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位缘起,佛教阿毗达摩术语,是缘起理论的一种,源自于《发智论》的时分缘起,是说一切有部四大缘起理论之一,也被经量部等采用,是部派佛教中的主流学说。这个学说以时间为轴,依因果关系,将十二缘起支分别配属在不同的十二阶段中,因为采用阶段分位,故称分位缘起。
其下发展出两种解说法,《大毘婆沙论》发展出三世二重因果说;《俱舍论》另外举出了二分缘起说。在大乘唯识学派中,则有二世一重因果与三世二重因果学说。
分位缘起,起源自《发智论》提出的时分缘起,经说一切有部论师的解说与定形化,形成分位缘起,与刹那缘起、连缚缘起与远续缘起,并列为说一切有部四大缘起理论[1]。分位缘起依时间先后及因果关系,将缘起分为不同阶段,十二缘起支各具五蕴,在不同时间阶段中无间相续[2]。《大毘婆沙论》以分位缘起作为缘起的主要解释[3],但认为分位缘起与其他三种缘起理论可以共存,没有特别进行正误之诤的必要,这个态度后来被《俱舍论》继承。
分位缘起在佛教理论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导致了对蕴、取蕴、界的重新释义[4],并介入了有分和结生心等学说。《大毘婆沙论》中,以三世二重因果来解释时分缘起[5]。后世多个论著,如《清净道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基本上都采用三世二重因果解释。《成唯识论》记载了当时流行于唯识学派中的二世一重因果学说。
根据《发智论》提出缘起十二分位各具五蕴,《大毘婆沙论》定义了十二分位,其中十二缘起支,配属三世,现在八缘起支,二分为前五后三,以现在因,推未来果,以现在果,推过去因[5],形成三世二重因果的标准学说:
- 云何无明?谓:过去烦恼位。[6]
- 云何行?谓:过去业位。
- 云何识?谓:续生心及彼助伴[7]。
- 云何名色?谓:结生已,未起眼等四种色根,六处未满,中间五位,谓羯剌蓝、頞部昙、闭尸、键南、钵罗奢佉,是名色位。
- 云何六处?谓:已起四色根,六处已满,即钵罗奢佉位,眼等诸根,未能与触作所依止,是六处位。
- 云何触?谓:眼等根,虽能与触作所依止,而未了知苦乐差别,亦未能避诸损害缘,触火、触刀、食毒、食粪,食、淫、具爱,犹未现行,是触位。
- 云何受?谓:能别苦乐,亦能避损害缘,不触火、触刀、不食毒、食粪,虽已起食爱,而未起淫及具爱,是受位。
- 云何爱?谓:虽已起食爱、淫爱,及资具爱,而未为此,四方追求,不辞劳倦,是爱位。
- 云何取?谓:由三爱,四方追求,虽涉多危崄,而不辞劳倦,然未为后有起善恶业,是取位。[6]
- 云何有?谓:追求时,亦为后有起善恶业,是有位。
- 云何生?谓:即现在识位,在未来时,名生位。
- 云何老死?谓:即现在名色、六处、触、受位,在未来时,名老死位。[8]
三世二重因果分位缘起,以现在八缘起支对应入胎刹那[9]和本有十分位:羯剌蓝、遏部昙、闭尸、键南、钵罗奢佉[10]、初生、婴孩、童子、少壮、衰老位[11],过去二缘起支对应过去世的现在后三缘起支,未来二缘起支对应未来世的现在前五缘起支:
More information 此世, 后世 ...
Close
分位缘起对现世无明烦恼造业生后世果报亦有明示:
More information 缘起支, 分位 ...
