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关系(俄语:Российско-американ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英语:Russia–United States relations),又称美俄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外交领域之一,牵涉到俄罗斯联邦和美利坚合众国这两个国家。
国家硬实力概况
通称 | 俄罗斯 | 美国 |
---|---|---|
全称 | 俄罗斯联邦 | 美利坚合众国 |
国徽 | ||
国旗 | ||
陆地面积 | 17,124,442 km2 (6,612,073 sq mi)[a] | 9,833,520 km2 (3,796,742 sq mi)[1] |
人口 | 146,512,911 | 336,139,233 |
人口密度 | 8.4/km2 (21.8/sq mi) | 32.8/km2 (85/sq mi) |
首都 | 莫斯科 | 华盛顿特区 |
最大城市 | 莫斯科 (~12.6 million) | 纽约 (~8.4 million) |
政府 | 联邦制、半总统制 | 联邦制、两党制、总统制 |
首任领导人 | 留里克 (第一位斯拉夫民族的君主) 列宁(第一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叶利钦 (第一任俄罗斯联邦总统) |
乔治·华盛顿 |
现任领导人 | 佛拉迪米尔·普京 | 乔·拜登 |
成立时间 | 862年 (基辅罗斯) 1991年12月12日 (别洛韦日协议) 1993年12月12日 (俄罗斯宪法) |
1776年7月4日 (宣布独立) 1783年9月3日 (独立性得到承认) 1788年6月21日 (美国宪法生效) |
官方语言 | 俄语 | 无法定官方语言(“事实上”以英语作为国家主要交流语言) |
本位货币 | 俄罗斯卢布 | 美元 |
GDP(国际汇率) | $1.710 万亿[2] | $22.675 万亿[3] |
外债(名义上) | $5396 亿 (2017年底)[4] | $20 万亿 (2019年3月)[5] |
GDP(PPP) | $4.328 万亿[2] | $22.675 万亿[3] |
人均 GDP(国际汇率) | $11,654[2] | $68,308[3] |
人均 GDP(PPP) | $29,485[2] | $68,308[3] |
人类发展指数 | 0.824 (非常高) | 0.920 (非常高) |
侨民 | 30,000 美国人[来源请求] | 约有 3,163,084 俄籍美国人 (包括俄罗斯裔的美国人) |
外汇储备 | $558,900 (2020年1月17日)[6] | $128,883 (2019年10月25日)[7] |
国防预算 | $61.4 亿 | $6490 亿 |
陆军规模 | 俄罗斯陆军 (2020)[8]
|
美国陆军 (2020)[9]
|
海军规模 | 俄罗斯海军 (2020)[8]
总兵力:603 艘舰艇
|
美国海军 (2020)[9]
总兵力:481 艘舰艇
|
空军规模 | 俄罗斯空军 (2020)[8]
飞机总数:4,163 架
|
美国空军 (2020)[9]
飞机总数:13,264 架
|
核弹头 | 6,500 个 (2019)[10] | 6,185 个 (2019)[10] |
经济同盟 | 欧亚经济联盟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军事同盟 |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盟国 | 北约: |
自1992年以来俄罗斯和美国的领导人
关系史
-
接受检阅的俄罗斯国旗及胜利旗仪仗队
-
接受检阅的美国军队
俄美关系最早可以追溯至1741年,当时的俄罗斯探险家白令第一次发现阿拉斯加后,而沙俄政府很快就吞并阿拉斯加,成为俄属北美殖民地。俄罗斯与英属北美殖民地之间的小规模直接贸易始于1763年。这种贸易违反了英国的《航行法》,后者仅允许殖民地与英国进行贸易。
1775年4月19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同年9月1日英王乔治三世致函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请求出兵协助英国平乱以及英俄结盟的请求均被拒绝。1778年3月,叶卡捷琳娜二世发表武装中立宣言,明确反对英国的海上霸权。1780年,在俄国的组织下,欧洲成立了武装中立联盟。一定程度上阻挠了英国海军对美国军用物资的封锁。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94年11月,乔治·华盛顿任命拉塞尔为美国驻圣彼得堡领事。
