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0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2010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是由国际汽车联盟FIA举办的年度一级方程式赛车赛事。2010赛季从3月初的巴林大奖赛开始,至11月中旬的阿布扎比大奖赛结束。全年共包括19站比赛。[1] 本届赛事由塞巴斯蒂安·维特尔以及所属的红牛车队取得总冠军。维特尔成为F1史上最年轻的冠军。
2010年国际汽联世界一级方程式 锦标赛赛季 |
|
车手冠军:塞巴斯蒂安·维特尔 车队冠军:红牛-雷诺 | |
上届:2009 | 下届:2011 |



季前争议
FIA曾经与一级方程式车队协会(FOTA),为今季的车队成本上限而争执,当中除了印度力量车队及威廉姆斯车队外,其余车队反对FIA的提议,威胁退出一级方程式,自组另一个赛车赛事。最终8月签署新的协和协定,生效期至2012年为止。
车队及车手
以下为参加2010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车队及车手:[2]
- 国际汽联宣布打算增加车队数量,目标是共有13支车队参赛,并于2009年7月从15名新申请者中选出了3支新车队,并确认了全部10支现有车队的参赛资格。[42]
- 2009年7月公布的参赛名单上的三支新车队包括由前一级方程式车手阿德里安·坎波斯创办的坎波斯梅塔车队;曾经参加三级方程式欧洲系列赛的马诺车队;以及由前威廉姆斯车队经理、现美国F1电视直播员皮特·温瑟尔(Peter Windsor)和曾于80年代任F1车队技术总监的赛车工程师肯·安德森(Ken Anderson)联手创建的美国F1车队。[43] 莲花车队在11月获批准加入,接替宝马索伯车队退出所留下的空缺,成为2010年赛季的新车队之一。[44] 马诺车队因为维珍集团获得股权和冠名权后更名为维珍车队,[45] 在赛季开始前,投资者何塞·拉蒙·卡拉班特从阿德里安·坎波斯手中收购了车队的股份后,便把车队重新命名为伊斯巴尼亚车队。[46] 美国F1车队因资金不足等等原因,在3月初正式宣布退出锦标赛。[47]
- 宝马于2009年7月29日宣布在2009赛季结束后退出一级方程式,他们认为一级方程式计划缺乏未来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48] 在卡德巴克投资收购失败后,[49] 宝马最终将车队卖回给车队创建人彼得·索伯。[50] 国际汽联于12月3日正式接受该车队继续以宝马索伯的名义参加2010年的比赛,并接替丰田车队退出后的参赛资格,他们将使用瑞士赛车执照及法拉利动力单元参赛。[51][52]
- 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和汽车行业的困难,丰田车队于2009年11月4日宣布退出了一级方程式并且不会出售车队,而他们的参赛资格将转让至索伯车队。[53]
- 马赛地-宾士的母公司戴姆勒收购了2009年冠军布朗GP车队75.1%的控股权,将车队更名为马赛地GP车队。[54] 而马赛地拥有迈凯伦集团40%的股份被迈凯伦购回,但马赛地将继续为迈凯伦车队提供发动机和赞助,直到 2014赛季结束。马赛地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签署了赞助协议,马来西亚国家石油终止了与宝马索伯的合作,最终车队更名为马赛地GP马石油F1车队。[55]
- 12月16日雷诺将雷诺车队的75%股份出售给基尼资本,以确保车队的未来。车队继续以雷诺的名义运营,发动机部门仍由雷诺完全拥有。<[56]


