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1350年—1402年),名子澄以字行江西分宜县(今大冈山乡大坑村)人。初官员,官至翰林学士。

事实速览 黄子澄, 籍贯 ...
黄子澄
Thumb
清《吴郡名贤图传赞》卷四载《黄忠悫像》
大明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
籍贯江西分宜澧源
族裔汉族
原名黄湜
字号字子澄
谥号节愍(弘光年间追谥) 忠悫(清乾隆年间追谥)
出生至元九年(1350年)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袁州路分宜县
逝世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 处决
京师应天府(今南京
墓葬昆山县马鞍山[1]
亲属子田经
出身
  • 洪武十八年乙丑科进士及第
著作
  • 《李景隆师败》、《还洞庭》、《酬姚六丈》、《送刘医士歌》、《大岗山广庆寺记》等诗文17篇
关闭

黄子澄于明太祖洪武十八年时考取了会试第一,历任编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职,伴读东宫明惠帝即位后,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共同建议削藩。结果引发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夺得帝位后,将黄子澄逮捕并处死。

生平

早年生涯

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年),黄子澄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一。殿试时,有司奏花纶第一,练子宁次之,黄子澄又次之。而朱元璋以丁显与梦相符,擢为状元,子宁次之,纶又次之,三人皆拜修撰。而第二甲马京齐麟为编修,吴文及三甲蔡福南为检讨。黄子澄抑置三甲,为翰林庶吉士,后亦授修撰[2][3][4][5]

黄子澄初时任职编修,后来升至修撰,伴读东宫;又升太常寺卿。明惠帝朱允炆为皇太孙时,曾经坐在东角门问黄子澄:“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怎么办?”黄子澄答道:“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朝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朱允炆同意他的话,加强了将来削藩的决心[6]

建议削藩

朱允炆即位后,任命黄子澄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同参国政。惠帝有意削藩,对黄子澄说:“先生还记得当年东角门的对话吗?”黄子澄叩头说:“不敢忘记!”黄子澄便与齐泰计议。齐泰打算首先向燕王朱棣动手,黄子澄有不同意见,认为:“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等诸王,在先帝在位时,做了很多违法的事情,削除他们是名正言顺。现在要向诸王问罪,最好先是周王。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削除周王是剪除燕王的手足。”商议完毕,第二天向明惠帝汇报[7]

适逢有人报告周王朱橚犯法,于是惠帝命令李景隆率兵袭击并生擒了他,而周王的供词牵扯到了湘王、代王等诸王。于是明惠帝将周王和岷王朱楩贬为平民,将代王朱桂囚禁在大同,将齐王朱榑囚禁在应天,湘王朱柏自焚身亡。又将周王一事下到燕议罪,燕王朱棣上书再三援救。惠帝览书恻然,说此事应当停止了。黄子澄与齐泰进行规劝,没有结果,出去之后两人互相说道:“而今事势如此,怎么能不做一决断?”第二天又向皇上进言说:“现在所担心的只有燕王了,应当趁他生病时前去袭击。”惠帝犹豫道:“朕即位不久,连罢诸王,如又削燕王,我怎么去向天下解释呢?”黄子澄回答说:“要先发制人,不要为人所制。”惠帝又说:“燕王智勇双全,善于用兵,虽然有病,恐怕突然袭击他也难以谋取。”此事乃止[8]

于是朝廷命令都督宋忠调遣防边官军驻扎开平,挑选精壮的燕王府护卫隶属宋忠麾下,并将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召入京城,以削弱燕王。又调北平永清左、右卫军分驻彰德顺德,都督徐凯在临清练兵,耿𤩽在山海关练兵,以控制北平。这些全是齐泰、黄子澄的主意。朱棣知道朝廷准备对他动手,先以病重为借口,请求朝廷容许留在京城的三个儿子返回北平。齐泰反对放还三子,黄子澄却说:“不如放他们回去,以示对他并未怀疑,这样便可袭而取之。”结果朱棣三子获准回去。不久朱棣便在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叛乱,朱棣在文武官员面前哭着发誓说:“陷害诸王,并非天子之意,而是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为。”[9]

靖难之役

开始惠帝信任黄子澄与齐泰,迅速发兵削藩。但这两人本是书生,军事并不是他们的长处。惠帝派老将耿炳文讨伐燕军,初战不利。黄子澄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足以忧虑。惠帝听从黄子澄的建议,以曹国公李景隆接替耿炳文,齐泰极力反对但无效,到达营中,燕军一天前已经走了[10][11]。李景隆接任后,表现更令人失望,连败于郑村坝白沟河,丧失军队辎重、士兵马匹数十万。不久,又败于济南城下。惠帝急忙将李景隆召回,赦免其死罪。黄子澄痛哭,请治其罪,惠帝不听。黄子澄拍着胸脯说:“大势已去,我推荐李景隆而误国,万死不足以赎罪。”[12]

朱棣乘着李景隆战败之时上书朝廷,大力批评黄子澄和齐泰,惠帝便免去二人官职来向燕军示好,但仍暗中与二人商议大事。建文二年十二月,盛庸东昌大破燕军后,惠帝在建文三年正月亲自在宗庙祭祀宣告并恢复了黄、齐二人的官职,可是在三月盛庸在夹河战败后,又再次免去二人官职,再度向燕军示好,朱棣骂说:“这只是对我的缓兵之计。”于是更急着进兵[13]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逐渐逼近京城应天府,惠帝谋求与朱棣谈和,便把黄子澄和齐泰眨谪到外地,仍密令二人募兵。黄子澄微服由太湖苏州,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姚善上奏说:“黄子澄之才足以抵御灾难,不应当将他抛弃在清闲僻远之地,而令敌人高兴。”惠帝召黄子澄回京勤王,未至,燕军已经攻破京城。黄子澄想与姚善航海到外地寻求救兵。姚善不同意,于是便与前袁州知府杨任图谋举事,被人告发,都被逮捕。黄子澄被送到应天,朱棣亲自诘问他,黄子澄在朱棣面前抗辩不屈,被凌迟处死,家族不论老幼俱被斩杀,幸存的妇女则遭到惨无人道的凌虐[14][15]

身后

弘光初,谥节愍;清高宗追谥忠悫[16]

家族

黄子澄有一子改名换姓为田经,幸免于难,到了明仁宗时获赦,有子孙黄表,在明武宗时考取进士[17][18][19]

作品

黄子澄因被明成祖诛杀,作品遗稿散失殆尽。现见诸史志的,仅存《李景隆师败》、《还洞庭》、《酬姚六丈》、《送刘医士歌》和《大岗山广庆寺记》等诗文17篇[1]

评价

  • 清高宗弘历:“当时永乐位本藩臣,乃犯顺称兵、阴谋夺国,诸人自当义不戴天。虽齐泰、黄子澄等轻率寡谋,方孝孺识见迂阔,未足辅助少主;然迹其尊主锄强之心,实堪共谅。及大势已去,犹且募旅图存、抗词抵斥;虽殒身湛族,百折不回,洵为无惭名教者。”[20]
  • 张廷玉明史》:“齐、黄、方、练之俦,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是岂泄然不恤国事而以一死自谢者所可同日道哉!”[21]
  • 赵逊颜《过太常祠》:“如公节义振义秋,不负科名第一流。晁错计纾忧更切,景隆荐误恨难收。一朝鼎镬君臣薄,异代蒸尝奸宄羞。最是伤心株连处,还多十族入双眸。”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出自《明史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