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颜色战争计划(英语:United States color-coded war plans),是指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在1919年至1941年间制订、以颜色为代号的众多战争计划。
背景和制订机构
颜色战争计划的制订可以追溯至1900年代初。起初,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都没有专责部门负责制订战争计划。美西战争后,美国推行军事架构改革。陆军在1903年设置美国陆军参谋长一职,并在参谋长之下附设“陆军作战计划处”(Army War Plans Division)。海军则在1900年设立由11名军官组成的“海军事务委员会”(General Board),联同“海军战争计划处”(War Plans Division of the Navy Department)制订战争计划。此外,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和美国海军战争学院,都有教官和年轻军官参与研判战争计划。[1]
另外,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会同美国陆军部及美国海军部,亦决定成立“美国陆海军联席会议”(Joint Army and Navy Board),以解决两军协调作战的诸多问题。这是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前身。联席会议由陆军参谋长和海军事务委员会各自派出4名军官组成,直接隶属于总统和文人政府的咨询机构,但只允许在总统、美国陆军部和美国海军部询问时提供意见。换言之,联席会议需要准备战争方案,随时向总统和政府报告,却没有制订战争计划的功能,只能审核陆海军计划处和战争学院提供的战争计划。[1]由于联席会议和陆海军都采用颜色代表国家,这些战争计划也被称作颜色战争计划。[2]
值得注意的是,颜色战争计划并不反映当时美国文人政府的外交和军事政策,甚至时常与之相悖。在1903年至1913年间,联席会议召开了约125次不定期会面,却基本上无法有效运作。由于军种矛盾,联席会议在守备菲律宾苏碧湾一事争持不下,未能达致协调效果。[2]联席会议更时常未经深入讨论,便向总统及政府军部提供激进意见,引致文人政府强烈反感。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美国西岸爆发针对亚裔移民的族群冲突,美国和日本两国的舆论更开始渲染战争恐慌。正当老罗斯福尝试修补美日外交关系,联席会议却向总统呈上海军战争学院编订的“橘色战争计划”,建议大幅强化美国西海岸的军事防线,令老罗斯福对此颇有微词。战争恐慌最终以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日而告终。[3]1913年,美日两国再次因移民问题爆发战争恐慌。联席会议再次违反政府外交目标,向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提供橘色战争的动员计划,以应付日军“进攻”。威尔逊愤而禁止联席会议制订任何战争计划,并直接将其架空。[4]在1915年10月至1918年6月之间,联席会议只召开了8次会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毫无作为。[2]
1919年,陆军和海军同意重组联席会议,改由美国陆军参谋长、陆军行动及作战计划处长(两人)、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及副部长、以及负责海军战争计划的高级军官,共六人组成。联席会议同时设立了一个跨军种的战争计划委员会(Joint Planning Committee),由两军作战计划处各派出三人组成。此后,颜色战争计划的最终制订权收归联席会议,避免陆海军的战争计划处及战争学院各自为政,甚至为争夺话语权而提出不切实际的方案。[5][6]
制订过程和简史