分位与缘起支[15]
缘起支 |
分位
|
无明 |
行 |
识 |
名色 |
六处 |
触 |
受 |
爱 |
取 |
有 |
生 |
老死
|
惑 |
无明 |
现在 |
现在 |
过去 |
过去
|
业 |
行 |
未来
|
苦 |
识 |
未来 |
现在 |
现在 |
现在 |
现在 |
现在 |
现在 |
现在 |
现在
|
名色 |
未来
|
六处 |
未来
|
触 |
未来
|
受 |
未来
|
惑 |
爱 |
未来
|
取 |
未来
|
业 |
有 |
未来
|
苦 |
生 |
未来 |
现在 |
现在
|
老死 |
未来
|
Close
三界皆具有十二分位[16],分位缘起可譬喻为法树:有根,有茎,有枝,有叶,有花,有果[17]。
施设分位缘起是为了“以现因果,推有去来,由此即能办所作事”[5],成就正知善见而不惑求前际、后际[18],解说“异熟因定通三世,有异熟果”[19],仍必需采用时分缘起的有支分定义[13],解释在异熟因果之外的业报因果,更需要采用六因五果或类似学说。
在三世二重因果的解说之外[20],《俱舍论》又记载,可用二分缘起来解说,分为前际七支,与后际五支[21],前际二因五果,后际三因二果[22]。
众贤在《顺正理论》中,记载了经量部对于刹那缘起的批评。经量部认为,在同一刹那中,十二缘起支俱起,违反了因果律。同时,经量部举出契经,认为释迦牟尼的教义,是以分位缘起为了义正说[23]。面对这些批评,众贤举出契经依据,认为释迦牟尼曾经说过各种缘起学说,分位缘起与刹那缘起并没有冲突[24]。
《大毘婆沙论》以分位缘起为主[25],此说自古受到很高的重视。印顺法师认为这是一种极善巧的说法[26],以二世一重因果说,不需要用完整十二支来解说;要说到详细的过程,采用三世二重因果,以十二缘起才能详细解说[27]。但印顺也批评有部的解说方法,过于机械[28]。
水野弘元认为,分位缘起主要是用来说明顺次业[29]。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23:“复次缘起有四种:一、刹那,二、连缚,三、分位,四、远续。”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9:“又诸缘起差别说四:一者刹那。二者连缚。三者分位。四者远续。”
玄奘译《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27:“又诸缘起,差别说四:一者刹那。二者远续。三者连缚。四者分位。”
《大毗婆沙论》:“此中但说时分缘起,谓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蕴。……此论所说十二有支,皆具五蕴,时分各异。”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9:“十二支位,所有五蕴,皆分位摄。……若支支中,皆具五蕴,何缘但立无明等名?以诸位中,无明等胜故,就胜立无明等名,谓:若位中,无明最胜,此位五蕴,总名无明;乃至位中,老死最胜,此位五蕴,总名老死,故体虽总,名别无失。”
玄奘译《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27:“分位缘起,谓三生中,十二五蕴,无间相续。显法功能,谓如经说:业为生因,爱为起因,如是等类,功能差别。……若支支中,皆具五蕴,何缘但立无明等名?以诸位中,无明等胜故,就胜立无明等名,谓:若位中,无明最胜,此位五蕴;总名无明;乃至位中,老死最胜,此位五蕴,总名老死,故体虽总,名别无失。”
普光《俱舍论记》卷9:“十二支位至皆分位摄者,此约前后十二支位,所有五蕴,无间相续,名为分位。此约生,及不定业,烦恼说。故正理云:‘分位缘起,谓三生中,十二五蕴,无间相续’。”
