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國古代藥學著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中国16世纪以前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定稿,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为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李时珍。此著收录于《四库全书》,为子部医家类。
《本草纲目》从完稿至刻印历十余年。李时珍到过蕲州、黄州和武昌,但没书商愿意承印。1579年,他前去南京六部直隶(简称南直隶、南京)寻求出版,但未获成功。1590年,在获得南京藏书家兼出版商胡承龙的赞助,得以刻印。然而,李时珍未及三年便卒于家,未能看到自己的著作问世。[1]
李时珍花费27年时间完成《本草纲目》,历经三次改写,至万历六年(1578年)定本。为了编纂《本草纲目》,李时珍参考800多种书籍,[2]多次去各地实地考察,采集样本,耗费大量心血。[3]
《本草纲目》以宋朝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为资料。赵学敏撰《本草纲目拾遗》,用意在拾遗补正《本草纲目》,其中新增716种药材,补充161种药物内容,纠举错误34条。
《本草纲目》共52卷,载药1892种(其中李时珍新增药物374种。[4])书中附有药物图1109幅,方剂11096首(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约190万字,分为16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湿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
《本草纲目》改进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格式比较统一,叙述也比较有条理和精密,例如:把广义的“虫”药扩充到106种,其中昆虫药为73种,分为“卵生”、“化生”和“湿生”三类。[a]对动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有很大意义。
《本草纲目》纠正了前人许多错误之处,如南星与虎掌,本是同一种药物,过去却误认为是两种药物;以前葳蕤、女萎认为是同药,李氏经过鉴别则确认为不同药物;苏颂在《图经本草》将天花、括楼分为两处,其实是同一种植物;前人误认“马精入地变为锁阳”、“草子可以变鱼”,李时珍亦一一予以纠正之。并且在本书中还加入了许多新药物。李时珍还通过自己经验补充某些药物的疗效。本书还载叙大量宝贵的医学资料,除大量附方、验方及治验病案外,还有医学史料。另外李时珍驳斥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认为吃人肉疗羸瘵有误。
《本草纲目》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如对于药物的形态、产地等部分的记载还很简单,绘图也较粗糙。[5]甚至记录“寡妇床头尘土”、[6]“孝子衫”[7]等都能治病。又说鱼网“可治鱼骨哽喉,用其覆颈,或者煮汁饮之,或者烧灰水服,鱼骨自下。”[8]又说不孕的夫妻于上元节“盗取富家灯盏,置于床下,可令人有子。”[9]。书中记载萤火虫是从腐草化生,[10]这是沿续《礼记.月令》以降二千多年来的谬论。书中又取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说法:“日缢死绳主颠狂。”主张上吊死后的绳子拿来烧成灰,水服能治狂癫。对此,李时珍还表示:“观此则古书所载冷僻之物,无不可用者,在遇圆机之士耳。”这些说法在科学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该书不能算是一部严谨的药物学著作,[11]勉强可说是一部博物学著作,书中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有一定程度贡献。[12]
《本草纲目》版本众多,有“一祖三系”之称。一祖即最早的金陵本,日后又有江西本、钱本、张本三个系统。《本草纲目》先后流传到日本(1606年)、朝鲜、越南等地,1656年,波兰人卜弥格(P. Michael Boym,1612年-1659年)将《本草纲目》译成拉丁文本,书名《中国植物志》(Flora sinensis),在欧洲维也纳出版。1676年米兰出版了意大利文译本,1735年以后又被翻译成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多种文字。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