葺石(ふきいし)是指在古坟坟丘的斜面上堆砌铺设的鹅卵石或碎石,主要出现在古坟时代,是覆盖在坟丘表面的一种外部设施[a]。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弥生时代の坟丘墓(弥生坟丘墓)。前期古坟和中期古坟中较常见,而后期古坟中大多数没有葺石。
概要
葺石通常铺设在多层古坟的坟丘斜面,各层顶部的平坦面则通常处于裸土状态。[1]而终末期古坟多环绕在圆坟裾部的石头被称作“外护列石”,通常与葺石进行区分[2]。[3]在规模方面,前方后圆坟中,坟丘长度在100米以下的古坟葺石较少见,而规模较大的古坟中则更常见葺石[4]。不过在关东地方以北,无论规模大小,古坟基本都不伴出葺石[b][5]。
这种将斜面用砾石等物质铺设以使其稳固的建筑方法是日本列岛独有的,而中国的墓葬中常见的版筑在日本则几乎不见。[6]。
关于葺石起源,森浩一在他1985年的著作中介绍了两种观点:
森浩一还指出,濑户内以及四国地方自古以来就存在石工集团,掌握着丰富的石头知识[c][6]。
《日本书纪》和《古事记》中记载,在箸墓古坟(位于奈良县樱井市)的建造过程中,通过接力方式运输大坂山[d]的石头的故事故事[e],这些运送的石头可能就是用于葺石的石材[7]。
葺石的出现与祖形
葺石墓从弥生时代中期开始逐渐出现在西日本各地,持续至古坟时代。[f][9]普遍认为是最古的“标准化的大型前方后圆坟”箸墓古坟,和可能稍早于箸墓古坟的ホケノ山古坟(位于奈良县樱井市)就已确认了葺石的存在,因此,葺石成为了出现期古坟的一个特征元素[10]。而且在标准化之前,即所谓“缠向型”[g]坟墓,如:缠向石冢古坟、缠向胜山古坟、东田大冢古坟,都没有埴轮和葺石伴出。
常被看作葺石祖形之一的,是弥生时代山阴地方出现的四隅突出型弥生坟丘墓中的贴石[11]。如在岛根县出云市的西谷坟墓群3号墓中,坟丘的底部便有一圈贴石。此外,在冈山县总社市的楯筑遗址,墓丘周围有石列围绕,这种情况在山阴和山阳地方普遍存在[11]。在山阳地方,还有将石头堆砌成石墙来划定墓丘的例子[h]。
词源
1915年(大正4年),今西龙在宫崎县儿汤郡(现西都市)的西都原古坟群中的第21号冢的调查发掘,在其调查报告书中有“表面的葺石”一节,并在前方部的平、剖面图中描述了葺石分布的状态[13]。
“葺石”一词作为考古学术语的确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1922年(大正11年)高桥健自的《古坟与上代文化》。在该书中,高桥在介绍畿内古坟的实例时,指出葺石是"实用与装饰并重的物品"。他解释说,关于"实用",是因为“如果把封土直接放在那里,就会因为风雨和寒冷而流失和剥离,所以需要用卵石保护”;关于"装饰",是“为了给坟丘增添美感”,并且"建设墓丘本身就是在地面上设立了一个标志。建成后,就应该尽量使其引人注目,同时让来访者产生敬畏之心,使其显得庄重"[14]。
葺石的调查
在二战前的发掘调查中,几乎没有对葺石本身的精细调查。直到战后的学术调查中,才开始引入科学的检验工作和细致的绘图工作[15]。
1953年(昭和28年),近藤义郎等对冈山县美咲町(当时为饭冈村)的月之轮古坟进行了发掘调查,古坟全体高10米,直径60米,调查了其外表面的3/4。1960年(昭和30年)出版的报告中,报告了葺石分布的范围、形状和大小、岩石学的研究,以及葺石铺设技术的技术研究等内容,每一块构成的石头都被详细地绘制出来,估计在月之轮古坟中使用的石头总数约为80,000块[16]。
战后,随着大型基建激增,遗址被破坏,因此,为保存记录而进行了大量抢救性发掘与深入的调查。早期的成果有原口正三和西谷正对大阪府高槻市的辩天山C1号坟的调查。1967年(昭和42年),辩天山古坟群的调查发掘报告出版,书中研究了葺石的堆叠方式,测定了单位面积的使用数量和重量,探索了葺石的石材产地和运输路线的等[17]。青木敬对此表示,之后几乎没有比这更详细的关于葺石的验证工作和调查成果的报告了[15]。
材料和建造方法
葺石的石材通常是河中的卵石或者砾石,各种各样的石材都有。例如,大阪府柏原市的松岳山古坟[i],使用安山岩的扁平石块,竖直或斜向堆叠[20]。此外,燧石、砂岩、板岩、玄武岩等也是葺石的材料。
土则常是外来的土。如佐贺县佐贺市的久保泉丸山遗址[j],通过花粉分析研究古环境,发现坟丘所在地山上的植被和古坟用土的植被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这表明,在构造坟丘时,采土地点可能在不在本地[21]。
青木敬在2003年(平成15年)对已经确认葺石结构的古坟进行了案例研究,提出了着眼于"基底石"外观的分类方案,认为可分四类[22]。按照青木的解释,"基底石"是在葺石中起到基石作用的石头,相比其他石材明显较大[23]。以下是青木的四类类型的大概内容,对于古坟时期,依据和田晴吾的年代推断[24]以及《全国古坟编年集成》[25]。