赛程表
2009年9月21日,世界汽车运动理事会发布了2010年临时赛程,其中包含19站比赛,[1] 随后发布第二个临时赛程表,其中阿布扎比和巴西大奖赛的日期互换。[66] 最终赛程表于2009年12月11日发布。[67]
赛程 | 大奖赛 | 赛道 | 城市/地点 | 日期 | 时间 | |
---|---|---|---|---|---|---|
当地 | UTC | |||||
1 | ![]() |
巴林国际赛道 | 萨基尔 | 3月14日 | 14:30 | 11:30 |
2 | ![]() |
墨尔本大奖赛赛道 | 墨尔本 | 3月28日 | 17:00 | 06:00 |
3 | ![]() |
雪邦国际赛道 | 吉隆坡 | 4月4日 | 16:00 | 08:00 |
4 | ![]() |
上海国际赛道 | 上海 | 4月18日 | 15:00 | 07:00 |
5 | ![]() |
加泰罗尼亚赛道 | 蒙特梅洛 | 5月9日 | 14:00 | 12:00 |
6 | ![]() |
摩纳哥赛道 | 蒙特卡洛 | 5月16日 | 14:00 | 12:00 |
7 | ![]() |
伊斯坦堡赛道 | 伊斯坦堡 | 5月30日 | 15:00 | 12:00 |
8 | ![]() |
吉尔·维伦纽夫赛道 | 蒙特利尔 | 6月13日 | 12:00 | 16:00 |
9 | ![]() |
巴伦西亚街道赛道 | 巴伦西亚 | 6月27日 | 14:00 | 12:00 |
10 | ![]() |
银石赛道 | 银石 | 7月11日 | 13:00 | 12:00 |
11 | ![]() |
纽博格林赛道 | 尼尔堡 | 7月25日 | 14:00 | 12:00 |
12 | ![]() |
匈牙利赛道 | 莫焦罗德 | 8月1日 | 14:00 | 12:00 |
13 | ![]() |
斯帕-弗朗科尔尚赛道 | 斯塔沃洛 | 8月29日 | 14:00 | 12:00 |
14 | ![]() |
蒙扎国家赛车场 | 蒙扎 | 9月12日 | 14:00 | 12:00 |
15 | ![]() |
滨海湾市街赛道 | 滨海湾 | 9月26日 | 20:00 | 12:00 |
16 | ![]() |
铃鹿赛道 | 铃鹿 | 10月10日 | 15:00 | 06:00 |
17 | ![]() |
韩国国际赛道 | 灵岩 | 10月24日 | 15:00 | 06:00 |
18 | ![]() |
若泽·卡洛斯·帕塞赛道 | 圣保罗 | 11月7日 | 14:00 | 16:00 |
19 | ![]() |
亚斯码头赛道 | 阿布扎比 | 11月14日 | 17:00 | 13:00 |
- 巴林大奖赛在巴林国际赛道以全新赛道布局进行。今年赛事启用长达6.299千米(3.914英里)的“耐力布局”来庆祝F1的“钻禧年”。[68]
- 原定英国站将在达宁顿赛道举行,[69] 但因为场主未能筹集必要的1.35亿英镑债券来重建赛道和基础设施。[70] 最终被银石赛道取得17年合约[71]。
- 加拿大站事隔一年重返一级方程式。[72]
- 德国大奖赛在2009年由霍根海姆赛道举办后,今年将回到纽博格林赛道举行。
- 原定今年日本大奖赛重返富士国际赛道举行,并计划与铃鹿赛道交替举办比赛。然而,富士国际赛道的持有人丰田汽车宣布他们已经放弃了让富士国际赛道举办比赛的计划,主要原因是因为全球经济衰退所导致。[73] 因此铃鹿赛道将全面接管举办日本大奖赛的主办权。[74]
- 新增韩国站的比赛,赛道在10月12日通过了国际汽联的检查。[75]
规则更变

上图为2009年,下图为2010年

左图为2009年,右图为2010年
- 比赛中将禁止加油[76]
- 赛车的重量下限由605公斤提高到620公斤
- 排位赛仍分三个阶段,但前两节将各淘汰8辆赛车
- 采用新的积分系统(前10名依次得分:25-18-15-12-10-8-6-4-2-1),以取代原有的前8得分制(10-8-6-5-4-3-2-1)[77]
- 赛季中途加入进来的替补车手可以获得一天的测试时间
- 车队的维修区面积将会在每场分站比赛中平均分配
- 一辆赛车在每赛季使用8台以上引擎的处罚,如果一辆赛车在同一个分站两次超过这一限制,那么将在这个分站和下一个分站各退后10位发车
- 空气动力学测试从2009赛季的8天减少到6天,但低比例的单日测试也可以选择24小时时段内进行4小时的全尺寸风洞测试作为替代[78]
- 发车车辆由24辆增至26辆[79] 。
赛季焦点

在今个赛季,没有车手能够在积分榜上长期占先。迈凯伦车队本赛季首创失速尾翼(称为F-Duct),车手可操控车头上方的小进气孔将气流吹入车厢内,再将此一乱流由车尾排气孔吹向尾翼,在尾翼上产生乱流故意减少尾翼产生下压力的效率,但也因此降低了风阻,有助于在不需太多下压力的直线跑道上开出更快的速度,这方法很快被多数车队模仿。费尔南多·阿隆索在塞巴斯蒂安·维特尔座驾引擎死火后,胜出巴林站赛事。这是阿隆索在法拉利车队首场胜利。接着巴顿在澳大利亚站中取胜。维特尔在马来西亚站调整好后取得胜利。

