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世华商业银行

台灣一家大型商業銀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泰世华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泰世华银行,为台湾的大型商业银行之一。

事实速览 国泰世华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Cathay United Bank, 简称 ...
国泰世华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Cathay United Bank
简称国泰世华
CUB
SWIFT识别码UWCBTWTP
金融代号013
开设日期1975年5月20日(世华商联合银行)
2003年10月27日(国泰世华商业银行)
邮政编码110
总部地址 台湾
台北市信义区松仁路7号
(国泰金融中心)
标语口号丰富人生 树立新价值
(Enrich Your Life)
代表人董事长:郭明鉴
总经理:李伟正
实收资本额新台币1,085.99亿圆(2023年12月)
主要股东国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00.00%)
网站www.cathaybk.com.tw
关闭

历史

Thumb
国泰世华银行总行(国泰金融中心)
Thumb
自动提款机标示

由“世华联合商业银行”与“国泰商业银行”合并后更名。两银行皆为国泰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2003年10月27日进行合并,以世华银行为存续银行,国泰银行为消灭银行。名称变更为国泰世华商业银行,金融代号延续使用世华银行的013。2007年1月1日再以国泰世华银行为存续银行,合并第七商业银行[1]

第七商业银行

  • 1947年,台中市中区合作社信用部成立。
  • 1971年6月,台中市中区合作社信用部改组为保证责任台中市第七信用合作社(简称台中七信)。
  • 1997年9月1日,台中七信改制,更名为第七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1997年12月,第七商业银行概括承受新竹市第六信用合作社。
  • 1998年7月,第七商业银行概括承受彰化市第二信用合作社。

国泰商业银行

  • 1971年6月,第一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第一信托TFIT)创立。
  • 1998年11月16日,第一信托改制,更名为汇通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汇通银行)。
  • 2002年4月22日,汇通银行加入国泰金控
  • 2002年7月3日,汇通银行更名为国泰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泰银行)。

世华联合商业银行

  • 1971年9月,第4届世华金融联谊会结合海外17个国家及地区之华侨领袖、及台北市银行商业同业公会所属17家会员银行,各出资50%成立世华联合商业银行筹备处
  • 1975年1月4日,世华联合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世华银行,英语: United World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UWCCB),也就是现行SWIFT Code来源)创立。
  • 1975年5月20日,世华银行正式开业。
  • 1991年,世华银行股票于台湾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
  • 1995年4月17日,世华银行与华侨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并,世华银行为存续公司。
  • 2002年12月18日,世华银行加入国泰金控。

国泰世华商业银行

  • 2003年10月27日,国泰商业银行世华联合商业银行合并,更名为国泰世华商业银行。世华银行基金会随之更名为“国泰世华银行文化慈善基金会”。
  • 2007年1月1日,国泰世华商业银行合并第七商业银行。
  • 2007年12月29日,概括承受中联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联信托)特定资产、负债及营业。[2]
  • 2009年,设立新加坡分行。
  • 2010年,取消世华银行股票上市。
  • 2012年4月30日,与西联汇款间之汇款业务合约于该月29日到期,终止西联汇款业务。
  • 2012年7月经金管会核准投资柬埔寨Singapore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SBC)70%股权,复于2013年9月增加持股30%,成为100%持股子行,并于2014年1月将SBC更名为国泰世华银行(柬埔寨)股份有限公司。
  • 2013年8月,国泰金控启用三道渐层绿色的大树商标与黑色的新标准字,国泰世华银行配合启用同式商标与标准字。
  • 2015年3月,董事会通过签署赤道原则,正式导入赤道原则的贷放管理机制,成为台湾首家赤道银行[3]
  • 2015年10月,菲律宾代表人办事处升格为菲律宾马尼拉分行。
  • 2018年9月,中国子行开幕[4]
  • 2019年2月,郭新政涉嫌以假造录音档影射国泰世华银行庄秀珠副总配合罗淑蕾要求漏盖章,庄副总及国泰世华银行已进行提告[5][6]
  • 2021年1月,缅甸仰光代表人办事处升格为缅甸仰光分行。
  • 2021年8月,国泰世华控郭新政等人的妨碍名誉,由台北地方法院判处无罪[7]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