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因子(英语:rheumatoid factor,RF)是首先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上发现的自体抗体。它是针对IgG Fc 部分的抗体,且不同的 RF 针对 IgG-Fc 的不同部分[1]。RF和IgG结合后,形成免疫复合体英语immune complex,进一步促成疾病形成[2]

类风湿因子也可以是一种冷凝球蛋白英语cryoglobulin(一种在血液样本冷却时会沉淀的抗体);它可以是第二型(单株 IgM 到多株 IgG)或第三型(多株 IgM 到多株 IgG)的冷凝球蛋白英语cryoglobulin

尽管类风湿因子主要以 IgM 形式存在,但它可以是任何一个同种型免疫球蛋白,即:IgA、IgG、IgM[3]IgE[4]或IgD[5]

favicon
5 sources

检测

怀疑患有任何形式的关节炎风湿病患者,通常都会进行 RF 检测;然而,结果阳性也可能由其他原因造成,且结果阴性也不能排除疾病。 但是,结合体征和症状,在诊断和疾病预后评估时能发挥作用,它也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常参考的疾病标准之一[6]

血清中检测到类风湿因子,代表身体可能有自体免疫的问题,而与类风湿关节炎无关,例如:组织或器官排斥。此时,RF 可作为自体免疫的数种血清学标记之一[7]。以 RF 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只有 60-70%,特异性78%[8]

faviconfavicon
3 sources

解读

高浓度的 RF(通常,>20 IU/mL、1:40、或超过 95 百分位;不同检验单位间仍有差异)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患者 80% 会阳性)和干燥症(其中的 70% 阳性)[9]。RF 的浓度愈高,关节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大[10][11]。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细小病毒感染后可能阳性,健康人中(尤其是老人)有 5-10% 会检查阳性。

类风湿因子与关节炎持续恶化有关,造成更多的关节破坏,最终产生更严重的残疾和关节炎[10][11]

除了类风湿关节炎外,以下情况也会出现类风湿因子检查阳性[来源请求]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6 sources

历史

这个检测由挪威的埃里克·沃勒英语Erik Waaler(Erik Waaler)博士于1940年首次描述,并由哈利·M·罗斯英语Harry M. Rose(Harry M. Rose)博士等于1948年重新描述。据说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不确定性才重新描述。目前仍被称作沃勒-罗斯(Waaler-Rose)检验[15][16]

faviconfavicon
2 source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