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东区 (台南市)

臺灣臺南市的市轄區,為臺鐵臺南車站所在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東區 (臺南市)map
Remove ads

22.980242°N 120.224004°E / 22.980242; 120.224004

事实速览 东区 East District, 国家 ...
Remove ads

东区台湾话Tang-khu)是台湾台南市的一个,位于台南市西南部,因其位于旧台南市东侧而得名。区内人口约有18.2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有1.4万人,以人口数而言是台南市第三大区(仅次于永康区安南区),人口密度则居全市最高。区内大专院校与各级中小学遍布,包含著名的国立成功大学国立台南大学(荣誉校区)、台南一中亦坐落于此,有文教区之美誉;而中山高速公路台1线台铁纵贯线等重要交通路线皆有通过本区、再加上台南车站、大远百、南纺购物中心、大东夜市及文化中心皆坐落于此,透过大量旅客及通勤人口连带拉动周遭商阈发展,故商业机能亦极为发达。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1904年台湾堡图所绘之台南市东侧,仅有少数村落

清领时期

今日东区的大部分地区,在19世纪之际,仍是台南城外东方与东南方人烟稀少的平原。由于位于地势较高的台南台地、也无大河横贯,境内多为旱地沙埔,风吹即漫天飞沙[1],当时产业仍以务农为主。因此,清领时期末期基督教长老教会在台南城传教遇到当时居民排斥后,便转往人烟稀少的城东建立据点。位于东区的台南神学院(1882年建立)、长荣中学(1885年)、长荣女中(1887年)以及新楼医院便由当时延续至今。

日治时期

日治初期在现今东区的范围内,有关帝厅、虎尾藔、王牛稠、前甲、太爷廍、后甲、许厝甲、草店尾、三份仔、中楼仔、竹篙厝、大路东等零星小庄[2][3]。后来随着都市扩张,许多机关公共设施进驻东区,促成东区开发。包括步兵第二联队台南车站知事官邸糖业试验所、高等工业学校(今成功大学)、台南第二中学校(今台南一中)等。东门町附近在日治中期后亦成为工业区,有汤川组、凤梨合同株式会社、台南炼瓦株式会社、日乃出炼瓦工场、灿发炼瓦工场等工业,吸引许多台南沿海地区居民来此谋生,形成合同寮仔、高工寮仔、牛车寮仔等新聚落[1]

二次战后

二次战后,日人遣返日本内地,在东区遗留的军事设施及附属建筑吸引中国各省居民迁入,形成多处眷村。而1941年公布的城市规划,拟在今日的东区设立公园道(今林森路)与外环道(今中华东路)。1970年代,前述道路的终于辟建,加上中山高速公路的兴建,交通改善的东区快速成长。至2010年县市合并前夕,东区为台南省辖市人口最多的一区,近20万人。

1970年代,东区多次进行土地重划,以满足人口增长,其间许多军事用地也释出供城市规划使用。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四期重划区、后甲重划区、虎尾寮重划区等。第四期重划区位于竹篙厝,设有台南文化中心、监理站、地政事务所、区公所、市立医院等设施。后甲重划区毗邻国立成功大学,位于公园道与外环道间,现发展为文教住宅区。虎尾寮重划区位于仁德交流道旁,原为高铁台南站预定地之一,但后来转为住宅用途。

在这过程中,过去在城外的零星小庄,至此已城市化,融入市区并成为市区的一部分。释出军事等公有土地,转为都市用地的过程至今仍在进行,例如进行中的平实营区重划区预定将原陆军营区及眷村改建为“东台南副都心”。而随着南台南副都心的开发,东区仅存之农业区(属台糖所有)亦变更为住宅、商业、文教等用地,意味东区已完全都市化。

Remove ads

地理

地形与水文

东区的地势大致平坦,平均高度为海拔20米,主要在胜利路以西、大同路以东的区域内因有由北到南排列的古沙丘遗迹而有起伏,而在北、西、南边则分别受柴头港溪德庆溪、竹溪等溪流切割而地势较低,整体来说地势是从东南往西北降低[1]。而由于地势影响,此区北边的水流往北流入柴头港溪的南支流,而西南部的水流则流入竹溪[1]

人口

更多信息 年份, 人口 ...

根据台南市府东户政事务所及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4年底东区户数约7.6万户,人口约18.2万人[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1.4万人,是台南市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区[5],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大智里与大学里,2024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7,533人与1,158人[4]

由于1982年4月29日调整行政区域,原属东区的大林里、大忠里、大恩里、新生里等西门路以东之地区并入南区(现今为南区的大林地区),因此该年人口大减。

Remove ads

政治

历任首长

更多信息 区长姓名, 区长任期 ...

