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行台
台灣台北市中正區的古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钦差行台,是台湾清治时期原建于台北府城的迎宾馆,曾作为台湾总督府使用,后部分拆迁至台北植物园作林业馆之用,先后被误会为台湾巡抚衙门、台湾布政使司衙门,今为市定古迹。
历史沿革
清治时期,台北府城北门外的大稻埕河沟头设有接官亭,凡朝廷谕旨或新官上任都在此处接待,而布政使司衙门、台北府衙等官署就集中于台北府城西北角[1]。光绪十八年(1892年),台湾巡抚邵友濂斥资两万银两,在布政使司衙门旁兴建一座接待至台湾视察的中央高级官员的迎宾馆,名为“钦差行台”[2]。光绪二十年(1894年)年落成[3][4]。此建物同样是在台北城内西北角,如此从北门可至大稻埕码头,出西门则可通艋舺,便于官民往来[1]。城内还有从上海及日本购置的一百多辆人力车及马车若干辆,行驶于城内、艋舺、大稻埕之间,以利交通[5]。
台湾民主国成立时,钦差行台作为统筹军务的筹防局[2][4][6]。1895年6月10日,日军由北门入台北城,以此建筑为总督府办公厅舍[7]。此后于1919年台湾总督府(今中华民国总统府)完成前,共七任总督在钦差行台办公[2]。日本政府会在此举行始政纪念日,而台湾人则暗称“死政纪念日”[7]。
〈台北故城〉
梁启超
几处榱题敝旧椽,断碑陊剥草成烟。
伤心最有韩南涧,
凝碧池头听管弦。
“
”
1911年3月末,梁启超应林献堂之请到台湾旅行,见到成为总督府之处,作〈台北节署,刘壮肃所营,今为日本总督府矣〉之诗。
总督府新厦落成后,钦差行台逐渐荒废,一度作为盲哑学校使用[8]。
1932年,日本政府以纪念天皇登基为由,拟兴建台北公会堂,为了要不要保存钦差行台有两派激辩,最后以“总督府旧厅舍”的名义迁移保存[9]。部分布政使司衙门及钦差行台建筑移往圆山动物园、净土宗台北别院(今善导寺)及台北植物园内保存外,其余附近房舍皆于1932年8月拆除,多数迁移建物日后皆毁坏,仅移置植物园的钦差行台部分建物留存[6]。
钦差行台新址方位坐西朝东略偏北[10],占地面积一千一百余平方米[8][11],该处原为沼泽[12][13],地下四米处还有讯塘埔文化层[12]。
日本人将钦差行台改称“修古馆”[14],作热带标本陈列室[2]。战后初期曾为外省居民所占[15],屋内厨厕林立[16]。1961年初时报导时建物已被误以为是巡抚衙门[14][16],但巡抚衙门早在乙未战争时被谣传地底埋藏黄金而遭焚毁[4]。1961年3月14日晚,针对台北市文化界人士为保存此建物作台湾史迹陈列馆,林业试验所发表书面声明,因欠缺经费难以作古迹维修,目前充作员工宿舍,计划将来改作林业馆[14]。1963年大规模整修,部分损坏梁柱更换为钢筋混凝土[11]。
1965年3月20日,林业馆成立[15]。为住宿与展览需要,馆方在墙上钉图表模型、内部隔间,左右厢房加额外木窗,彩绘多为后人所作的俗丽之作,使得古迹受伤加剧[17]。马英九回忆当时他读建国中学时,常到植物园游逛,看见此馆都是封闭状态[18]。1975年,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在台湾地区文献工作研讨会中,表示应将此建物恢复原先风貌,获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何浩天响应[19]。后来,台北市文献会对照存档旧照片,发现巡抚衙门和布政使衙门的建筑迥然有别,遂于1983年4月立古迹碑时,该建物改称“布政使衙门”,行文给内政部更正[20]。
1985年8月19日,内政部以“布政使衙门”之名公告为台闽地区二级古迹[10]。
1987年10月15日起,钦差行台因有倾塌危险暂停对外开放[21]。台北市政府曾编列有关修建预算,却遭市议会以产权属于省政府而删除[22]。1988年2月,林业试验所会同文建会及内政部等有关单位开会,决定以“委托台北市政府管理”或“省府编列预算”两种方式,报请台湾省政府作最后决定[23]。省府召建议台北市政府同意比照公共设施保留地征收标准办理有偿拨用,但未达成协议[22]。市政多次向林务局交涉产权问题,但对方所要求的六千多万元经费一直没有下落,古迹日益衰败[24]。1988年,省府同意将馆内陈列物迁离,方便民政局实地会勘规划,却一年未见任何迁移行动,拖延修复,引起林衡道愤怒[25]。至1990年代时,头门左上角屋顶已生长出一棵大树,树根钻穿屋顶,树根盘曲墙面,壁面部分剥落,中庭及左右厢房荒草藤蔓密布,大堂屋顶破漏可望见天际,屋内灯饰坠地,柱子腐蚀,山墙破损,左右廊的土石墙表层剥落、裂开[26]。