1799年,在沙俄保罗一世的特许之下,由格里戈里·舍利霍夫和尼古拉·列扎诺夫共同创办一个半官方性质的殖民贸易公司俄美公司。在该公司亚历山大·巴拉诺夫的管理下,在新阿尔汉格尔斯克(今锡特卡)建立一个永久据点,并以此地来组织日渐繁荣的皮草贸易。美国和俄罗斯将彼此视为贸易伙伴。1801年,杰斐逊总统任命莱维特·哈里斯为第一任美国驻俄罗斯总领事。
1807年,美国驻英大使詹姆斯·门罗向俄国驻英代表处特使阿佩洛乌斯表达了两国正式建交的愿望。阿佩洛乌斯向时任俄国外交大臣安德烈亚斯·埃伯哈德·冯·布德伯格进行了汇报并给予回复。1808年8月,托马斯·杰斐逊任命威廉姆•肖特为美国驻俄国特命全权大使但被美国参议院否决,1809年3月任命约翰·昆西·亚当斯出任驻俄大使于同年6月得到通过。1809年4月,沙皇任命帕连为沙俄驻美大使。两国正式建交。1824年的《美俄条约》划定了俄罗斯美洲部分与英美俄勒冈州之间的边界。
1853年到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国联军击败,国库空虚;阿拉斯加隔白令海峡的堪察加半岛上的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也遭到英法联军围攻。另一方面,由于英国正在进一步加强在北美殖民地的发展,特别是在西部的英属哥伦比亚,令俄国担心日后最终会战败而失去这个易攻难守的阿拉斯加。俄国希望拉拢美国以牵制附近强大的英国势力扩张。因此,俄国出于国家安全及战略考虑,于1859年首次向美国提议卖出阿拉斯加,以图制衡英国。可是由于美国正值发生南北战争,因此令计划告吹。后来北方的亚伯拉罕·林肯胜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指示时任首相再就阿拉斯加的买卖和美国国务卿威廉·亨利·西华德谈判。谈判从1867年3月初开始,并最终于1867年3月30日凌晨四时,俄美双方达成协议,最终以700万美元外加20万美元手续费成交,该次的买卖条约亦在1867年4月9日在美国参议院以37票支持,2票反对的情况下获得通过。1868年8月1日,里格斯银行(今PNC银行)兑现了给俄罗斯外交部的国库支票,完成了美国对阿拉斯加的购买。
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过后,美国政府对苏维埃俄国采取敌视政策。美国对俄国实行禁运,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针对苏俄的隐蔽行动,包括暗中资助敌对势力。美国国务卿罗伯特·兰辛渴望在俄国实施拉夫尔·科尔尼洛夫将军曾在1917年建立的军事独裁。[12][13]1918年8月,美国出兵干预俄国内战,美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登陆。[14]
美国对布尔什维克的敌意不单止源自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仇视。还担心日本向俄国控制的领土扩张,以及他们对捷克军团的支持,因此美国向俄国北部和西伯利亚派遣了少量军队。列宁在十月革命中上台后,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退出,从而使德军将大量军队从东线调到西线。[15]
美国干预俄国内战,与其说是直接进行军事干预,不如说是对白军各种形式的援助。提供主要的援助是补给和食物。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不想完全干预俄国,因为他相信许多俄国人并不完全支持红军,而是希望革命最终会逐渐走向更民主。咄咄逼人干预会让俄国人团结在一起,并将美国描绘成一个侵略者。[16]
二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为盟友关系,共同对抗轴心国为主的敌军,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两国的竞争关系已经开始,对于谁先进驻柏林以及战后领域的划分开始竞逐,美苏的竞争关系也成为许多德国和日本战犯能逃脱追究的契机,双方在相互保证毁灭的前提下维持和平[17]。二战时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的各种武器装备有时也出现在现今俄罗斯举行的一些武器和装备展览上。
二战的结束后,苏联势力扩张到了东欧,西方国家担心苏联势力的扩张影响会到自身利益,尤其是已经在西欧建立了经济和政治主导地位的美国。1949年,苏联成功试爆了核武器,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开始盛行,加上古巴革命中导致美国门罗主义者加强苏联的警惕,中央情报局秘密发动了1954年危地马拉政变以调查苏联是否在美洲支持革命势力的证据。
