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結合

民法中的公民關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民事結合

民事結合(英語:civil union)是指由民事法所確立並保護的等同或類似婚姻的結合關係,因此稱為「民事結合」。Civil union亦有譯作公民結合,但「civil」跟「公民」(citizen)意義並不相同。在政教分離的國家,婚姻在單純法律意義上就是民事結合,但在某些文化中,婚姻除民法的地位外,可能還兼具宗教上的意義。因此宗教婚姻不等同于民事婚姻,例如英国同性婚姻立法仅针对民事婚姻,宗教婚姻會被宗教团体解释为一男一女或一男多女的结合,宗教场所拥有举行或不举行宗教婚姻仪式的权利。

全球同性伴侶关系的法律现状
同性性行为合法同性性行为非法
  
同性婚姻法制化
  
违法但未执行或极少执行
  
非婚姻形式的伴侣登记、民事結合
  
有期徒刑
  
承认事實上的同居关系
  
无期徒刑
  
承认外国同婚伴侣但不承认本国
  
死刑但未施行或极少施行
  
有限承认(外国居留权)
  
法外处决
  
无任何保障
  
死刑
  
言論及結社自由受法律限制

民事結合做為新造的民法術語,主要用於为同性伴侣提供与异性伴侣相同或近似的权利。它也可以用来指那些不想进入婚姻,比較希望处于一种类似于普通法婚姻(common-law marriage)的同居關係,賦予法律權利。

世界上存在有很多不同名稱和法律地位的民事結合。有的完全与婚姻相同,除了它的名字外;有的则用于很多与已婚夫妻相同的权利;有的僅僅只是简单註記,幾乎沒有任何權益可言。民事結合有時被批評為一種利用「隔離但平等」作為說詞的措施[1],民事結合的法律關係也難以為常人理解,可能會造成行使權利的阻礙[2]

丹麥於1989年批准了民事結合,為第一個允許民事結合的國家,此後有多國開始追隨丹麥施行民事結合或是類似的伴侶登記關係,提供同性伴侶近似婚姻的法律權益。在這當中,不少國家陸續通過了同性婚姻,原先的民事結合制度有可能保留下來,或就此終止。

2015年7月21日,歐洲人權法院 Oliari and others v. Italy 的判決,指意大利沒有同性婚姻,同時亦沒有提供同性伴侶民事結合的權利,違反了歐洲人權法第8條 (私生活權)[3][4][5]

法律狀態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