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生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竹生島map

35°25′24″N 136°08′37″E

事实速览 竹生岛, 自然地理 ...
竹生岛
Thumb
从琵琶湖上看竹生岛
Thumb
竹生岛
竹生岛
竹生岛在滋贺县的位置
自然地理
坐标35°25′20″N 136°8′37″E
总面积0.14平方千米(0.054平方英里)
岸线长度2千米(1.2英里)
最高海拔197米(646英尺)
管辖
 日本滋贺县长滨市
关闭
事实速览 日语名称, 汉字 ...
竹生岛
日语名称
汉字 竹生島
关闭

竹生岛(日语:竹生島ちくぶしま Chikubu shima)是日本滋贺县琵琶湖北部的一个岛屿,为日本的国家指定名胜和国家指定史迹,位于葛笼尾崎以南约2公里处,属于滋贺县长滨市管辖。全岛为针叶林所覆盖,为琵琶湖八景之一。[1]

地理

竹生岛位于葛笼尾崎以南约2公里处,是琵琶湖中仅次于冲岛的第二大岛。它周长约两公里,最高海拔197米。整个岛屿是一块花岗岩巨石,岩壁陡峭,只在南端有一个可供上岸的码头[2]。周围湖底较深,西部为琵琶湖最深处(104.1米)[3]。大约5700万年前日本列岛还是亚洲大陆的一部分时,形成该岛的花岗岩被插入到与葛笼尾崎相同的地层的下部。当日本列岛从大陆分离并移动到现在的位置时,上面的岩石被侵蚀,露出了构成竹生岛的花岗岩[4]。花岗岩有突出的节理,陡峭的悬崖和许多裂缝构成了整个岛屿的景观。由于地震的震动和湖面波浪的作用,基岩沿着这些节理被侵蚀,形成大大小小的洞穴,岛北侧的行者洞就是其中之一,1325年的地震被认为是导致岛北部崖壁崩塌形成被悬崖环绕的沙滩辩天滨的原因[4]

生态

竹生岛上生长著茂密的栲树肉桂冬青楸树山茶等树种[5]。这里以白鹭的大型繁殖地而闻名,有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牛背鹭夜鹭的种群,也是白鹭被选为长滨市市鸟的原因,然而从1977年开始鸬鹚的入侵取代了先前居于岛屿北部辩天滨的白鹭群落,在鸬鹚被驱逐后白鹭的数量有所增加,目前的栖息地位于该岛的西南坡,2016年8月的一项调查统计了250只白鹭[6]。其他野生鸟类包括在月桂林中的各种山雀、日本白眼雀和日本侏儒啄木鸟[6]

历史

该岛以北的葛笼尾崎发现了一处湖底遗迹,在水深70米处打捞出了众多陶器,其历史跨度极长,自绳文时代早期开始到弥生时代,还有一些疑似为中世纪时期的文物[7][8]奈良时代圣武天皇于724年敕愿在此建立宝严寺行基上人于738年在此安置了四天王像[9],岛上的许多建筑是丰臣秀吉的儿子丰臣秀赖建立的,宝严寺的观音堂和唐门是从丰臣秀吉的墓地迁到这里的,它们最初位于京都的秀吉墓地,被认为是安土桃山时代建筑的典范,和竹生岛神社的本殿一起被指定为日本国宝。江户时代,竹生岛被指定为琵琶湖八景之一。2015年12月18日,滋贺县教育委员会将竹生岛上的紫竹林指定为滋贺县的天然纪念物[10]。2016年4月25日,日本文化厅将其列入日本遗产“琵琶湖及其水边景观-祈祷和生活的水遗产”的构成要素之一[11]

文化

竹生岛被称为神栖之岛,自古就是信仰的对象,成为能剧之演目、平曲等乐曲的题材。神道传说中湖边的夷服岳与浅井冈比高低,浅井冈的山神一夜间将山增高,夷服岳的山神一怒之下拔刀砍下了浅井冈的山头,掉落湖中形成了竹生岛[12],日本佛教则认为竹生岛是大地最深场所金轮际生出的金刚宝石柱,是佛陀觉醒时所坐的金刚座[13],传说坂上田村麻吕东征时曾经在竹生岛上与辩才天的化身铃鹿御前盟誓[14],岛上还有一个被称为辩才天岩屋的洞,传说岛神以大鲶的形态在此镇护此岛[13]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