两国在意识形态上各自夺国际影响力。这场扩日持久的斗争,涉及大量地缘政治和局部战争,持续到苏联解体的1991年12月26日,史称冷战。两国也持续进行了一场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的军备竞赛,史称美苏争霸。
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发展经济。由于直接拒绝苏联参加援助计划意味着对盟友的公开不信任,马歇尔在他的演讲中依然十分坦诚地欢迎苏联加入马歇尔计划,以接受美国的援助。事实上美国国务院的官员们心里很清楚,斯大林根本不可能会同意参与该计划,同时美国国会也不会批准一个含有巨额对苏援助的议案。不久,苏联就出炉了马歇尔计划在东欧地区的“替代计划”,该计划主要包括了对东欧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这就是著名的莫洛托夫计划,也就是后来经济互助委员会的雏形。美国及其西欧盟国为对抗苏联,组建了是军事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苏联也组建类似的组织东方集团华沙条约组织予以反击。
1989年,美苏领导人宣布冷战结束。1991年,美苏两国在海湾战争中联合反对伊拉克。1991年7月31日,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签订《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宣布削减两国部署的核弹头数量。但很多人把1991年苏联解体视为冷战的真正结束。
苏联最终在经济不支的状况下解体,之后与美国签署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冷战告终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联合国席位和外交势力圈,但之后长期的经济不景气导致国力和军力下滑,约15年的时间中在国际上成为次要角色,而美国当时处于电脑革命的黄金年代,带动了全球经济和文化影响力成为唯一的超级强权。在此势头下北约东扩快速进行,俄罗斯战略空间大幅压缩却又无力对抗,处于妥协的地位,直到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俄罗斯此后实际控制乔治亚的部分领土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后,美国开始重新注视俄罗斯的军事动向。
但两国间军事透明度也有所增加,2002年起双方的开放天空军事条约生效。
1994年12月5日,乌克兰、俄罗斯、美国和英国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签署《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18]。这份备忘录主要关注乌克兰无核化,以及“尊重乌克兰现有领土的独立和主权”、“避免使用武力等方式威胁乌克兰”。
此章节尚无任何内容,需要扩充。 |
奥巴马上台后美俄关系一度有所改善[19]。2009年3月6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瑞士日内瓦将一枚写有英文和俄文“重启”一词的红色按钮交给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两人同时按下按钮,象征重启两国交流[20]。
2014年乌克兰亲欧盟示威事件爆发,导致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此为美俄关系由一次重大转折点,因为俄罗斯认为不能任由北约及欧盟在克里米亚建立军事基地,最后的战略缓冲区不能失去,否则美国可以直接把核武导弹和轰炸机部属在莫斯科旁边,俄国境内民气高涨主战派声浪不断,于是普京总统断然下令出兵占领了克里米亚和介入乌克兰内战[21],建立了东乌的亲俄势力圈与亲北约的西乌对峙至今。
2015年叙利亚内战期间,逊尼派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国攻城掠地并大举屠杀,长期支持当地反对派势力的美、欧国家坚持不派地面部队依靠轰炸的方式也没有阻挡伊斯兰国攻击,当地的阿萨德总统长期是俄盟友,并有俄国当今唯一的海外海军基地,俄利用此一局势在阿萨德邀请下出兵叙利亚,并联合伊朗、伊拉克、黎巴嫩真主党等若干什叶派势力提供地面特战行动和轰炸定位,导致伊斯兰国死伤惨重,在中东地区发生了微妙的民心影响。
现今的美俄关系还是建立在相互保证毁灭的前提下维持不直接交战,因为俄罗斯还是继承了苏联的核武储备和军事科技,但外交与意识形态战争白热化。
-
普京向特朗普赠送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官方用球电视之星 18。
