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華民國陸軍裝甲兵部隊官士兵的訓練養成單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民国陆军装甲兵训练指挥部位于台湾新竹县湖口乡长岭村,简称为装训部,为国军装甲兵部队官士兵之训练养成单位。但装甲步兵以及反装甲之训练在步训部,装甲炮兵之训练在炮训部。2013年12月,陆军装甲兵训练指挥部暨装甲兵学校更名为“陆军装甲兵训练指挥部”[1][2]。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5月8日) |
1947年4月下旬徐州九里山军火库发生大爆炸,事后清理库存,徐州九里山北营房“装教总队”有日式战车214辆、美式m3a3战车115辆、2.5吨吉姆西469辆、3.5吨道奇车900辆、2.5吨司蒂倍克77辆、2.5吨雪佛兰8辆,1.5吨军械车127辆,1/4吨指挥车66辆,工程车36辆。
1947年5月1日装甲兵教导总队与机械化学校合并改名为陆军装甲兵学校,校长胡献群。1948年十一月迁至上海。1949年3月迁至台湾台中西屯,1952年2月迁至台中清泉岗。1964年9月迁至新竹县湖口乡至今。
1947年8月1日,各装甲团级部队直属陆军总部。
1947年9月,蒋纬国去冲绳美军基地接收“剩余物资”名义的美军战车装甲车,其中LVT水陆装甲车123辆。
有两张老兵给的照片标示独战一营二连一排(第二连没有参与古宁头战役)装甲兵第一排车长周昇雷与弟兄谢玉春朱更戌等二十五人站立于 M5A1 斯图亚特(Stuart)轻型战车前合照,该照片拍摄日期1949.08.12 拍摄地点是台中的一个学校。据装甲老兵谢玉春口述,民国三十七年底,独战一营滞留在上海虬江码头,先遣部队三十人先去台湾,民国三十八年过年后一千多人装甲兵搭登陆艇抵台。M5A1战车(数量待查)抵基隆港后运去台中西屯日据时期的机械学校(现今台中高工)拼装整训,民国三十八年秋天(约九月十月)M5A1战车数量不知及第一连、第三连官兵前往金门备战,民国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参战古宁头战役。
1948年3月1日,装甲兵司令部在南京成立。装甲兵司令徐庭瑶,参谋长蒋纬国后升任副司令。
1949年上海战役,参战的装甲第一团第三营和装甲第二团第一营工M5A1坦克74辆,装甲炮兵团第二营M10自走炮12辆,独立战车第二营LVT水陆装甲车57辆,装甲汽车第二、四、五营吉姆西124辆。却仅有51辆战车撤走,损失92辆;装甲车全损;附属车343辆仅撤出2辆,军官780人撤出416人,士兵5680撤出2101人。第三野战军特纵兵纵队在上海接收装甲车105辆、战车50辆、水陆战车86辆,特纵战车团从之前的6个连扩编为2个美式战车营、1个日式战车营、1个装甲车营、1个水陆战车营。
1.三角形涵义表示1944年3月3日,国军装甲兵于瓦鲁班大捷的光荣历史。
2.红、黄、蓝三色平衡表示,步、战、炮三个主要战斗兵科及装甲兵的诚、爱、热的传统精神。
3.白色的两道闪电表示灵活通信与机动作战的战术思想。
4.十二块履带表示装甲兵作人处世的十二项风格。
5.装甲兵学校代号“精是”,意为实事求是、精益求精。
1.迅速而不草率。
2.活泼而不轻浮。
3.勇敢而不粗暴。
4.积极而不妄为。
5.温和而不怯懦。
6.热忱而不虚伪。
7.谨慎而不寡断。
8.谦让而不推诿。
9.自尊而不骄傲。
10.整洁而不奢侈。
11.庄严而不呆板。
12.礼貌而不谄媚。
为纪念1944年3月3日驻印军战车第一营奉命在缅北战场反攻,由于国军采用美援新式装备,而且步兵与装甲兵协同作战的能力提升,指挥得宜,反观日军处于强弩之末,国军在瓦鲁班(Walawbum)取得大胜,并掳获日军第十八师团关防,威扬异域,称为“瓦鲁班战役”,也以此日定为装甲兵节。国军装甲兵队徽外围的三角形意喻瓦鲁班大捷以兹纪念。
“瓦鲁班战役”在装甲兵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相较于早期抗战的国军装备劣势,往往只能艰困抵抗敌军的强大火力;此时则大为不同,在美国协助下组成的装甲部队,从事正面反攻并赢得胜利,因此这场战役名列装甲兵史的“四大战役”之一。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