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岭英中学(英语:Ling Ying College)是香港一所已结束的基督教中学,现为利园二期[7],由教育家洪高煌始创于香港铜锣湾利园山上,该校校名取自岭南的“岭”和培英的“英”,附设小学及幼稚园部。岭英中学具有侨校性质,于1938年创校,最终因建立新校舍过程失败而被迫于1970年结校。除了在内地办学阶段之外,该校一直实行全日制上学模式[8],1952年6月与其余29间中学派出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参加首届香港中文中学高中毕业会考[9]。又于1950年代每逢暑假便举办暑期儿童识字班[10]。
校政管理
- 历任校监
- 1938年至1970年:洪高煌 先生
- 历任校长
- 1938年至1970年:洪高煌 先生
- 历任副校长
历史
1937年之后,中国国内战局动荡,香港成为人、财汇集的战时流亡中心[6]。而中国国内教会兴辨的学校相继迁址香港,时任广州市培英中学校长的洪高煌亦带领校内师生一同迁到香港[6],但因香港教会未能容纳众多来港就学的学生,致使洪氏心生办校之意[6]。及后他在请示其老师锺荣光之后[6],获对方支持办学和允诺担任创校校董[6]。如是于1937年,洪高煌辞去培英中学校长一职[6],并于1938年在香港岛铜锣湾利园山创办以基督教为办学宗旨基础的私立中文中学香港岭英中学[6]。学校之所以命名为“岭英”,源于洪高煌曾任广州岭南大学教授与广州市培英中学校长,为表对两所学校的怀念[14],他把岭南的“岭”和培英的“英”合而为“岭英”。香港岭英中学于1938年9月5日开学[15],共设中学、小学和幼稚园(1939年增设)3个学部[13],以国语作教学语言[15]。不但推行三民主义教育和以基督教精神为训导方针[6],还以中华民国部颁课程作教学框架[6]。课外活动则包括银乐队、合唱团等艺术范畴[16]。
创校初年,校方于1938年10月组成校董会[15],推锺荣光为主席,其余校董成员计有洪高煌、作家许地山、香港实业家兼陆海通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陈任国之子陈符祥、港侨自卫团主席陆霭云、粤北坪可培正培道联合中学校长赵恩赐以及中央研究院筹备委员金曾澄[15][17][18]。3年后,即1941年10月10日,校董会加入中国学者王云五、前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马鉴和广州岭南大学首任华人校长锺荣光之妻锺芬庭为成员[15]。教师背景方面,香港岭英中学的教师多为基督徒[19]。当学校发展至1941年时,3个学部的学生总数已超过1000人[20],班别数目达38班[19]。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婴儿潮出现,学生数目显见增加。同年6月,校方举行高中第一届毕业典礼。
办学期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香港岭英中学于1942年起展开八易校址时期[21],先后迁到广东梅县(1942年12月至1943年2月1日、1945年5月至1945年9月)[21]、广西桂林(1943年8月至1944年)[21]、广西平乐(1944年6月至1944年秋)[21]、广西昭平(1944年秋至1944年11月)[21]、广东乐昌(1944年11月至1945年1月)[21]、广东大埔湖寮(1945年1月至1945年4月)及广东汕头(1945年10月至1946年2月)进行教学[21]。直至1946年2月[22],香港岭英中学全员师生回到香港利园山复校[22],且由同年2月起至1948年动用20多万经费开展校舍修缮工程[22][23]。虽然重修校舍后,学生可到原校上课,却碍于利希慎家族后人在1950年代进行夷平利园山商业发展计划[24],校董会决定另觅校址。得到业主、教育当局及家长协助下,校方于1951年筹募足够经费购入铜锣湾北平道(今兰芳道)、占地100平方呎地皮[25][22],10月花费80多万建筑费动工[26]。
校舍工程结果于1952年5月落成竣工[25],由时任教育官郑何艾龄主持开幕礼[27],秋季开办英文夜校[28]。同期热心传道的赵恩赐于1950年与洪高煌、岭英中学宗教主任罗嘉谋和有“基督教第一才子”之称的牧师欧阳佐翔共同创立基督教协基会[29],又于同年9月24日在校内成立教会“岭英堂”宣扬基督教[29]。及后,岭英中学校董会为寻求进一步扩展[30],所以于1963年向政府购入柴湾占地4万呎地皮[31][32],用以兴建新校舍,未几举行动土礼[31]。原来的构想为建成一座楼高8层的教学楼[33],内设50多间课室与特别室[33];教学楼的旁边有礼堂、标准篮球场与排球场[33]。[34]按照进度,建筑商已于1965年完成校舍的地基工程[31]。不过同年1月至4月香港广东信托银行、恒生银行等华资银行出现挤提情况[35][36],负责兴建新校舍的承建商受到经济环境影响而倒闭[37],加上港英政府在1960年代推行重英文轻中文的教育政策[31][38],即使副校长洪锡惠改革校政[39],改以英文教授数理科以配合政策[39],岭英中学仍难以维继,收生方面面对困难[31],截至1970年上半年为止,收生人数不足600人[38]。在洪高煌身体健康大不如前和教育司署不批准柴湾新校办学的情况下[31][38],停建问题拖延至1970年8月底仍未解决,迫使校董会于1970年结束办学[31]。闭校前,学校于1962年9月加开高中3至5班[12],以信、义、仁、爱、忠来为命名班别[12],还曾设女子中学部。洪高煌又于1967年向教育司署申请200多万元贷款不遂[38],改向债权人借贷[38],最后把校舍卖给原业主以解决财困问题[38]。闭校后,该校各地同学及校友仍有聚会及联谊活动。
校园设施
香港岭英中学北平道校舍楼高4层[40],设有32间课室、校长室、4间教员休息室、6间教员宿舍(其中一个位于边宁顿街[41])、教职员总办公室、实验室、音乐室、劳作室、家政室、卫生室、篮球场、排球场以及礼堂(位于天台)[25],另设图书室和体育室[42]。
