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灵(1951年1月18日—),本名庄祖煌,台湾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著有诗集《五行诗及其手稿》与诗论《一首诗的诞生》等数十本,曾任教于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化工系。
白灵出生于台北市万华区,祖籍福建惠安。 以长诗 1979年叙事长诗〈大黄河〉获“国军文艺长诗银像奖”,刊载于联合报副刊;同年以〈黑洞——记天安门事件〉获中国时报叙事诗首奖。[1][2]。诗人杜十三曾说:“白灵把诗评论以空前的评析手法加以量化、模化(sampling),再进行富有科学性‘比较学’式的理性运作。……他的诗评是富有创意逻辑的。”[3]
白灵曾任耕莘青年写作会值年常务理事、叶红女诗人奖总策划人。1985年,白灵创办“诗的声光”,以另类的展演形式推广现代诗[4]。 加入草根诗社后,白灵曾主编第42至46期《草根诗刊》[5]。1992年,白灵与其他七位诗人创办台湾诗学季刊社。曾主编《台湾诗学季刊》、台湾年度诗选、《可爱小诗选》、《新诗二十家》、《新诗三十家》、《中华现代文学大系(贰)‧新诗卷》、《脸书截句选》等[6]。
白灵认为“诗”是宇宙借我们而彰显其自身之物,“诗绝不止是地球之诗,诗是宇宙之花,乃至可能是最不可思议的‘宇宙潜意识’的展演”[7][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