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五伦,为儒家伦理原则的五种德目,一般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1]等人与人关系间,合宜的相处关系。在“五伦”一词中,“伦”即是指人与人的关系[2]。
在古籍中,较早出现的相关用语是“五典”[3]、“五品”[4]、“五教”[5]、“五常”[6],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关系为“五常之教”[7][8]。其所指的人际关系限于家庭内,父母与子女、兄弟间的相处关系,与后来所谓的五伦意义不尽相符,后出的五伦一词,多加上了夫妇、君臣,以及朋友[2]。
按照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启屏的解释,孟子所说的人伦,并非一种要行为去符合外在形式的客观规范,而是发自于体认到四端之心后产生出来的精神表现[9],即孟子所谓“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 | 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 ” |
孟子言“夫妇有别”,此固指男女内外有别,相互对待态度亦有别。《礼记.礼运》言“夫义、妇听”即是女子于归之后,事夫之道以顺为德,此与《礼记.郊特牲》“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的意义相近,《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言“夫和而义,妻柔而正”义亦雷同[2]。
但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夫义”不是“妇听”的必要条件,夫妻关系,实际建立在“妇听”,妻子以顺为道,以顺为德的单方退让基础。《礼记.昏义》言女子婚前三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荀子.君道》论为人妻之道亦可以为“妇听”作注,篇中言“夫有礼则柔从听侍,夫无礼则恐惧而自竦也”。夫妻关系,若是夫义,则妇自庆幸;夫不义,则妇仍以顺为德。妻子的地位比人子还低,人子尚可劝谏父母,地位显然胜过为人妻者[2]。
近代中国有一个从晚清主张解放中国政界“君臣纲常”传统的西方政界平等观,转变成新文化运动时期主张消灭传统三纲的平等观之发展过程[13]。
在1895年甲午战争后的晚清思想家论著中,平等观念成为一重要讨论议题,包括性别平等、教育平等、国际外交地位平等、及法律平等之讨论。不过晚清思想家们,通常只批判君权,而尽量不涉入夫权与父权,若有也仅止于谭嗣同《仁学》或康有为密不示人的《大同书》中[13]。
而上述状况必须等到五四时期,平等价值才真正攻入家庭之中,而且五四之后也才产生有别于晚清思想家皆以“母性”为理据论男女平等,转以“女性”观点出发谈性别平等的现象[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