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东方战线(俄语:Восточный фронтВтор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俄罗斯帝国(后来为苏维埃俄国)和罗马尼亚王国之间的战事。与长期呈现胶着状态的西线战事相比,东线战事的战局变化速度要快得多。德国奥匈两国军队在对俄作战中,长期处在优势状态。俄罗斯帝国在军事能力与科技上较为落后,加上经济萎靡士兵与后方的工人常常处于弹药严重不足或是挨饿的状态。

事实速览 东方战线, 日期 ...
东方战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从左上起顺时针方向:喀尔巴阡山脉,1915年;1918年3月,德军士兵于基辅;1917年10月,俄军舰艇斯拉法号;1914年,俄军步兵;罗马尼亚步兵。
日期1914年8月17日–1918年3月3日
地点
结果

同盟国胜利,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参战方

支持:
 大英帝国
 法国
 比利时


 苏维埃俄国
(1918年)
指挥官与领导者
伤亡与损失
1,500,000人以上:[1][2][3]
300,000人死亡
1,151,153人受伤
143,818人被俘
4,377,000人:[4][5]
730,000人死亡
2,172,000人受伤
1,479,000人失踪或被俘
45,000人:[6][7]
10,000人被俘[8]
30,250人[9][10]
总共:
5,900,000人
9,347,000人:
2,254,369人死亡
3,749,000人受伤
3,343,900人被俘[11]
535,700人:[12]
335,706人死亡
120,000人受伤
80,000人被俘
总共:
~9,900,000人
关闭

最后1917年3月俄罗斯发生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的俄罗斯帝国瓦解。俄罗斯各新政权中的苏维埃政权为争取停战,在仅成立4个月只控制俄罗斯部分地区之下,出面于1918年3月与德意志帝国签署布列斯特和约,条约表面割让大片领土,使俄罗斯成功退出一战。1918年10月29日德国亦发生德国十一月革命,11月9日威廉二世的德意志帝国亦崩溃,11月11日德国投降,同盟国宣告战败。德国于1918年11月11日与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其中第二款《关于德国东部边界的规定》之第15条规定德国放弃《布加勒斯特和约》及《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及其补充条约。随后苏维埃政权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亦于11月13日通过决议单方面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1922年,新成立的苏维埃联盟苏联与一战后成立的德意志魏玛共和国签署了《拉帕洛条约》,两国借此宣布放弃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及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之要求。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11 sources

1914年战事

faviconfaviconfavicon
3 sources

俄国动员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法兰兹·斐迪南大公夫妇视察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份子行刺身亡,奥塞两国迈向开战边缘。7月28日,奥匈因为盟国德国向其开出“空白支票”,因此信心大增,决定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罗斯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援盟国塞尔维亚,这引起德国的不满。8月1日,德国以俄罗斯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宣战,并同时亦以俄盟国法国不肯宣布中立而向法国宣战,并希望取道攻法而进侵比利时。8月3日德军即日攻占了卢森堡并开进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向俄罗斯宣战。

东普鲁士和加利西亚

1914年8月17日,俄国入侵东普鲁士。同月,奥匈帝国加利西亚省境内的伦贝格战役打响。这两场战役是东线最初的两场战役[13]坦能堡战役中俄军虽然失利[14],但于9月在阿列克谢·布鲁西洛夫尼古拉·尤多维奇·伊万诺夫英语Nikolai Iudovich Ivanov的指挥下,他们取得了伦贝格战役的胜利。1914年末,俄军基本上控制了整个加利西亚。随后俄军向克拉科夫进发,途中包围了普热梅希尔[15]。俄军在1914年的旗开得胜迫使德国从西线战场调兵增援东线以缓解奥匈的压力。这期间,德军建立了其第九军。随后的主要冲突地点转移到了俄属波兰维斯瓦河以西。

faviconfaviconfavicon
3 sources

德俄交战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的心脏地带,德军被逼从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同时俄军在坦伦堡战役惨败之后、连接在第一次马祖尔湖战役波兰中部战役中被德军击败,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军控制。9月11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

奥匈帝国期望也能像德军一样取得一场辉煌的胜利,对俄国发动了进攻。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提供支援,对俄国西北、西南两个方面军的接合部发动维斯瓦河战役英语Battle of the Vistula River,但却以失败告终。俄军企图乘胜追击攻入德国境内,但在罗兹战役英语Battle of Łódź遭受重大损失,德军也未能取得成果,不过也使得俄军与其保持了一定的安全距离。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915年战事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德奥两国在东线的总兵力达到了130万,虽然对峙的俄国军队总兵力是175万,但后者在装备与训练上处于绝对劣势,双方实力基本不相上下。1915年1月31日,德军发动第二次马祖尔湖战役,缺乏准备与训练的俄军很快就被击溃,战役在2月21日结束,结果10万多俄军沦为俘虏。[16]

在1915年5月,德奥联军发动夏季攻势,以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梅希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列斯特维尔诺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德军虽然大胜,但已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逼不到俄国投降。

favicon
1 sources

奥斯曼土耳其参战

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俄军开始迫近特拉布宗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同时,圣马力诺亦派志愿军协助意大利,以及圣马力诺战地医疗队。意大利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王国加入同盟国,趁塞军精锐在前线抵抗奥军,出兵30万背刺塞尔维亚,趁塞尔维亚全部精锐在前线抵抗奥匈攻击几近毫无防守的塞国东部,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阿尔巴尼亚、希腊科孚岛

1916年战事

俄军反击

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布鲁西洛夫攻势),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罗马尼亚亦于该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保加利亚则攻取了多布罗加,德奥军队占领大部分罗马尼亚国土。

1917年战事

俄国革命

Thumb
带领布尔什维克发动十月革命列宁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俄国二月革命在1917年3月8日爆发,令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亚历山大·克伦斯基领导的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儒略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共产政府和第一个共产国家。1918年2月德国发动拳击行动入侵更多苏俄领土,此行动亦是东线最后一次的攻势。德军占领拉脱维亚及爱沙尼亚、白俄西部、德奥联军攻占了乌克兰基辅,建立了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乌克兰国立陶宛王国库尔兰和瑟米加利亚公国,德军已迫至在距彼得格勒100公里外,列宁将苏俄首都迁往莫斯科。奥斯曼趁墟占领了亚美尼亚、乔治亚及阿塞拜疆,列宁之后在3月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