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1潜射弹道导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51潜射弹道导弹为法国潜射弹道导弹,由阿丽亚娜集团生产,并部署于法国海军,旨在取代M45潜射弹道导弹,M51潜射弹道导弹于2010年首次部署。一枚导弹可携6至10个多目标重返大气层载具 TN 75 核武器。该导弹之三级引擎直接源于亚利安5号运载火箭的固态燃料辅助火箭。[6]与其他钝头潜射弹道导弹如三叉戟D5,亦于鼻锥上采用减阻气尖。
M51潜射弹道导弹 | |
---|---|
![]() | |
类型 | 潜射弹道导弹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2010年9月27日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阿丽亚娜集团 |
生产商 | 阿丽亚娜集团 |
单位成本 | 研发计划约40亿欧元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52,000 千克 |
长度 | 12.0 m |
直径 | 2.3 m |
弹头 | M51.1 = 6至10 TN 75 MIRV 110 爆炸当量 (420 焦耳),搭配穿透辅助系统。 M51.2 (2015) =使用新Tête nucléaire océanique弹头100 kt / CEP 150–200 m[1][2] |
发动机 | 三级式固体燃料火箭 (Ammonium perchlorate composite propellant) |
作战范围 | 8,000–10,000 km [3][4] |
速度 | 25马赫[5] |
制导系统 | 导弹制导、伽利略定位系统(计划中) |
发射平台 | 凯旋级核潜艇 |
该导弹为M5潜射弹道导弹的折衷方案,M5潜射弹道导弹之射程为11,000 km(6,800 mi)并能搭载10个新一代Tête nucléaire océanique(海洋核弹头)多目标重返大气层载具。[7]M5潜射弹道导弹于1980年代由法国宇航开始设计工作,[8]后于1996年将计划改名为M51,研发经费也下降20%。[9]M-51潜射弹道导弹于2010年投入使用。[10]
使用方
参见
- M45 (missile)
- R-29 Vysota
- R-29RM Shtil
- R-29RMU Sineva
- R-29RMU2 Layner
- R-30布拉瓦洲际导弹
- 三叉戟II型弹道导弹
- 巨浪-1型潜射弹道导弹
- 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
- 巨浪-3型潜射弹道导弹
- K Missile family
- Pukkuksong-1
- R-39 Rif
- R-39M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