][57][58]
根据《白雪仙自传》,以“白雪仙”为艺名是纪念父亲、师父及师母:第一字取自父亲白驹荣的“白”,第二字取自师母唐雪卿的“雪”,第三字“仙”则是师父薛觉先之“先”的谐音。[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