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崑焘(1823年3月1日—1882年12月9日)[1],原名先梓,字仲毅,号意城,别号逸叟,晚号樗叟,湖南长沙府湘阴县人,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恩科举人,以举人参张亮基军幕。太平军李开方扰湖北,自怀庆府折而南下,武昌府夜半得报,郭嵩焘立即调师,太平军在鹅公颈骤遇清兵,大乱,李开方被杀,太平军被歼。骆秉章任湖南巡抚、曾国藩东征、左宗棠援浙时均倚重郭崑焘。授国子监助教,升内阁中书,官至湖北布政使。后刘崐讨黔苗,郭崑焘引疾归里,不久起复参赞军事。苗乱将平,辞职而去。光绪八年(1882年)卒。
家族
父郭家彪,母张氏。长兄郭嵩焘,弟郭仑焘(出嗣大伯父郭家暾)[2]。夫人为盛绍菁女,有三子:长子郭庆藩(又名郭立埙,字孟纯,号子瀞、岵瞻,1844-1896);次子郭庆蓉(又名郭立璋,字秉文,号子宽,出嗣从叔父郭先梅);三子郭庆萱(又名郭立瑶,字玉如,罗汝怀女婿)。还有六女:长女、次女及六女殇,三女嫁舒运昌;四女嫁江忠源子江孝棠;五女嫁黄为焯[3][2]。
延伸阅读
[编]
《清史稿·卷446》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