《大毘婆沙论》:“问:何故此论,唯说有情数缘起法耶?答:是作论者意欲尔故,乃至广说。复次、不应责此作论者意,以作论者依经作论,契经唯说有情数缘起法,故此亦尔。”“如说:无明缘行。阿毘达磨诸论师言:此中意说分位缘起,故此行声,说五取蕴。”
《大毗婆沙论》:“问:蕴、取蕴、界有何差别?答:……复次、于有为法,施设蕴;于有漏法,施设取蕴;于有情数法,施设界。复次、蕴,有流转、还灭作用;取蕴,唯有流转作用;界,有结生入胎作用。”
《大毘婆沙论》:“以现在因者,谓爱、取、有。推未来果者,谓生、老死。以现在果者,谓识、名色、六处、触、受。推过去因者,谓无明、行。世尊欲令无慧眼者,以现因果,推有去来,由此即能办所作事,过去世果,未来世因,由此为门,亦可知有。故此论者,但作是说。”
《大毘婆沙论》:“无明缘行,取缘有,有何差别?答:无明缘行者,广说如前,此业缘,世尊说一烦恼,谓无明;取缘有者,广说如前,此业缘,世尊说一切烦恼,谓诸取,是谓差别。……问:何故过去业缘,但说无明?现在业缘,说一切烦恼耶?答:造过去业时,于多种事,不现见故,不可知故,但说无明为缘。谓:于界、趣、生、洲、分位、依处、加行、等起、相续、所缘,皆不可知。……虽不现见,亦不可知,而发业位,皆有无明故,总说彼无明为缘。造现在业时,于多种事,皆现见故,皆可知故,具说一切烦恼为缘。……”
《大毘婆沙论》:“世尊施设十八界已,复于此中略出少分,施设六界。故此六界,十八界中,摄五界全、四界少分。五界全者,谓前五识界;四界少分者,谓色、触、意及意识界;此中空界,摄色界少分;地、水、火、风界,摄触界少分;识界摄意界、意识界少分,以此二界,通有漏、无漏,识界唯摄有漏分故。……复次,由此六界,能生、能养、能长有情色、无色身故,复施设。能生者,谓识界;能养者,谓地、水、火、风界;能长者,谓空界。复次,由此六界,能引、能持、能增有情色、无色身故,复施设。能引者,谓识界;能持者,谓地、水、火、风界;能增者,谓空界。复次,由此六界,是根本有情事,是遍行有情事,是无始有情事,是无分别、有分别有情事故,复施设。根本有情事者,谓欲、色界受生有情,从结生心乃至死有,无此六界无势用时。……”“问识界云何?答:五识身,及有漏意识。问:何故无漏识不立识界耶?答:与识界相不相应故。若法,能长养诸有,摄益诸有,任持诸有者,立六界中。无漏意识,能损减诸有,散坏诸有,破灭诸有,是故不立在六界中。……尊者世友作是问言:此六界中,何故不摄无漏意识?……复作是说:如是六界,是有情依,无漏意识,非有情依。复作是说:如是六界,是异熟依,无漏意识,非异熟依。复作是说:如是六界,是入胎缘,无漏意识,非入胎缘。复作是说:如是六界,无始来有,无漏意识,非无始有。大德说曰:如是六界,是自体分,无漏意识,非自体分。胁尊者言:如是六界,是生死依,无漏意识,非生死依。由如是等种种因缘,无漏意识,不立识界。”
北凉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如《施设经》所说:云何无明?过去诸结是也。评曰:不应作是说,若然者,诸法则离自相。应作是说:云何无明?过去诸结时。云何行?过去诸行时。云何识?相续心及眷属。云何名色?已受生相续,未生四种色根,六入未具,一、歌罗罗,二、阿浮陀,三、卑尸,四、伽那,五、波罗奢呵,如是等名曰名色。云何六入?已生四种色根,具足六入,此诸根,未能为触作所依,是时名六入。云何为触?此诸根,已能为触作所依,未别苦乐,不能避危害,搊火、触毒、把刃,及诸不净,是时名触。云何为受?能分别苦乐,避诸危害,不搊火、触毒,不把刃,离诸不净,能生贪爱,不起淫欲,于一切物,不生染著,是时名受。云何为爱?具上三爱,是时名爱。云何为取?以贪境界故,四方追求,是时名取。云何为有?追求之时,起身、口、意业,是时名有。云何为生?如现在识,在于未来,是时名生。云何老死?如现在名色、六入、触、受,在于未来,是时名老死。”
