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姓杜,为浊水村杜家排行十三的么儿,后被过继给竹山镇的黄姓人家当养子,自小喜欢文学、绘画和音乐,十二岁起开始大量阅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与罗曼·罗兰、杜斯托也夫斯基、萧伯纳等西方作家的经典名著。15岁时以中部五县市联考总成绩第5名考上台中一中,开始接触《文星杂志》、《自由中国杂志》。并担任台中一中校刊主编与合唱团团长。后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25岁结婚,创作中断7年,至32岁时(1982年),以引起台湾艺文界注目的“杜十三(观念)艺术探讨展”重新进入艺文界,曾创下台湾“第一个出版有声诗集”的诗人。曾任地磅工人、高中理科教师、广告公司设计师、化妆品公司艺术指导、杂志社总编辑等。曾获国军新文艺运动陆军文艺金狮奖新诗首奖、时报文学奖散文奖、《创世纪》四十年诗创作奖、中国电视公司全国歌曲创作比赛首奖、年度诗人奖、中国文艺奖章新诗奖等奖项。
2005年11月,打公共电话恐吓当时的行政院长谢长廷而被捕[2],但谢长廷不提告、不究责[3]。
2010年9月中旬,到北京演讲新书《杜十三主义》,途中证件出现问题,因而单独留在天津处理,于当地旅馆因心肌梗塞猝逝,享年六十岁[4]。
诗集:
小说戏剧:
论评/论述:
画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