1991年,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向内政部寻求经费补助获首肯后,遂委托杨仁江建筑事务所进行修护调查研究计划,该年3月12日并邀请林衡道、王启宗、尹章义、周宗贤、徐裕健、薛琴、阎亚宁等教授,针对整个调查计划提出修正意见,整修经费约需一千八百万元[17]。 民政局以整修费达无着落,向内政部争取多次,终获首肯补助[27]。1995年2月28日,民政局局长王月镜奉市长陈水扁之命督导台北市古迹维修,偕同民政局副局长叶良增、研考会专门委员胡康忠等人勘察此建物现况[26]。1995年6月1日,杨仁江建筑师事务将设计图说、施工规范送达民政局,以供民政局办理发包作业[28]。当月,民政局开始招标,先后三次流标,11月底改为议价,正明营造公司以两千六百多万元议得修复工程,但业者因认为会赔本,12月初放弃两百万元保证金,未与民政局签约[29]。
1996年2月17日,市府与庆仁营造公司签约,3月2日展开修护[8]。现场修护工程由陈俊旭负责,杨仁江指导[11]。
木结的修护大都分成木工、泥作和油漆工,全部须经由全台湾各地找来的老师父指导,才能一步步完成。建物的七十六支梁柱,其中有少部分水泥柱早在规划报告中即已规定应全部拆除,恢复成原有的福杉大梁,外层所包的纱布也拆除,全部改为五层麻纱,以增其防腐和防虫效果,再由泥工分十二次逐层修护。陈俊旭回忆当时开工时,发现大堂中脊大梁早经虫蛀空心,刚巧与邻近长成碗口粗的榕树枝形成紧密支撑,大堂中脊才不致倒塌。[11]
原先钦差行台预计于1998年6月,对外开放[30]。但该年初,进度至外墙裂缝补修工作时,建筑师对原先补修计划有意见,1月5日,民政局再度邀请学者专家前往会勘[31]。对于维修工程和约,民政局规定清理墙表层,承接厂商不能强力敲打撞击,若不慎损毁古迹构造物者,除须负起赔偿、复原责任,也将依法处理[28]。
1998年筹备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黄富三、黄光男、庄永明等人所决议,将朝台北设府、中法战争、刘铭传治台、台湾建省、抗日战争等历史核心馆为主,将此馆故定名为“府城文物馆”,但7月15日,受到议员林晋章质疑极容易与原有的国立及省立历史博物馆混淆[32]。次年4月18日,因学者黄柏铃反对古迹改为展览馆,因此民政局特定在植物园再利用工程研讨会,邀他与规划的杨仁江进行公开辩论[18]。
九二一大地震后,大厅出现屋架倾斜、梁柱不正现象,又因地处沼泽区,当初为迁建而填地在地震后压密,出现不平均的现象,地基下沈[12]。至2002年底,古迹整修完工[13][33]。2005年,林业试验所接管,数次闭馆整修[3]。
2024年0403花莲大地震后,再次闭馆修复。
植物园委托学者李瑞宗撰写研究书,经一年调查环境、史料与地图后,他察觉布政使衙门与此建物方位的差异与建筑形制、材质的不同,考证出这栋建筑是钦差行台[4]。2007年,他出书《台北植物园与清代钦差行台的新透视》,将之正名[34]。但2010年5月8日,林业试验所依然以“台湾布政使司文物馆”之名开幕[3]。直到2013年11月,政府才正式修正为钦差行台[35]。
建筑设计
整体格局为七开间三进式、田字形平面配置平面配置,由头门、仪门及大堂,与左右厢房、中、左、右通廊组成[2][10]。建物墙面部分以唭哩岸石砌造而成,并以细石、泥土、碎砖填补空隙,柱珠、磉石、抱鼓石、石枕、石门臼、竹节窗、石条窗等则以观音山石打造[2]。
头门的中门绘有意寓护卫官衙的武门神,边门彩绘分别手持烛、花、鹿、冠以象征“荣华、富贵、加冠、晋禄”的文门神[2]。原设于前门反光、辟邪用的照壁被日本人移到后面[10]。门边的石鼓外侧有象征椒图的卷螺纹,石鼓内侧左为青龙、右为白虎[2]。 第二进的仪门是官员整理仪容,准备晋见长官的地方,面宽五开间,开三门。屋顶为红板瓦,屋脊有泥塑、花草剪黏装饰,屋脊两端往上翘起作燕尾分叉,左右有厢房与头门相连。[2]
第三进的大堂面宽五开间,乃建物中室内面积最大、屋顶最高的空间。室内有十六根根柱子,是台湾现存清代建筑中,跨距最大、栋架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堂有左廊、右廊、中廊与仪门相连,屋顶较低,造型朴素。圆柱为福杉建材,表面漆上红漆,柱子两端微缩成梭状,立于观音山石雕刻而成的鼓形柱珠上,在梁柱接合处上下,各有金漆的藤柱箍,用以加强梁柱接合部位的结构强度。[2]
199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李登辉与连战台北市竞选总部发行以台湾历代最高治理机关为主题的典藏纪念邮票,其中就有此建物、台北州厅舍、总统府、台北宾馆及台北公会堂等古迹照片[37]。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