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平等院(日语:平等院/びょうどういん Byōdōin */?)是位于日本京都府宇治市的佛寺,沿着宇治川边兴建,为日本早期木构建筑,据信是古代日本人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极致具体实现。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7月1日) |




简介
该院兴建于公元1053年,由平安时代权倾一时的藤原赖通改建其父别院[1],规模相当今日1/2宇治面积的平等院乃为引入宇治川水,依佛教末法之境,在水池之西建造阿弥陀堂,水池之东则建构象征今世的拜殿,是为‘净土庭园’,其规格更为后来日式庭园的参考指标。
《观无量寿经》:“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凤凰堂和其周围的净土式庭园,根据《观无量寿经》,为了观想西方极乐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所造,有这样的定说。[2]
古老的平等院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面对阿字池而建,初期因置奉阿弥陀如来与52尊云中供养菩萨像得名的阿弥陀堂,后因阿弥陀堂外型似欲振翅而飞的禽鸟,在中堂脊沿更有两只尊贵象征的金铜凤凰像,遂在江户时期,更名为“凤凰堂”。
凤凰堂可说是集绘画、建筑、工艺与雕刻等艺术国宝于一堂之作,在‘木造天盖、云中菩萨供奉像、凤凰金铜像、梵钟与壁画’等稀有国宝级文物与“平等院”自身的历史价值条件下,在公元1995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财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在现今流通的10日圆硬币与10000日圆纸钞背后,更可见凤凰堂图案,代表着此处对大和民族的重要意涵。
在平成24年(2012)9月3日开始的国宝平等院凤凰堂平成修缮工程,已于平成26年(2014)9月30日竣工。上次修复已是1950年,此次修复改以铺设没有光泽的古风屋瓦,并将金堂上的一对凤凰铺上金箔,门扇与柱子也都漆上赤棕色的丹土。
文化财
- 凤凰堂:天喜元年(1053年)建立的阿弥陀堂,建筑物为中堂、北翼廊、南翼廊、尾廊四部分组成。
- 木造阿弥陀如来坐像:一木造漆箔,高284cm。是唯一能确认是佛像雕刻者定朝所做的遗作。
- 木造云中供养菩萨像 52躯:装饰在凤凰堂中堂长押上的浮雕菩萨像,各像姿势丰富,演奏琴、琵琶、縦笛、横笛、笙、太鼓、鼓、钲鼓乐器的有27躯,其余的则是合掌、拿着幡和莲花或跳着舞等姿势。其中的26尊目前存放在凤翔馆展示。
- 凤凰堂中堂壁扉画 14面:包含了九品来迎图、日想观图(日想感図)、本尊后壁画。
- 木造天盖:悬吊在本尊阿弥陀如来像上的木造天盖。
- 凤凰(凤凰堂中堂旧栋饰):设置在阿弥陀堂中堂大栋南北両端的金铜制凤凰像。
- 梵钟:推定和凤凰堂同为11世纪所作,雕刻有天人、狮子、唐草纹样的纤细浮雕,与神护寺、园城寺(三井寺)的钟并称为“天下的三名钟”。现在钟楼里的梵钟为复制品,真品收藏于凤翔馆。
- 观音堂
- 木造十一面观音立像
- 养林庵书院
- 平等院庭园 - 浄土式庭园。大正11年(1922年)3月8日指定。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