狭义而言,各个颜色战争计划是指陆海军联席会议表决通过的正式战争预案,其全称一般是《陆军和海军联合(颜色)战争计划》(英语:Joint Army and Navy Basic War Plan (COLOR))。但由于制订机构和人数众多,各个颜色计划实际上是由成百上千的计划书、备忘录组合而成。以橘色计划为例,陆军作战计划处、海军事务委员会、陆军战争学院和海军战争学院,都在不同时期制订了自己的“橘色计划”。这些计划书和备忘录通常以“战况评估”(Estimate of the situation)的方式写成,大约可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任务陈述”(Statement of mission),第二部分是“分析敌军部队及其目标”(Assessment of enemy forces and intentions),第三部分是“分析友军部队”(Assessment of own forces),第四部分则是“评估可行的战争方案”(Evaluation of possible courses of action)。此外,美国陆军和海军非常鼓励军官自由发挥,更时常邀请有潜质的中下级军官参与制订。这些军官亦各自提出自己的“战况评估”,令到各个“橘色计划”之间时常互相矛盾。[1]由于各个颜色计划大多是独立考虑,鲜有互相交集(针对英国的红色和日本的橘色计划例外),内容矛盾也更为明显。[7]
另外,美国在战间期奉行孤立主义,并且严厉裁军。这使到绝大部分颜色战争计划只是军队参谋之间的沙盘推演,完全脱离政治现实。不过,这些沙盘推演却有重要的训练用途,使得新一代的美国军官能够应付迅速转变的国际形势。1930年代,纳粹德国在欧洲崛起,日本又占领满洲并退出国际联盟,美国外交方针逐渐倾向干预主义及重新武装,因此橘色计划开始获得军方及华府当局特别重视,而原本针对英国的红色战争计划也被替换成德国,为美军考虑两洋作战提供一定参考。[8]
美军在战间期基本上不考虑与盟友协同作战(支援中国的黄色战争计划例外),也没有探讨到多边战争。不过,1938年慕尼黑协定签订之后,美军开始认真审视多边战争的可能性。1939年7月(二战爆发前两个月),联席会议通过第一份彩虹战争计划(彩虹1号,Rainbow 1),将原本与德国、意大利及日本相关的颜色计划及讨论一概合并。随着欧战爆发,美军加紧修订彩虹计划。彩虹2号和3号首次将英国、法国和荷兰列为潜在盟友(其时华府已开始向英国提供各种“中立国”帮助)。但由于德国在西欧势如破竹,彩虹2号从未获得政府批准,彩虹3号更在草拟阶段就遭到搁置。彩虹4号大致假设英国和法国都被击败,而美国必须单独对抗轴心国。彩虹5号在1940年底开始成形,并主张“欧洲优先”战略。美国、英国、加拿大和荷兰在1941年初曾多次秘密商讨联合战略。1941年11月19日,联席会议通过彩虹5号计划。不足一个月后,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彩虹5号计划成为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即时应变方案,其效果至今仍然存有争议。[9]
各个颜色代号
以下为1939年彩虹计划中,联席会议所使用的颜色代号:[7]
国家、地区或势力 | 颜色 | 相关计划及备注 |
---|---|---|
美国 | 蓝色 BLUE | |
德国 | 黑色 BLACK | 黑色战争计划 |
日本 | 橘色 ORANGE | 橘色战争计划、红-橘色战争计划 |
英国 | 红色 RED | 红色战争计划、红-橘色战争计划 |
加拿大 | 绯红色 CRIMSON | 红色战争计划 |
澳大利亚 | 猩红色 SCARLET | |
新西兰 | 暗洋红 GARNET | |
英属印度 | 红宝石色 RUBY | |
法国 | 金色 GOLD | |
意大利 | 银色 SILVER | |
西班牙 | 橄榄色 OLIVE | |
墨西哥 | 绿色 GREEN | 绿色战争计划。联席会议曾采用雪青色(VIOLET)代表中美州及加勒比群岛,亦有制订雪青色战争计划。 |
荷属东印度 | 啡色 BROWN | 菲律宾亦曾使用啡色代号,啡色战争计划亦多指菲律宾计划。 |
苏联 | 紫色 PURPLE | |
葡萄牙 | 柠檬黄 LEMON | |
巴西 | 香橼黄 CITRON | |
中华民国 | 黄色 YELLOW | 黄色战争计划:预期中华民国会再次上演类似庚子拳乱的事件,届时将部属美国陆军与各国军队进入上海租界与北京使馆街以镇压暴动,并且在必要时施放化学武器。 |
冰岛 | 靛色 INDIGO | 靛色战争计划 |
爱尔兰 | 宝石绿 EMERALD | |
亚速尔群岛 | 灰色 GRAY | 灰色战争计划 |
古巴 | 古铜色 TAN | 古铜色战争计划 |
美国本土 | 白色 WHITE | 白色战争计划,针对本土动乱。 |
相关条目
注脚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