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C 8462852[1]是一颗F-型主序星,又依研究它的天文学家塔贝萨·S·博雅吉安英语Tabetha S. Boyajian的名字命名为塔比星(Tabby's star)WTF星(WTF star,WTF为“Where's The Flux?”的缩写)[3][4][5][6]。这颗恒星位于天鹅座,距离地球约454秒差距(1,480光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专门观测恒星亮度的变动来寻找太阳系外行星,在2015年9月,几位天文学家在行星猎人专案之下发表了一份论文,[1]分析开普勒望远镜搜集到的资料,望远镜观察到这颗恒星的亮度有异常起伏。[1][7][8]

事实速览 特性, 天体测定 ...
KIC 8462852
Thumb
红外线和紫外线观察下的KIC 8462852
观测资料
历元 J2000.0 (ICRS)
星座 天鹅座
星官
赤经 20h 06m 15.457s
赤纬 +44° 27′ 24.61″
视星等(V) +11.705±0.017
特性
演化阶段主序星[1]
光谱分类F3 V/IV
B−V 色指数0.557
V−R 色指数0.349
R−I 色指数0.305
J−H 色指数0.212
J−K 色指数0.264
天体测定
距离1480 ly
(454 pc)
绝对星等 (MV)3.08[1][2]
详细资料
质量1.43 M
半径1.58 R
表面重力 (log g)4.0±0.2
亮度 (bolometric)4.7 L
亮度 (visual, LV)5 L
温度6750±120 K
金属量0.0±0.1
自转0.8797±0.0001 days[1]
自转速度 (v sin i)84±4 km/s
特性
光谱分类M
其他命名
TYC 3162-665-1, 2MASS J20061546+4427248
参考数据库
SIMBAD资料
KIC资料
关闭

这颗恒星的亮度变动,和许多小型物体以“密集队形”绕行恒星会造成的结果一致。[7]有几个假说被用来解释这个异常的亮度变化,最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光变曲线可能是外星智慧生命存在的迹象。[7][9][10][11]

视觉位置

Thumb
NGC 6866在地图上的位置。KIC 8462852位于NGC 6866的东北处与天鹅座31之间

KIC 8462852位在天鹅座[12],在天空中大约是明亮的天津四(天鹅座α星)和天津二 (天鹅座δ星)中间,肉眼看来是北十字的一部分。[13]

KIC 8462852位在天鹅座ο¹星(天鹅座31)南边,NGC 6866英语NGC 6866星团的东北边。[13]虽然距离星团只有几个弧分,但他们是不相关的,该恒星距离太阳比距离星团要近。该星的视星等为11.7,因此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在没有光害的漆黑夜晚用5吋望远镜就可以观察。[14]

最新进展

截至2017年5月20日,已经观测到了这颗恒星出现新一轮的光度下降。位于美国南亚利桑那的田纳西州立大学Fairborn天文台声称,这颗恒星目前已经出现了约2%的光度下降。Swift、凯克天文台等各大望远镜正在从各个波段对它进行持续的检测。 2017年10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刊登了天文学家 Huan Meng的研究,标题为《KIC 8462852 的消逝变暗》(Extinction and the Dimming of KIC 8462852),该研究指出:塔比星轨道上的星尘可能不太均匀: 研究人员发现,该恒星散发出来的红外线、比紫外线中出现的变暗情况更少。当穿过该恒星前方的时候,任何比尘粒大的物体,会使所有波长的光都变暗。[15] [16][17]

开普勒望远镜观察资料

开普勒望远镜观察到的光度资料显示,该星的亮度有数个非周期性的小骤降,而且每次降低的强度是不一致的。另外还有2个大骤降约每750天会发生一次。这样的强度和非周期变化令科学家们相当困惑。[11]如果有大量小型物体以“密集队形”环绕该恒星,那么产生的结果就会和开普勒观察的资料一致。[7]

2011年3月5日的第一次主要骤降遮盖了该恒星15%的亮度,另一次则造成22%的下降。比较之下,一颗木星大小的行星只会造成这颗恒星的亮度下降1%,这表示并不是一颗行星在遮挡恒星的光,而是某个宽度有恒星一半的物体。[11]由于开普勒的反作用轮英语Reaction Wheel故障,2015年4月的750日周期性骤降并没有被记录;[1][10]下一次观察会在2017年5月。[18]


光变曲线

假说

根据该星的恒星光谱可知,该星的亮度变化不可能是它本身的变化,即此星并非变星[1]因此,科学家提出了数个假说,假设有某些物体在环绕该星并阻挡它的光,但是尚没有一个假说可以完整解释观察到的资料。

某些假说认为这和资料伪缺陷英语Artifact (error)有关,有些认为是宇宙尘,有极大环形结构的气体行星[19][20]近期捕捉到的小行星带[1]、进行中的后期重轰炸期等。[21][22]

被成形中的物质环绕的恒星

Thumb
艺术家笔下,被成行中的物质环绕的年轻恒星。

Boyajian咨询了天文学家杰森·莱特(Jason Wright),[6][23]他和其他研究KIC 8462852的人在一篇后续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如果该星比其位置和速度透露的年纪还年轻,那么它可能还有物质在周遭成形。[3]

NASA红外线望远镜设施英语NASA Infrared Telescope Facility(NASA IRTF)在0.8–4.2微米光谱下对该恒星系的观察,在数个天文单位的距离内没有发现任何成形中物质的迹象。[21][22]

行星残骸场

Thumb
艺术家想像中,原行星的碰撞。

目前已经对该星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光谱仪和影像观察,也透过西班牙的北欧光学望远镜进行了光谱能量分布分析。[1][19]如果这些环绕恒星的物体之间发生碰撞,那么应该会产生温暖的尘埃,并发出红外线光,但是目前并没有观察到任何超量的红外线能量,因此这些物体不可能是巨大行星之间碰撞产生的残骸。[11]其他研究者认为行星残骸场的解释是行不通的,因为开普勒望远镜观察到这个现象的机会非常低。[1]

分解的彗星群产生的云气

Thumb
艺术家笔下一群环绕恒星的彗星碎片。

其中一个解释该星奇异的亮度变化的假说是,有一群崩解的彗星云气以椭圆形轨道环绕该星。[1][24]在这个假设情境下,来自周遭恒星的重力可能造成该星的欧特云里的彗星朝该星坠落。支持这个假说的证据是,距离该星132 × 109千米(885天文单位)确实有一颗红矮星存在。但是,来自欧特云的彗星云气被重力扰动后,以椭圆形轨道近距离绕行恒星,并且有足够的数量造成该星22%的亮度下降,这个想法是受到质疑的。[11]

人工巨型结构

Thumb
戴森云的想像图

杰森·莱特和其他研究者假设这些物体可能是外星文明建造的巨型结构,好比说戴森云[3][7][24][25][26][27]这是一种假想的结构,先进的文明可能会在恒星四周建设这种结构体,用以将恒星发出的光转换成能量使用。[28][29][30]

后续研究

在2015年10月,SETI协会宣布他们已经开始用艾伦望远镜阵观察这颗恒星四周可能由智慧外星生物发出的无线电传输[31][32]其他天文学家也提议进一步的观察,可能使用地面上的绿岸天文望远镜英语Green Bank Telescope甚大天线阵[19][33]以及未来专门搜寻系外行星的轨道望远镜,例如宽视野红外线巡天望远镜英语Wide Field Infrared Survey Telescope系外行星掩星任务卫星英语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以及行星掩星与星震探测卫星英语PLATO (spacecraft)[25][30]

另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