发现于畿内地区,没有基底石,葺石像石墙一样砌成,墙背回填很厚。典型的例子包括中山大冢古坟(奈良县天理市)、ホケノ山古坟(奈良县樱井市)、元稲荷古坟(京都府向日市)的后方部等,这些被认为是最古老的古坟葺石建造方法。此类型具有厚厚的墙背回填等从弥生坟丘墓继承下来的各种元素,中山大冢、ホケノ山、元稲荷这三座古坟的时间属于和田编年的1期(古坟前期初头)。此外,秋叶山古坟(静冈县静冈市)和森将军冢古坟(长野县千曲市)等属于和田编年的3期(古坟前期后叶),坟丘的斜面倾斜都有的更陡的倾向,30度以上的占大多数。
此类的主要特点是基底石砌成两层。基石主要是水平叠放,上面的石头有奈良县天理市的赤土山古坟或西殿冢古坟这样的丁砌的,也有像冈山县津山市的美和山1号坟这样的水平叠放的类型。这种类型存在于和田编年的1-3期(古坟时代前期初头到后也)。从周沟的过渡土堆部分的形状来看,常被视为最早的标准化古坟的奈良县桜井市箸墓古坟,也很有可能属于这种类型。此类像1类一样,坟丘倾斜非常陡,大部分的倾斜角超过30度。也就是说,1类和2类葺石,都可以被理解为继承了弥生墓的各种元素的建筑方法,且在年代上也呈现出并行关系。
此类葺石种,2类的底部基底石消失,变成了一层的形态。在这种类型中,例子特别多,与其他类型相比,数量突出[k]。在时间上,它从和田编年的2期(古坟时代前期前叶)到6期(古坟时代中期中叶)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此外,由于日本列岛各地都采用了统一的葺石建筑方法,因此,这种类型的普及背后的主要因素可以理解为"建筑技术的标准化"[3]。
3类的例子很多,青木将其细分为以下三类[3]:
此类基底石消失,和1类一样,但倾斜角度较缓,一般在20-25度左右。时间上与3类并行,早的有3期(例如京都府加悦町的作山1号坟,古坟时代前期),晚的有8期(例如群马县高崎市的保渡田八幡冢古坟,古坟时代后期前叶)以及10期(例如奈良县明日香村的平田梅山古坟,古坟时代后期后叶)。建筑方法上属于"贴葺石"谱系,如6期的佐纪瓢箪山古坟(奈良县奈良市)所见,一般是以小型石材为主。但也有像平田梅山古坟那样,在石头之间留有缝隙,并用小石子填充的方法。
青木敬指出,在建筑葺石时,有些古坟在横纵方向上都设置了区域石列[27]。如弁天山C1号坟(高槻市)、郡家车冢古坟(高槻市)、冈古坟(大阪府藤井寺市)、浄元寺山古坟(藤井寺市)、作山1号坟(京都府加悦町)、鴫谷古坟群东1号坟(京都府加悦町)[l]等6例。设置区域石列的方法被认为是中小规模古坟特有的建筑法,还有待于今后的调查研究。
目的和功能
大正时代,高桥健次便已指出[14],葺石旨在展示坟丘的庄严,并保护坟丘本身[29]。特别是葺石主要在坟丘的斜面上使用,通常不在平面使用,可以推断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土壤流失,同时起到防水和排水的效果。
此外,葺石还有可以与相邻区域明确区别。也就是说,“从这里开始就是圣域、灵域”——可能也有表达这个界限的意义[11]。
広瀬和雄对比了亚洲各国,指出了日本的墓葬特点,特别是前方后圆墓的特点,“用眼睛看到的王权”[30]、“展示的王权”[31],或者说“展示与王权的关系”[31]与葺石之间的关联。
也就是说,在古坟时代,日本的大型坟墓在坟丘的斜面等地方满布葺石,远看就像石冢一样。在平台部分则列有円筒埴轮,并在坟丘周围开挖周濠,外侧设置陪葬墓,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装饰。对于当时只能从侧面看到古坟的人来说,不仅规模和形状,陵墓的色彩形象也是葺石构成的又白又亮的建筑物,与其他建筑物之间形成巨大反差[32]。可以说,古坟不仅仅是墓地,也是政治的产物。
另外,森浩一指出,像神户市的五色冢古坟(位于垂水区),以及同市的西求女冢古坟(位于滩区)、処女冢古坟(位于东滩区)、东求女冢古坟(位于东滩区)这样的古坟,从海上看,这些闪闪发光的葺石也是绝佳的航海目标。
葺石的结束
古坟时代中期,即5世纪,坟丘规模达到顶峰,实际的政治结构也对古墓群的构成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被葬者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也可以通过墓葬的形式和规模推断出来。然而,到了5世纪末期,巨大的前方后圆墓和有等级的巨大古墓群的形成却开始减少。
古坟的复原
复原使用葺石的古坟图片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