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军,是中国隋末民变的一支起义军,后成为割据势力,国号为“魏”。
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翟让在东郡韦城县瓦岗寨(今河南滑县东南)聚众起事,郡人单雄信、徐世𪟝从之;起义军多渔猎手,勇敢善战;瓦岗军初期在永济渠沿岸劫夺过往运粮的船只,大批饥民加入,势力日大[1]。
大业十二年(616年),由于王伯当的引荐,李密在杨玄感兵败后投奔瓦岗军,为其说得程咬金等大批义军来投。当年瓦岗军挺进洛阳,在金堤关大海寺战役中一举击杀隋军名将张须陀,攻取重镇荥阳[2],之后武牢关守将裴仁基、秦叔宝归顺,瓦岗军声名大振[3]。
十三年(617年)初,瓦岗军攻克荥阳西的洛口仓。隋朝派江都通守王世充率军围剿瓦岗军,败回洛阳。瓦岗军又攻克洛阳北的回洛仓和卫州黎阳仓,开仓赈粮,农民纷纷参加。孟让、郝孝德等部义军也来归附,实力倍增,拥众几十万人,占领河南大部郡县。同年,翟让让位李密,李称魏公,年号永平,以荥阳洛口为都城,公布隋炀帝的十大罪状,正式起兵反隋,成为中原实力首屈一指的割据势力。李密重用隋降官降将;十一月,李密设宴暗杀翟让,并收服单雄信和徐世𪟝。
十四年(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杀隋炀帝立杨浩。段达、王世充、元文都、卢楚、皇甫无逸、郭文懿,赵长文等洛阳七贵拥立杨侗为天子。李密归顺,封太尉。六月,宇文化及率军自江都北上,李密受洛阳之命,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击溃宇文化及,但瓦岗军也受到很大损失,李密本人重伤。回洛阳的路上,闻王世充发动政变,杀元文都,控制朝廷,遂拒绝入朝,扎营邙山,准备与王决战。九月,王世充击溃瓦岗军。李密与王伯当、徐世𪟝等人投奔唐朝,单雄信、裴仁基、秦叔宝、程咬金等人投降王世充。瓦岗军瓦解。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