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隐(1867年—1922年),原名金培石泉,后改字石潜潜泉,别署dùn斋号zhuàn籀簃松竹堂浙江绍兴[1]中国篆刻家书法家[2][3]

Quick Facts 吴隐, 字 ...
吴隐
Thumb
1917年摄,图中右上有况周颐题字
石泉、石潜
潜泉、遯盦
性别
出生吴金培
1867年
 大清浙江绍兴
逝世1922年(54—55岁)
 中华民国
国籍 大清(1867-1912)
 中华民国(1912-1922)
职业篆刻家书法家
儿女长子早夭
二子:吴幼潜
三子:吴振平
代表作
  • 《遯庵印存》《遯盦金石》《遯盦古陶存》《遯盦古砖存》《籑籀簃古玺选》《遯盦印学丛书》《遯盦金石丛书》《古今楹联集成》
Close

生平

吴隐出生于同治六年(1867年)农历六月。年少家贫,十几岁时到杭州的碑版铺上学习篆刻[1][4]。闲暇时则与叶铭戴熙之子戴用柏门下学习古文字,又购买金石拓本以自临习[1]。吴隐而立之年时,曾作诗自况:“取将岁月等闲过,断碣残碑一室罗。金石能为臣刻画,随他刀笔汉肖何。”[3]

光绪三十年(1904年),与王福庵丁辅之、叶铭等人在西湖孤山创办西泠印社[4]。吴隐在建社之初参与筹措,拓地经营,出力颇多,发挥了重要作用[1]。印社自甲辰至甲寅十年间,募捐共有四次,吴隐共捐大洋四百九十元,是数量最多的一位[5][6]。1913年,吴隐招邀同道入社,推举吴昌硕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得知吴隐与其妻孙锦(字织云)合制印泥,遂建议吴隐创办一个专门制造印泥的企业,以适应印社篆刻艺术发展的需要。同年,吴隐在上海创办一新社,仍名“西泠印社”,用来销售自己所制印泥,又经吴昌硕指导改进配方,选定色泽,1916年吴隐为自己所产印泥品种起名为“美丽朱砂印泥”,又以自己的号命名为“潜泉印泥”。此印泥以其质地浑厚,制作精细,“冬不凝冻,夏不透油”,获得印界称誉。后吴隐又增制“特制珍品朱砂印泥”、“精制上品朱磦印泥”。后吴隐利用售印所得余资搜集古代印玺、古今印谱以及陶、砖、古钱等金石墨本,编辑书籍并加以出版,先后出版《遯盦金石》《遯盦集古印存》《遯盦古陶存》《遯盦古砖存》《籑籀簃古玺选》《遯盦印学丛书》《遯盦金石丛书》等;又集古今名人楹联三百余家,缩刻成《古今楹联集成》[1]

吴隐曾在印社之西筑堂数楹,起名为“遯盦”,以祀吴氏先德,张祖翼为之题联“既遯世而无闷;发潜德之幽光”。又潴成一池,名为“潜泉”;在堂前筑一亭,名为“味印亭”。后吴隐将这些建筑都捐献给印社[1][4]。壬戌四月因病去世,卒年五十六岁[5]

艺术特色与成就

绝技刀藏埒数公,阿谁双眼辨真龙。
风流更有吴公子,钿阁尤传铁笔工。
——丁辅之《咏西泠印社同人诗》[1]

吴隐的篆刻刻工稳朴茂见长。初宗浙法,后学吴昌硕“钝刀中锋”的篆刻方法,印风大变[1][4]。其作品大多散佚,除自编《遯庵印存》外,其余不多见。吴隐曾书一联以自评:“冶铜刓石,拨蜡销金,解得汉人成印处;揉艾研砂,封泥署纸,流传谱录任君参。”[1][5]

吴隐曾是浙江刻碑名手,省内各地留下不少碑刻。社址内明确是他刻的作品有两件,均在仰贤亭内。一为嵌于正面壁间的丁敬像,原作是扬为罗聘画,由丁辅之捐献印社。此石刻无落款,《西泠印社志稿》载“为吴石潜篆刻”。一为置于亭内石圆桌上的铭文,此物成于“宣统二年,王寿祺(王禔)三十五岁的篆书,丁仁撰铭,叶铭监造,吴隐刻石。”[5]

吴隐对于印学最大的贡献,是编辑和出版了大量的优秀印谱,如《遯庵秦汉印选》《遯庵秦汉古铜印谱》《龙泓山人印谱》《秋景庵印谱》《吴让之印谱》《二金蝶堂印谱》等共计三十余种[5]

评价

  • 吴昌硕《题遯盦画像》:“湖水萦纡天蔚蓝,禅通文字石同参。卅年印学窥奇特,敢与龙泓对座谈。”“印社闲居我不孤,肴陈彝鼎酌商觚。他年再涉西泠道,忍去寻碑倚酒瓿。”[1]

子嗣

吴隐有三子:长子早夭,二子吴幼潜,三子吴振平[1]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