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石福灵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大坵田先民将轮流在家供拜的观音佛祖于大坵田北堡建一小庙奉祀,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再修建成佛祖庙,到同治十年(1871年)庙迁建于中堡并改名“福灵宫”[1][3]。另一说据相良吉哉所编撰的《台南州祠庙名鉴》,神像是由当地人蔡敕的祖父从赤山岩观音庙分香而来,先供奉于自宅,直到同治十年,蔡敕、蔡派、蔡仁等庄民协议建庙[2]。
据传同治三年(1864年),古名三块厝庄的三家村与东邻的村庄经常为扩张村落土地而发生械斗,鳌鼓庄人就送一支火炮给三块厝庄作支援[1][3][4][5]。另一说纠纷起因是当今云林县四湖乡蔡厝庄民,因庄民被海埔庄人掳走,遂求鳌鼓庄蔡姓宗亲协助,鳌鼓庄又转向请托三块厝庄蔡姓宗亲,终于强力将被掳之人救出,因而三块厝庄与海埔庄结怨,相斗达数年之久[6]。
当三块厝庄人正要炮击海埔庄时,庙方乩童告知为了不要让对方有人伤亡,炮身需离土七吋才发射,炮弹便打到敌庄的榕树旁,无人伤亡。震惊的敌庄庄民决定派人讲和,结束这场械斗,三块厝庄人感此炮功钜。到台湾日治时期,日本政府因应战事需要,强行征收民间物资,村民怕火炮会被充公,便埋在田里。[1][3][4][5][6]
1907年,蔡思高、吕城、高使、萧溜等庄民以日币约七百圆重修被台风损毁的此庙[2]。1984年,村长高江满与该村出身的萧天赞等地方人士商议在新地点建庙,旧地点造莲花池,1988年新庙落成安座[1][3]。
1984年重建时民众再将炮挖出运到福灵宫,封为观音佛祖右将,以“铁嘴将军”称呼[1][3][4][5][6]。
2013年,七旬的福灵宫总干事高江满告知《联合报》记者说,1984年重建时神明指示要迎回炮身,年过八旬的藏炮人员却因曾发毒誓,坚持不对他透露,后来找到时村民以锣鼓舞狮迎回宫内。[5]
当地村民表示现今职场就像战场,不少人都会来向此火炮祈求协助职场问题,还有新竹包商多次送大金牌[5]。该炮的故事也成为当地题材,如当地木雕师高基培创作一尊一手执刀、一手高举火炮的老将军木雕[7],以及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以此为题材之一绘在三家村的墙壁[8]。
此外,在新北市芦洲区九芎街九芎公庙供奉一门也被称为“铁嘴将军”的火炮,与一棵被唤作“九芎公”的九芎树共同接受民众膜拜,传说是与郑成功有关[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