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臺灣雕塑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朱铭(1938年1月20日—2023年4月22日),本名朱川泰,台湾雕塑家,苗栗县通霄镇人,天主教辅仁大学名誉博士。朱铭吸收台湾数百年来的木雕艺术精髓,早期以乡土主题,如“牛”、“牧童”等雕刻出名,并以《太极系列》打出一片天,以身体为核心所实践出的太极拳的身体动作,创造出中国雕塑的崭新表现与美学体验;此后,朱铭《人间系列》刻画众生百态,以去形存神的手法表现自己对世间的观照,以其现代性与传统性兼具的特质,对雕塑的未来投入无穷的创造性,使朱铭成为台湾当代美术界的代表艺术家之一。[2]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4年7月22日) |
从苗栗通霄的传统木雕师傅,蜕变成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并且创立朱铭美术馆,发愿种活艺术的种子,朱铭毕生贯彻其“艺术即修行”的理念。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说:“我从朱老师身上学到一个事情就是,台湾人、台湾梦的一个追寻,台湾的生命力。”[3]
英国著名的中国艺术史学者麦克‧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认为朱铭《太极系列》与大部分优秀的《人间系列》中,表露出深沉的人性关怀、对媒材的掌握以及对形式的热情。独特的形式使朱铭成为世界当代雕塑的先锋。[4]
朱铭于1938年出生于日治台湾新竹州苗栗郡通霄庄,父亲朱李记,母亲为王爱。本名为朱川泰,为家中幺子,上有五位哥哥和五位姐姐,由于出生时父母亲的岁数相加为92岁,故童年时小名“九二”[5]。
1953年,朱铭跟随镇上妈祖庙(慈惠宫)的雕刻师李金川学习雕刻及绘画手艺,开启雕刻生涯。[6] 经过传统的3年4个月的学习出师后,朱铭先后在基隆、通霄等地担任雕刻师傅,逐渐累积了雕刻的历练。1961年朱铭迎娶同镇女孩陈富美为妻,为爱侣雕塑的〈玩沙的女孩〉,为其日后知名作品之一。此时期的朱铭,除了雕刻工艺品的事业外,更有心寻找一条通往艺术创作的道路。因此期间朱铭开始尝试以艺术类作品参加竞赛,1966年作品〈相悦〉曾获选台湾省第21届全省美术展览会雕塑部优选奖,隔年〈久别〉更获台湾第22届全省美术展览会雕塑部第3名。[7]
1968年,朱铭毛遂自荐,带着自己刻的〈慈母像〉、〈玩沙的女孩〉毅然拜杨英风为师,担任门下徒弟八年,从工艺雕刻正式踏入艺术创作领域,翌年移居台北县板桥镇(今新北市板桥区)江子翠一带定居,杨英风重精神、重灵性的创作理念,深深地影响朱铭,教导朱铭“丢”的俭朴道理,抛开手上臻精湛熟练的技法和留在脑海中的形式以保留神韵的概念,使朱铭掌握了艺术美学的观念[8]。1976年3月,朱铭在国立历史博物馆首次举办个展,各界佳评如潮[9],他创作的〈同心协力〉等充满乡土形象的作品,广受台湾文化界重视及讨论,《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一连五天以专文介绍,日后被视为1970年代台湾美术乡土运动的重要象征,也奠定他在艺坛的位置[10]。这年朱铭更获奖无数,5月荣获中国文艺协会第十七届文艺奖章,以表彰其在雕塑领域的杰出表现。紧接着9月再以“从事木刻研究极具创意”之由获得第14届十大杰出青年的荣衔。12月以〈同心协力〉、〈文圣〉、〈伟人〉、〈正义〉等木刻22件得到第2届国家文艺奖的肯定。该年成为奠下朱铭迈入艺术殿堂的坚稳基石。
但是朱铭却并未停留于乡土的造形,他又发展出日后知名的《太极系列》。这一新的创作尝试,源自于杨英风建议其学习太极拳,启发朱铭更进一步探索文化的精奥,来深化成熟自身的艺术层次。更由此学习太极的过程,体悟简化了“形”,更得以增加“精神”的内涵。如此一来,朱铭作品有了精神性的面貌与内涵,更独创出个人的雕塑风格。
1977年,朱铭首次赴国外展出,地点是日本东京中央美术馆,展出28件木雕的《太极系列》作品。此次展出赢得当地艺坛的高度评价。朝日新闻与产经新闻均以鲜有的篇幅报导来刊登朱铭作品的照片和简介。日本国立京都美术馆馆长河北伦明更言:“朱铭是有重量感的,这点和日本近代雕刻家相同;朱铭是有动感的,这也和日本近代雕刻家相同。但是日本雕刻家中却没有人像朱铭一样兼具两种特性。”1978年,作品〈太极系列—单鞭下势〉被日本雕刻之森美术馆收藏。[11]