自从唐纳德·特朗普赢得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向其伸出橄榄枝,愿与其展开合作。有论点认为在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可能会与俄罗斯展开谈判,实现关系缓和,特朗普政府或扭转自1970年代尼克森以来的“联中制俄”策略,改为“联俄制中”。[22][23]
但是特朗普也面临对国会对俄罗斯的两难,例如特朗普无法直接不听国会的话,可能须接受自己无法否决的对俄罗斯制裁案。最后特朗普在通俄门危机中,于2017年8月2日签下“绑住自己手脚”的法案。美国政府在其于2017年12月发布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把俄罗斯和中国一起列为美国的“头号威胁”,显示出美国政府内部的反俄集团实力强大,也意味着美俄关系短期内无法得到彻底改善。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
2018年2月7日,美军在叙利亚代尔祖尔省与据报大部分是俄罗斯私人军事服务公司雇佣兵的约500名亲叙利亚政府部队交火,造成200至300名亲叙政府部队人员丧生,美军则无伤亡[24]。
2018年3月,俄罗斯前特工谢尔盖·斯克里帕尔及其女儿在英国遭神经毒素毒害,引发英俄关系紧张。美国政府支持英国立场,驱逐60名俄罗斯外交官,并关闭俄罗斯驻西雅图领事馆。俄罗斯在30日驱逐60名美国外交官,关闭圣彼得堡的美国领事馆。
2019年,特朗普政府向参与建造输送俄罗斯天然气到德国的北溪2号管道的公司实施制裁[25],导致北溪2号完工日期推迟[26]。同年,因俄乌战争的缘故,美国政府宣布拒绝承认于克里米亚或顿巴斯俄占地区签发的俄罗斯护照,相关持照人亦不得入境美国[27]。
2020年10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全俄广电俄罗斯-1频道采访时表示,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对俄制裁或扩大制裁达到46次[28]。
2020年12月10日,美国国务院致函美国国会,表示将关闭位于俄罗斯海参崴领事馆,并暂停叶卡捷琳堡领事馆的作业[29]。同月,美国国务院宣布俄驻美外交人员的任期限制为三年[30]。
2021年3月,美国情报官员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可能试图操纵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31]。美国总统乔·拜登在谈到纳瓦利内时认为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一位“刽子手”,并警告俄罗斯必将为再次干预美国大选付出代价。俄罗斯于是召回驻美国大使[32]。
2021年4月15日,拜登下令美国财政部对俄罗斯16个组织及16名人士实施制裁。美国国务院同时宣布,驱逐10名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外交人员[33]。同时波兰外交部宣布3名俄罗斯驻波兰大使馆外交官为“不受欢迎人物”[34]。4月16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宣布驱逐10名美国驻俄外交人员[35]。4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一项总统令,对外国不友好行为采取反制措施[36]。4月26日,俄罗斯外交部宣布将美国列入不友好国家名单[37]。
2021年5月19日,拜登政府宣布解除对于北溪2号管道的一些制裁措施[38][39]。2021年9月,北溪2号管道完工[40]。
2021年7月30日,俄罗斯宣布禁止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保留或聘用俄籍雇员或第三国雇员。8月2日,美国要求24名俄罗斯外交官在9月3日签证到期之前离开美国[41]。11月28日,美国要求27名俄国外交官及其家属于2022年1月30日离美[42]。12月1日,俄罗斯要求派驻俄超过3年的美国大使馆人员最晚须在2022年1月31日搭机返美。[43]
2021年12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了2个小时的闭门视频会谈[44]。12月8日,拜登表示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美国将不会单方面出兵协助乌克兰[45]。12月30日,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乌克兰局势电话交谈了近一个小时。拜登重申若乌克兰局势升级或俄方侵略乌克兰,美国将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普京表示,美国的这种举动可能会导致两国关系完全破裂。[46]