在中国站赛事,简森·巴顿胜出今季第二场赛事。接着到红牛车队的马克·韦伯连胜西班牙及摩纳哥站,经过两站赛事后,积分榜取得领先优势。接着在土耳其站,迈凯伦车队包办冠亚军,刘易斯·汉密尔顿胜出季内首场赛事。在加拿大站,韦伯再度胜出。
在欧洲站中,出现争议在安全车出动后,汉密尔顿刻意将车驶进维修站,最后被赛会罚其中一圈经过维修站。在英国站赛事中因红牛车队更换配备内哄,被讽为“红牛车队内战”[80]。最后由韦伯胜出。
在德国站赛事中包办一二名,但是出现车队指令的风波,费利佩·马萨刻意让车给阿隆索,最后被FIA重罚10万美元。在德国以第六完成的韦伯,胜出匈牙利站。在比利时站,汉密尔顿胜出一场。接着在意大利站由阿隆索胜出。其后阿隆索更在新加坡站中完成生涯中第一个大满贯。

三支新车队维珍、伊斯巴尼亚车队以及莲花车队今季的表现令人担忧。他们被其他车队带离一圈,未曾取得任何分数。最好的成绩是莲花车队的海基·科瓦莱宁在日本站以第十二名完成赛事。
红牛在日本站再次包办前两名,原本红牛车队大有机会夺得个人及车手总冠军,不过他们在韩国站中双双发生严重意外,提早退出赛事。结果由阿隆索胜出。在巴西站中,尼古拉斯·霍肯博格取得生涯首个杆位,在赛事中,红牛车队第四度以前两名完成,让车队提前取得总冠军。
去到最后一站的阿布扎比站,红牛车队决定不使用车队指令。在发车后,维特尔除了在进入维修站的赛段一直保持领先,结果胜出赛事。阿隆索在第一次进入维修站后,受制于新秀维塔利·佩特罗夫下,如果阿隆索能够超越对手的话,可望进入前五,保持总冠军希望,结果他只能以第七名完成赛事。维特尔打破汉密尔顿在2008年保持最年轻的世界冠军纪录。
排名及分站成绩
比赛 | 大奖赛 | 杆位 | 最快圈速 | 冠军车手 | 冠军车厂 | 报告 |
---|---|---|---|---|---|---|
1 | ![]() |
![]() |
![]() |
![]() |
![]() |
报告 |
2 | ![]() |
![]() |
![]() |
![]() |
![]() |
报告 |
3 | ![]() |
![]() |
![]() |
![]() |
![]() |
报告 |
4 | ![]() |
![]() |
![]() |
![]() |
![]() |
报告 |
5 | ![]() |
![]() |
![]() |
![]() |
![]() |
报告 |
6 | ![]() |
![]() |
![]() |
![]() |
![]() |
报告 |
7 | ![]() |
![]() |
![]() |
![]() |
![]() |
报告 |
8 | ![]() |
![]() |
![]() |
![]() |
![]() |
报告 |
9 | ![]() |
![]() |
![]() |
![]() |
![]() |
报告 |
10 | ![]() |
![]() |
![]() |
![]() |
![]() |
报告 |
11 | ![]() |
![]() |
![]() |
![]() |
![]() |
报告 |
12 | ![]() |
![]() |
![]() |
![]() |
![]() |
报告 |
13 | ![]() |
![]() |
![]() |
![]() |
![]() |
报告 |
14 | ![]() |
![]() |
![]() |
![]() |
![]() |
报告 |
15 | ![]() |
![]() |
![]() |
![]() |
![]() |
报告 |
16 | ![]() |
![]() |
![]() |
![]() |
![]() |
报告 |
17 | ![]() |
![]() |
![]() |
![]() |
![]() |
报告 |
18 | ![]() |
![]() |
![]() |
![]() |
![]() |
报告 |
19 | ![]() |
![]() |
![]() |
![]() |
![]() |
报告 |
前十名车手可获得分数。
名次 | 冠军 | 亚军 | 季军 | 第四 | 第五 | 第六 | 第七 | 第八 | 第九 | 第十 |
---|---|---|---|---|---|---|---|---|---|---|
积分 | 25 | 18 | 15 | 12 | 10 | 8 | 6 | 4 | 2 | 1 |
|
粗体 - 杆位 |
注记:
- † – 未完成赛事,但完成原定赛程90%,因而有排名。
|
粗体 – 杆位 |
注记:
- † – 车手未完成赛事,但已完成90%的原定赛程,因而有排名。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