1980年代之后,朱铭全面发展其艺术创作,此时朱铭《太极系列》已广受推崇[12],然而,他并未以此自限,更开始了艺术生涯的另一个突破,酝酿思索一种生活化且具自由精神的创作主题,因此他在台湾时即尝试雕刻了小型的《人间系列》作品,并在1980年首次赴美前往纽约,他说:“我到美国去,是踏出国际的第一步,我认为非常重要。”[13] 在这个艺术风气自由奔放的国度中,让朱铭更加肯定新作《人间系列》多元开放的性格特色。
朱铭曾在访谈中表示,他一直想要走向国际,《乡土系列》是地方性的语言,而《太极系列》虽然具有国际性,但很难再发挥,太极精神、太极架式也都不是能够随心所欲的主题;去美国看到普普艺术就信心十足,“普普艺术的作法跟我的态度很类似、很契合,非常具有个性、创作态度一样。所以我就确信走《人间系列》是对的。”[14]
1980年至1986年间,朱铭五度赴美创作,并在纽约陆续举办过五次展览,这段经历对朱铭的影响就像剥洋葱般具有多层次的意义,它不仅是朱铭踏出国际重要的一步,而是让他更上一层楼,获得西方艺术圈的注意。其次,这也是他自我印证的地方,经美国的镜射,让朱铭更看清楚自己,让他能确认以后要发展、要走的路,也更有自信。第三,在创作上也解放了,接受普普艺术的洗礼后,使他的艺术更自由、更大胆、更没有传统的包袱 。[15]
英国艺评家房义安(Ian Findlay)评析:“《人间系列》的出现,意谓著朱铭艺术触觉与技巧的更上层楼,呈现著不曾见于《太极》的张力。”曾为朱铭经纪的国际策展人张颂仁则指出:“如果《太极》的艺术特征是近乎宗教艺术的超人力量,那么《人间系列》就是饱食人世烟火的世俗众生相。创作《太极》需要大气魄,塑造《人间》则必须细腻的感触和娴熟的技巧。《太极》和《人间》可说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有了《人间》,朱铭的艺术世界才算完备,才能成就一个现代的雕塑大师。”[16]
1984年朱铭的个展扩及东南亚,从菲律宾、泰国到新加坡都能看到这位台湾艺术家的身影,1990年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落成启用,同时发表贝聿铭邀请朱铭为此大楼设计的景观雕塑〈太极系列—和谐共处〉,二位大师作品交相辉映,蔚为佳话。[17]
朱铭1991年正式进军欧洲艺坛,在英国伦敦的南岸艺术中心展出《太极系列》雕塑,同年法国的登克尔克现代美术馆则展出《人间系列》。朱铭在欧洲的展览可说是以《太极系列》和《人间系列》双头并进,作品的丰沛生命力也赢得海外赞誉。
1995年朱铭在日本箱根的雕刻之森美术馆举办大展,而1997年他在法国巴黎梵登广场的大展,象征其国际艺术声望已达巅峰。1999年朱铭在卢森堡、比利时与威尼斯陆续举办展览,并有作品被当地收藏。2003年在德国的国际户外雕塑大展,展出的地点为柏林市主要大道菩提树下大街及柏林市重要历史地标伯兰登广场(Barandnburg Gate)的西侧区。之后还有2006年与2010年在中国北京、2014年在香港艺术馆的“刻画人间—朱铭雕塑大展”,这些展览都代表着一位艺术家的坚持和努力。朱铭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奇迹,而是一位台湾艺术家追求并且实践梦想的真实过程。
1987年,朱铭在台北县金山乡(今新北市金山区)西势湖处进行美术馆的创建筹备,美术馆园区的规划、整地、建筑设计与施工,则由朱铭亲自参与,1999年,倾注朱铭一生积蓄和12年漫长的辛劳,朱铭美术馆正式开幕,美术馆成为他最大的一件作品[18]并获得当年日本东京创新大奖(Tokyo Creation Award)海外奖。
此时期的朱铭在艺术创作上更不断突破创新,2000年时,用抽象形式的〈太极系列—太极拱门〉完美诠释太极气韵流转的深意,来为太极系列划下圆满的句点[19]。 2005年发表〈人间系列-三军〉作品,包含了抗战英雄、现代的陆、海、空三军四种主题,整个创作时间历时四年,作品总件高达数三百余件。三百多件军人雕像都是经过精心创作,每件都是独立的雕塑艺术品。〈人间系列-三军〉强调整体的视觉展呈,是结合雕塑、装置与行动艺术的钜作;经由部署军队落实装置艺术,并由总统亲临阅兵,实现一场行动艺术。“三军”的完成让《人间系列》发展愈臻成熟、愈走向完整性[20]。
2007年开始,朱铭《人间系列》的色彩开始转变,转为白色。朱铭:“以后,我的雕刻上色只用白色……,这是一种成长!”白色的色彩尝试,抽离以往利用彩色的说明性与装饰性来描述作品身份与情境的表现方式,宣示著朱铭的艺术创作,将以呈现更纯粹的造形世界,更力求透视本质的材质语汇为新方向[21]。