著名教师
著名/杰出校友
岭英中学在1947年成立校友会[50],2010年11月重组[14]。
- 演艺及文化界
- 白雪仙,GBS(小五下学期至小六):香港粤剧名伶[13][51][52][53]
- 黎宣:香港女演员[39][54][51]
- 卢景文,SBS,JP(1949年小六):前香港演艺学院院长[55][56]
- 梁良兴(1950年中六):中国翻译家[57]
- 金刚:香港播音员[51][58]
- 汪长智,MH(1952年中六):已故电影界人士、香港沙龙电影有限公司前董事总经理[59][60]
- 陈序臻(1952年中六):1950年代至1960年代青年刊物《青年乐园》督印人兼总编辑[61]
- 石慧(初中):香港电影女演员[62][63]
- 阿浓(1953年中六):香港儿童文学家[64][65]
- 陈宝珠(1957年至1958年中一):香港女演员及粤剧名伶[51][66][67]
- 陈灌洪(1957年中六):前《新电视周刊》与《城市饮食》月刊总编辑、前《城市周刊》副总编辑、前亚洲电视节目主持人、香港国际标准舞教师协会副主席[68][69]
- 贺兰(1960年中六):已故香港女演员[51][63]
- 郑少萍(1962年中六):香港女演员[39][70][71]
- 陈子慧(1969年中六):香港书法家及前丽的电视美术指导[72]
- 卢冠廷(小学部):香港男歌手[51]
- 李菁:香港已故电影女演员[51]
- 夏梦:已故香港女演员[63]
- 江青(中学):中国女舞蹈家及电影演员[73]
- 王瑜:1952年度香港小姐竞选第4名[74]
- 谭志成(中一):香港水墨画画家[75]
- 商界
- 陈永棋,大紫荆勋贤,GBS,OBE,JP(小六):长江制衣董事总经理、前亚洲电视首席执行官,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成员以及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之一[76]
- 李曾超群,MBE:香港西饼连锁集团超群饼店创办人[54]
- 廖烈科,MBE,JP:创兴银行前主席[77]
- 陈有庆,大紫荆勋贤,GBS,JP(1952年中五):已故亚洲金融集团董事长、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78][79][80]
- 许健生:曼谷中华总商会名誉主席[51]
- 翁宗周(1963年中六):泰国工商总会名誉主席、泰国知名侨领及商人[81][82]
- 教育及学术界
- 陈庆蔚:已故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前副主席
- 马临,CBE,JP(1941年中五):已故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83]
- 何万森(1953年中六):香港资深教育家[84][85]
- 黎锡铿(1955年中六):前大埔官立小学下午校、塘尾道官立小学上午校、马头涌官立小学上午校以及海坝街官立小学上午校校长[86]
- 黄乃正(1956年幼稚园):前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荣休教授及前新亚书院院长[87]
- 何国镟(1962年中六):已故北角官立小学校长、政府教育人员职工会前会长[88][71]
- 张双庆(1966年中五):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89][90]
- 黄伯华(1967年中五):多伦多圣伊纳爵中文学校校长[91][92]
- 李金强(1968年中五):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客席教授[93][94]
- 蒋英豪:前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95]
- 陈耀南(小二):中国语言学者、前国立中兴大学与国立中正大学教授[96]
- 伍伯梁:前筲箕湾崇真中学校长(1965年-1967年)[97]
- 其他界别
- 王冀(1943年小五):前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馆长(1970-1972、1984-1986)、前乔治城大学历史系教授及前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部主任[98]
- 麦希真(1950年中六):已故世界华福中心总干事、新加坡神学院院长[99][100]
- 缪麒,ISO,JP(1951年中六):前机电工程署署长[101]
- 李钜能(1949年小五至1955年中六):前香港童军总会副会长及前香港射击运动员(1982年共和联邦运动会手枪射击项目金牌)[102]
- 张心永(1952年中五):前新华社驻新界副主任(相等于现时的中联办副主任)[103]
- 黄志强(1964年中六):九龙城区议会黄埔区议员(1988年至1994年)[104]
- 黄仲翘(1958年小六、1964年中六):中华网(CDC)旗下中华网全球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105][106]
- 吴水丽,BBS,JP(1965年中六):前香港基督教服务处首席执行官[95][107]
- 林炳昌(初中):前驻美中华总会馆总董及前《金山时报》社长[108]
- 吴佑寿(初中):已故中国数字通信专家、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首任院长及中国工程院院士[109][110]
- 邬维庸,GBS,OBE,JP(小学部):已故心脏科医生,前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111]
参见条目
注释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