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河(1906年—1975年[1]),台湾台北市人,闽南歌仔戏(芗剧)琴师。
1915年,九岁的王银河与父亲至厦门谋生,1918年起,在厦门参加台湾歌仔表演团体“仁义社”,平日工作余暇学习台湾胡琴类乐器大广弦。[1]
1928年转为职业琴师,参加歌仔戏戏班“双珠凤班”的音乐工作。1931年到1941年间随同台湾歌仔戏戏班“丹凤社”、“玉麒麟班”到新加坡、马来亚表演。1941年珍珠港事变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台籍的他在新加坡被英军俘虏,送到印度的集中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重获自由,经新加坡回到台湾台北,在“永乐胜利剧团”做琴师。
1947年转职另一台湾歌仔戏剧团“霓光班”,1948年随团到厦门表演,从此没有再回台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他在“漳州实验芗剧团”(后来改“龙溪专区芗剧团”,现在“漳州市芗剧团”的前身)工作,演奏大广弦。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11月5日,因病去世。
他的大儿子王南荣是闽南歌仔戏演员、歌仔戏艺术教师,2儿子王南辉是闽南歌仔戏琴师。
王南辉除了善长并推广父亲独创的大广弦颤音指法(“大广弦打指”),同时善长六角弦、壳子弦、月琴、三弦等多种歌仔戏乐器和音乐艺术。
陈彬、陈松民(闽南歌仔戏音乐工作者,陈松民和江松民不同人)合编的《芗剧传统曲调选》(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1书中收录了许多王南辉的歌仔戏音乐演奏和演唱资料。
注释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