朱铭的艺术成就持续获得肯定。2003年,朱铭获辅仁大学颁发名誉艺术博士学位。辅仁大学鉴于朱铭对艺术追求与社会关怀的执著,并肯定其于成名后致力实践“种活艺术的种子”之理念,颁授该校首位荣誉艺术博士予朱铭,以示尊崇。来自学界的肯定之外,2004年获得行政院文化奖,为台湾对文化界人士所颁发的最高荣誉奖项,藉以表彰对文化维护与发扬有特殊贡献人士之尊崇,为终身成就奖。[22]
2011年12月14日,朱铭曾到香港中文大学发表题为“艺术即修行”的演讲,向听众分享创作安放于中大本部大学图书馆正门前方的〈仲门〉(俗称“烽火台”)的故事和经历,并阐述他的艺术和创作理念,强调修行的重要。翌日,朱铭获中大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以表扬其对发扬艺术和文化传承的杰出贡献。[23][24][25]
2019年,朱铭获中华文化总会颁发第十届总统文化奖“文化耕耘奖”。[26][27]
海外荣誉奖项,继2000年“东京创新大赏海外赏”,朱铭于2002年获日本岐阜县美术馆第二回“円空赏”、2007年获日本颁授第18届福冈“亚洲文化奖—艺术 ‧ 文化奖”、2018年获亚洲协会于香港颁予第六届“亚洲艺术创变者大奖”。2021年,朱铭获香港Tatler杂志选为“亚洲最具影响力文化人士”之一。
2023年4月22日晚上,朱铭逝于台北住家,享寿85岁。文化部与朱铭文教基金会发表声明与悼词[28][29],文化部悼词称朱铭作品呈现丰沛生命力,带领台湾走向世界,在全世界许多重要城市中都有其作品,艺术成就获得各界肯定,为世界级的台湾艺术家。总统府、行政院长陈建仁、民进党、国民党主席朱立伦[30][31],以及安放朱铭著名作品〈仲门〉并曾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予朱铭的香港中文大学均发表声明悼念[25][32]。
2023年5月15日,总统蔡英文颁发褒扬令[33],全文如下:
雕塑艺术家朱铭,本名朱川泰,骨直果毅,韵宇渊弘。少岁投师研习木雕,潜脩雕绘刻画奇技,爰获第二十二届全省美展雕塑部第三名,啼声初试,头角崭然。洎受业于雕塑名家杨英风,禀承简约质朴线条,体现减法设计幽意;缕解构形涵义要旨,探寻多元媒材应用;肇启跨域创作空间,张拓宏观赏析视野,匠石斫鼻,覃思求新;囊锥露颖,独树一格。旋赴海外策展,遍及日、美、英、法暨东南亚诸国,尤以“太极”、“人间”系列称颂,融汇西洋现代雕塑,撒播东方固有工巧,穷灵尽妙,誉满寰中。嗣筹设财团法人朱铭文教基金会暨朱铭美术馆,复捐赠作品逾二千五百件,践履“种活艺术种子”深衷,充沛国人知性源泉,夙心往志,襟抱丕展。曾获辅仁大学名誉艺术博士学位、第二十四届行政院文化奖、第十八届福冈亚洲文化奖“艺术•文化奖”、第十届总统文化奖-文化耕耘奖等殊荣。综其生平,尽瘁乡土文化薪传盛业,扢扬台湾艺术美学精微,茂绩佥望,奕世流咏。遽闻溘然殂谢,轸悼良殷,应予明令褒扬,用示政府崇念耆贤之至意。
放眼全球,在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卢森堡、比利时、瑞士、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城市公共艺术,都有朱铭作品的踪迹。其中如香港中文大学的地标〈仲门〉(Gate of Wisdom)、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前〈太极系列—和谐共处〉、香港交易广场〈太极系列—单鞭下势〉都已成为香港居民的共同记忆;新加坡国立博物院前〈欢乐人间〉等作品是1987年新加坡民众主动发起群募购藏捐赠;除香港中文大学外,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堪萨斯大学、中国广东汕头大学等知名学府也都典藏朱铭作品;芝加哥朗廷酒店前〈人间系列—绅士〉、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公园〈太极系列—单鞭下势〉等作品,也都是城市风景的亮点。
台湾多处公共空间皆可欣赏到朱铭作品,包括中央研究院、国立台湾大学、天主教辅仁大学、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国立中央大学、中央警察大学、花莲慈济大学等文教机构;台北市立美术馆、国立台湾美术馆、高雄市立美术馆等北中南美术馆皆典藏朱铭作品;国立传统艺术中心、新竹科学园区、台北荣民总医院、板桥府中捷运站前广场、顶溪捷运站月台等公共空间,以及朱铭的故乡苗栗县政府、通霄镇公所、通霄国小,都可见到朱铭的景观雕塑作品。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