区政组织

Thumb
东区区公所

东区区公所台南市政府在东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执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台南市政府。区长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及秘书之下,设有5课3室等8个内部单位[8]。东区为台南市议会第十选区,在市议会的56席市议员中,东区共选出5席区域市议员(不含平地原住民与山地原住民议员)[9]

行政区划

Thumb
东区行政区划

台南市出现东区之名,最早可追溯至台湾日治时期的明治42年(1909年)[1],将台南市分为“台南东区”、“台南西区”[10]。不过需注意的是,当时的台南市专指台南城为主体,而今日东区大部分都在城外。因此两者除了不具承袭关系外,地理范围交集也不大,仅名称相似。

二次战后的东区在清朝时属于城内的东安坊(部分)与城外的永康下里(后甲庄、虎尾藔庄)、仁和里竹篙厝庄),城内部分在今大东门附近分为内外春牛埔,清中叶时主要的街道有大东门街(可能为东门街与春牛埔街的合称)与山川台街,清末时又形成许多以主祭神为名的街道,像是圣公庙街、弥陀寺街、龙泉井街、祝三多街、大人庙街等[1]。这一带以龙山寺为主庙,区内火炭埕、车埕为城内外互相交易的场所,东门大街、外街延伸出城则是府城与今仁德区、关庙区的交通要道[1]。而再往北的小东门一带,因为是火药库与兵营所在,所以人口稀少,而往南到西竹围与仑仔顶之间的区域,则为竹林果园,其中还有一些坟墓(1790年前此地为主要的坟场之一)[1]

1919年,台南市实施与日本内地相同的町制。之后到了昭和二十年(1945年),台南市市街被分成八个管制区,东区之名再次出现,此时的东区北至今北区的三分子,东至崁顶山,南至今东区与仁德区界,西至日治时期的东门町西界与竹溪,为今天东区的基础,而此时的区事务所则设在弥陀寺这里[1]

二次大战后,将台南市寿町、竹园町、东门町、竹篙厝、后甲、虎尾寮等合并,成立东区。地势稍高于其他区,但后甲里断层穿越东区东部,东部地势逐渐降低。柴头港溪自东光国小附近发源,巴克礼纪念公园里的梦湖为竹溪发源地之一。商业活动也兴盛,多为沿街商业,没有明显商业核心,大部分是因应社区居民需求而发展的自给自足型态。

二次大战后,初期沿袭旧制,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7日调整,时东区包含了今属中西区的郡王、开山、法华、五妃等,区公所改设在延平郡王祠,底下则编为26里[1]。之后历经多次调整(1953年、1982年、2002年),最近一次调整是2010年7月27日,由于眷村精忠三村迁村致使人口减少,而将中兴、复国两里并入后甲里[11][12],目前东区下辖45里[13]:后甲里、庄敬里、小东里、大学里、成大里、东光里、东明里、南圣里、东圣里、富强里、裕农里、崇诲里、卫国里、中西里、围下里、东门里关圣里、富裕里、新东里、东安里、龙山里、泉南里、大同里文圣里复兴里自强里裕圣里、崇信里、德光里、忠孝里、路东里、虎尾里和平里崇善里、崇学里、大德里、崇德里、大福里、仁和里崇成里崇明里、崇文里、德高里、大智里、东智里。

Remove ads

其他政府机关

Thumb
台湾糖业公司总部

文化

大众媒体

古都广播电台(FM 102.5)的总部设于本区。

教育

大学

Thumb
国立成功大学校区
更多信息 示意图, 校名 ...

高级中等学校

Thumb
国立台南第一高级中学

国民中学

更多信息 学区示意图, 图标颜色 ...

国民小学

更多信息 学区示意图, 图标颜色 ...

医疗

台南市东区境内有台南市立医院、新楼医院总院,而北面则有国立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紧邻东区。

交通

Thumb
东门路(市道182号4.3k处):为联络市区与台南交流道的重要干道,高峰时段极易壅塞
Thumb
中华东路一段(南纺一带)
Thumb
林森路一景

东区境内设有台南车站,为台湾铁路公司纵贯线上的车站,因配合铁路地下化,将增设林森车站并恢复已停用的货运车站南台南车站

至于在平面道路方面,除有台1线市道182号等要道通过外,区内以长荣路林森路中华东路为主要的外环道路,可连接南区与北区。

而国道一号通过东区东侧边缘,最近之仁德交流道位于本区与仁德区的交界;需以182市道联系。至于位处东区北侧、通往永康区小东路则有大湾交流道纾解国道一号仁德交流道与东门路的车流 。

主要公路

捷运

客运

更多信息 编号, 路线 ...
更多信息 编号, 路线 ...
  • 公路客运
更多信息 编号, 路线 ...

公共自行车

台南市YouBike 2.0于2023年2月23日正式营运,截至2025年5月9日于东区内设置68处站点。

旅游

古迹

商圈市集

Thumb
成大商圈一景
Thumb
台南育乐街(国立成功大学及台南一中周边商圈)

休闲、其它景点

宗教信仰

民间信仰

  • 台南关帝殿
  • 前甲显明殿
  • 前甲元祐宫
  • 后甲开基庆隆庙
  • 后甲武圣宫
  • 虎尾寮太子普安宫
  • 南天府
  • 竹篙厝上帝庙
  • 南台慈惠堂瑶池宫
  • 良宝宫

基督信仰

  •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富强教会
  •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后甲教会
  •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德光教会
  •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仁和教会
  •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 东门巴克礼纪念教会
  • 台湾圣教会 崇明教会
  • 卫国街基督教会
  • 城光台福基督教会
  • 自由基督教会
  • 台南市召会 裕忠路会所

相关条目

注解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