《《杂阿含经·一三〇〇经》:“尔时,世尊说偈答言:迦罗逻为初,迦罗逻生胞,胞生于肉段,肉段生坚厚,坚厚生肢节,及诸毛发等,色等诸情根,渐次成形体,因母饮食等,长养彼胎身。”
《大毗婆沙论》:“生欲界,若未离欲染,起欲界爱、取、有现在前,引未来生、老死。彼有:现在一爱、一取、一有,未来一生、一老死。……彼欲界殁,……还生欲界,昔时欲界现在爱、取,今为过去无明;现在有,今为过去行;未来生,今为现在识;未来老死,今为现在名色、六处、触、受。”
玄奘译《发智论》:“云何无明缘行?云何取缘有?答:无明缘行者,此显示业,先余生中,造作、增长,得今有异熟,及已受异熟。取缘有者,此显示业,现在生中,造作、增长,得当有异熟。无明缘行,取缘有,何差别?答:无明缘行者,广说如前,此业缘,世尊说一烦恼,谓无明。取缘有者,广说如前,此业缘,世尊说一切烦恼,谓诸取。是谓差别。”
玄奘译《大毘婆沙论》:“造作、增长者,显示:此业发起、圆满,从烦恼生能得果故。……若今熟、若已熟者,当知皆在行支分中。现在生中者,显示:此业,唯在此生众同分中,造作、增长,非余生中。得当有异熟者,显示:此业,得未来生,诸果异熟。所有今生,造作、增长,善、不善业,彼异熟果,于此生中,果未熟者,当知皆在有支分中。……问:阿罗汉所造业,为名无明缘行?为名取缘有耶?答:不名无明缘行,亦不名取缘有,彼无无明,亦无取故。然彼业已与果者,当知摄在行支分中;未与果者,当知摄在有支分中,是彼类故,然非十二有支所摄。”
提婆设摩《阿毘达磨识身足论》:“
- 又诸无明,未断未知,为因为缘,诸行生起,谓:随福行、随非福行、随不动行。
- 如是诸行,未断未知,为因为缘,诸识生起,或往善趣,或往恶趣。
- 如是诸识,未断未知,为因为缘,名色生起,或在此世,或在后世。
- 如是名色,未断未知,为因为缘,六处生起,或有圆满,或不圆满。
- 六处和合故,有其触。
- 随触领纳故,有其受。
- 受生欣喜故,有其爱。
- 即爱增广,说名为取。
- 能感后有业,名为有。
- 诸蕴现起,说名为生。
- 诸蕴成熟,说名为老;诸蕴弃舍,说名为死。”
《大毗婆沙论》:“若生欲界,诸根成就,能造能引后有业者:彼无明位现在前时,一支现在,谓无明,余支未来;从无明位至行位时,二支现在,谓无明、行,余支未来;从行位至识位时,二支过去,谓无明、行,一支现在,谓识,余支未来;从识位至名色位时,二支过去,谓无明、行,二支现在,谓识、名色,余支未来;如是乃至从取位至有位时,二支过去,谓无明、行,八支现在,谓识乃至有,二支未来,谓生、老死;从有位至生位时,十支过去,谓无明乃至有,一支现在,谓生,一支未来,谓老死;从生位至老死位时,十支过去,谓无明乃至有,二支现在,谓生、老死。”
《大毘婆沙论》:“问:此十二支缘起法,几欲界?几色界?几无色界?有作是说:欲界具十二支;色界有十一支,除名色;无色界有十支,除名色、六处;色界应作是说:识缘六处,彼无未起四根时故;无色界应言:识缘触,彼无有色及五根故。评曰应作是说:三界皆具十二有支。问:色界,生时诸根顿起,云何有名色位?无色界,无色、无五根,云何有名色、六处位耶?答:色界,五根虽定顿起,而生未久,根不猛利,尔时但是名色支摄。无色界,虽无色及五根,而有名及意根,彼应作是说:识缘名,名缘意处,意处缘触,是故三界皆具十二。”
《大毘婆沙论》:“此十二支缘起法,有根,有茎,有枝,有叶,有花,有果,犹如大树。此中根者,谓:无明、行;茎者,谓:识、名色;枝者,谓:六处;叶者,谓:触、受;花者,谓:爱、取、有;果者,谓:生、老死。此十二支缘起法树,或有花有果,或无花无果;有花有果者,谓异生及学;无花无果者,谓阿罗汉。”
《杂阿含经·二九六经》:“多闻圣弟子于此因缘法、缘生法,正知善见,不求前际,言:‘我过去世若有、若无?我过去世何等类?我过去世何如?’不求后际:‘我于当来世为有、为无?云何类?何如?’内不犹豫:‘此是何等?云何有此为前?谁终当云何之?此众生从何来?于此没当何之?’”
