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孔钱诞生于战国时期,秦朝规范化为半两。后来,汉五铢、唐开元通宝成为最常用的钱文。开元通宝开了以隶书书写钱文的先河,之前的钱文一般都用篆书。宋朝涌现了许多方孔钱种类。钱文相同而书体不同、可以成双配对的钱币称作对钱,首见于南唐,在宋朝也逐渐流行开来。
元、明两朝逐渐弃用了铜币,改用交钞。明朝硬币钱文只含年号。因避朱元璋的“元”字讳,“元宝”一称逐渐消失了。目前所见所有清朝方孔钱钱文都只用楷书。
战国
战国时期出现了方孔钱的雏形——圜钱,与刀币、布币一同流通。早期圜钱的孔一般都是圆的,第一类方孔的圜钱(外形上与方孔钱一样)是燕国的“一化”。[4][5]
300~220 BC燕国生产的圜钱:
铭文 | 异读 | 图像 |
---|---|---|
一化[a] | 一刀 | |
明化 | 明刀 匽化 |
|
明四 | 匽四 |
300~220 BC齐国生产的圜钱:
铭文 | 异读 | 图像 |
---|---|---|
益化 | 賹化 | |
益四化 | 賹四化 | |
益六化[b] | 賹六化 |
250~220 BC秦国生产的圜钱:
秦朝
西汉
[西汉]]初承秦制,仍用半两;后来发生了货币改革,先用三铢钱,后用五铢钱,后者是世界上流通时间最长的货币。
新朝
王莽改制也涉及货币改革。公元9年发行了两种刀币,随后开始实施一套极度复杂的货币系统,包含玳瑁、贝壳、金、银、6种铜方孔钱,以及10种不同面额的布币。公元14年,所有货币都被废除了,代以另一种布币和新的铜方孔钱。[12][13][14][15]
成家
公孙述在成都立成家,以西汉五铢为基础铸造了铁方孔钱:[16]
铭文 | 生产年代 | 图像 |
---|---|---|
五铢 | 25–36 |
东汉
东汉官方仅铸五铢钱。[17]
铭文 | 图像 |
---|---|
五铢 |
于阗
铭文 | 生产年代 | 在位国王 | 图像 (来自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 |
---|---|---|---|
于方 | 129–130 | 放前 |
三国
龟兹
中华民国
中国方孔钱的生产到中华民国元年,即1912年才完全停止。有大量没有流通的试铸币被铸造出来。
下面是1912年中华民国时期铸造的方孔钱:[22]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