2022年1月9日至10日,俄美在日内瓦进行俄美安全保障谈判[47]。同年2月17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指出,为了因应美方驱逐俄驻美使馆某位公使衔参赞[48],因此其决定驱逐美驻俄副大使高仁斌[49](前驻华使馆副安全官[50])。美国国务院认定此为俄方的升级手段[51][52]。
2023年2月3日,美国司法部长加兰2月3日与乌克兰总检察长科斯廷在华盛顿会面,期间加兰宣布将把从俄罗斯寡头那里没收的资金首次转交给乌克兰,用于进一步援助该国[53]。同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向乌克兰提供21亿7500万美元的新一轮军事援助,其中包括首次向乌方提供射程可达约150公里的远程火箭弹。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同日就此发出警告[54]。
2023年2月12日,美国驻俄大使馆再次发布公告再次提醒美国公民不要前往俄罗斯旅行,并敦促居住在俄罗斯的美国公民立刻离境。美国发布的公告称:“由于俄乌冲突不可预测的后果,俄罗斯政府安全官员可能骚扰或拘留美国公民并任意执行当地法律,进出俄罗斯的航班受到限制,大使馆协助在俄美国公民的能力有限,同时存在发生恐怖主义事件的可能性。”路透社13日称,美国大使馆去年2月份在俄对乌克兰实施“特别军事行动”后曾发出过类似警告,此后一直没有改变这样的建议[55]。
2023年3月29日,美国以俄罗斯暂停参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为由停止同俄方交换有关其核武器库存的详细数据。[56]
2023年当地时间2月23日,包括美国在内的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行长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会议。乌克兰财长马尔琴科也在线出席了会议。七国集团在会上通过了一项向乌提供总额390亿美元的财政与经济援助的联合声明,该计划金额较去年12月提出的320亿美元有所增加,其中日本将拨款55亿美元[57]。
2023年2月24日,美国国务院声明,美国政府将向乌克兰提供约100亿美元的援助,包括为乌克兰政府提供预算支持,以及帮助受冲突影响的乌克兰人。同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声明,在过去一年,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320亿美元的军事支持。奥斯汀说,这包括超过1600套“毒刺”防空导弹系统,超过8500套“标枪”反坦克导弹系统等。美国防部当天还表示,宣布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新一轮价值20亿美元的军事支持[58]。
2023年5月19日,美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措施,包括俄方的能源企业和军工供应链,涉及20多个国家或司法管辖区的22人和104个实体实施制裁,而美国国务院则针对近200人、实体、船只和飞机实施制裁,属有史以来最严厉的制裁措施。[59]俄罗斯外交部则宣布禁止500名美国公民入境,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60]
2023年9月14日,俄罗斯外交部认为美国驻俄使馆一等秘书杰弗里·西林及二等秘书大卫·伯恩斯坦的行为与外交人员身份不符,宣布两人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他们在7天内离境。[61]
2024年4月,俄罗斯扣押摩根大通4.4亿美元资产,而此前俄罗斯的资产因被美国制裁而被困住。[62]
体育赛事
2014年冬奥会,因为俄罗斯出兵占领了克里米亚和介入乌克兰内战,加上国内通过法律打压LGBT的人权争议,美国国内虽有批评要求杯葛冬奥,但最终代表团如期出发,只是奥巴马不出席冬奥开幕式。
2016年奥运会前,美国等国呼吁国际奥委会对严重禁药丑闻的俄罗斯实施全面禁赛,俄国当局批评这是“政治阴谋”,而国际奥委会则在7月24日宣布,决定不对俄罗斯全队禁赛,资格交由各单项体育联合会决定,最终代表团数目从389人降至291人,其中举重被全面禁赛,划船、田径被大部分禁赛,14项目全部的参赛者都可参与当届奥运[63]。媒体认为全面将俄罗斯摒除在里约奥运,包括赛程缩水、奥运失焦、赛程大乱以及门票销售,影响层面过于广泛恐是考虑主要因素。也有人指控说会这么当时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不想得罪普京,便不全面禁赛。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