《大毘婆沙论》:“问:何故名熟因?异熟是何义?答:异类而熟,是异熟义,谓:善、不善因,以无记为果,果是熟义,如前已说。此异熟因定通三世,有异熟果。”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9:“十二支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言三际者,一、前际,二、后际,三、中际,即是过未及现三生。云何十二支于三际建立?谓前后际,各立二支,中际八支,故成十二。无明行在前际,生老死在后际,所余八在中际。此中际八,一切有情此一生中,皆具有不?非皆具有,若尔何故说有八支?据圆满者,此中意说,补特伽罗,历一切位,名圆满者,非诸中夭,及色、无色,但据欲界补特伽罗。《大缘起经》说具有故,彼说:‘佛告阿难陀言:识若不入胎得增广大不?不也!世尊!’乃至广说。”
真谛译《阿毘达磨俱舍释论》:“有时说缘生有二种,有属前际摄缘生,有属后际摄缘生。于中七分说名前际,谓:从无明乃至受;所余五分,说名后际。合前、后际因果,为二分故。”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9:“有时但说二分缘起:一、前际摄,二、后际摄。前七支前际摄,谓无明乃至受;后五支后际摄,谓从爱至老死;前后因果,二分摄故。”
普光《俱舍论记》:“‘有时但说至二分摄故’者,因解三际,摄十二支,复明二分,摄十二支。前际七中,二因招五果;后际五中,三因招二果;此即因果,分为二际。”
玄奘译《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27:“有余师说:‘一刹那中,具十二支,实有俱起。……’上座谓此非应理言,一刹那中,(1)无因果故,(2)违圣教故,(3)了义说故。
- 谓俱生品,因果定无,俱生法中,谁因谁果?
- 又此所说,违于圣教,如世尊告阿难陀言:……
- 又此契经,是了义说,世尊决定说此为依,由佛此中自解释故。”
玄奘译《阿毘达磨顺正理论》卷27:“此一类,许非正所宗。设是所宗,难亦非理,(1)一念亦有缘起义故,(2)非专为此而造论故,(3)已成立故,(4)种种说故,(5)契经说故。(6)非所许故。……
- 非我等许,彼所引说《缘起经》是了义说,非了义相,次后当辩。设许彼经是了义说,亦不违害刹那缘起。
上座于此,非理生嫌,而作是说,无量过失。”
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六章〈大乘时代之声闻部派〉:“这四说,毘婆沙师认为都是合理的;特别是世友的连缚缘起,通于一切有为法,受到《大毘婆沙论》编集者的称赞:“是了义”说,“ 是胜义”说。然佛说十二缘起重于惑业苦的三世因果;声闻乘法重于生死的解脱,所以毘婆沙师还是以分位缘起为主。”
印顺《成佛之道》:“十二支,可以分为三世,有两重因果:过去因(无明与行)生现在果(识 ,名色,六处,触,受),现在因(爱,取,及有)生未来果(生,死老)。 同时,前生以前有前生,后世以后(如不了脱生死)有后世,三世因果相续说明,就是无限生死相续的历程全貌。”“十二分,即十二支。在众生生死延续的过程中,观察前后相生的因果系列,而分为十二。古人称此为‘分位缘起’,是很有道理的。也惟有如此观察,才能充分明了生死延续的过程。”
印顺《中观论颂讲记》:“说到详细的过程,有从 爱、取、有、生、老死的逐物流转观;有从识到爱的触境系心观。合为一十二缘起,依十二缘起建立三世因果:无明、行,是过去的因;识、名色、六 入、触、受,是现在的果,爱、取、有,是现在的因;生、老死,是未来的 果。假使讲二世因果,过去与现在的,只从无明到识三支就可以了;现在与未来的,只从爱到老死的五支,也就可以;无须说十二缘起。经三世的历程 ,这才要说他。其实,基本原则,还是上面说的三大历程。也有配为惑、业 、苦三杂染的。”
印顺《中观论颂讲记》:“缘起流转律的基本原则,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分位缘起,是叙述缘起流转中的过程。不过像有部那样讲,识为入胎最初的一念;名色是身心渐发育的阶位;六入是六根具足将出胎的阶位;出胎后,在二、三岁的时候,不能识别事物是触;能了苦乐的差别,到六、七岁时是受;……未来世受生是生;未来世老死,是老死;这未免机械一点。”
水野弘元〈原始佛教的心〉:“后世阿毗达摩中,也有部派将缘起说连结三时业,而说刹那缘起、连缚缘起、分位缘起与远续缘起。不过,刹那、连缚二缘起意指‘顺现业’,分位缘起指‘顺次业’,远续缘起指‘顺后业’。我想,原始经典的缘起说大多与现实中具体生起的‘顺现业’有关。”,收入《佛教教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