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斯曼-瓦赫曼3号彗星(73P/Schwassmann-Wachmann 3)是太阳系的一颗周期彗星,编号73P,现时已分裂成多块碎片。

事实速览 彗星 (周期彗星列表), 发现 ...
施瓦斯曼-瓦赫曼3号彗星
73P/Schwassmann-Wachmann 3
彗星
(周期彗星列表)
Thumb
2006年5月31日的SW3彗星B核和C核
发现
发现者 阿诺德·施瓦斯曼

阿诺·阿图尔·瓦赫曼

发现日期 1930年5月2日
其他名称 1930 VI; 1979 VIII;
1990 VIII; 1994w
轨道根数A
历元 2006年3月6日
离心率 (e) 0.693380
半主轴 (a) 3.063 AU
近日点 (q) 0.939142 AU
远日点 (Q) 5.18662 AU
轨道周期 (P) 5.36 a
轨道倾角 (i) 11.3907°
上次通过近日点 2011年10月16日
下次通过近日点 2017年3月16日
关闭

历史

这颗彗星最早于1930年5月2日由德国天文学家阿诺德·施瓦斯曼(Arnold Schwassmann)和阿诺·阿图尔·瓦赫曼(Arno Arthur Wachmann)共同发现,当时它的公转周期不到5 1/3年,并每16年接近地球一次,其彗核直径约1,100米。

1995年,这颗彗星被发现分裂成五块大碎片并命名为73P-A到73P-E。至2006年,人们发现更多彗星碎片,得知这颗彗星正在持续分裂(截至2007年观测统计,地面观测已记录得65颗碎片,分别为B,C,G,H,J~N,P~Z,AA~AZ,BA~BS(T核和S核在2006年5月11日后已观测不到,或已消失;加上未统计的总数可能达70个);根据5月18日(最亮时)的亮暗顺序,头三颗为B(5等)、C(6等),C核和B核的光度预计可达4~5等,其它的为14等或更暗不适普通观测;其中AM核由台湾中央大学鹿林天文台RC16望远镜发现)。

B核相对于其他彗核活跃得多,4月20日的一次分裂被台湾鹿林天文台[1]拍摄到,4月24~25日的持续分裂并突然增亮过程(8.3等→7.9等)被多家天文台甚至美国和日本的天文爱好者拍摄到(碎片并随着B核在后)。5月2日~4日曾有一次爆发并分裂被日本石垣岛天文台[2]拍摄到;5月8日的一次爆发并增亮一个星等至9日的4.5等(越过C核亮度)被美国史密松天文台密执安大学[3]拍摄到;至11日观测已回落至比C核稍暗,至六月初已下降至7等以下,活跃度以大为降低。

而在月初起,很多大望远镜包括哈勃望远镜、南欧天文台VLT望远镜、史匹哲太空望远镜与日本昴星团望远镜、Swift X射线望远镜[4]等皆已对彗星B拍照;B核详情请参考《善变的73P彗星B核》。

这组彗星五月中旬经天鹅座飞马座双鱼座鲸鱼座,并预计会于5月12日~17日分别接近地球,达1,200万公里(C核,0.079 AU),成为20年来最接近地球的彗星,但其距离仍不致于威胁到地球。此外在1930年它接近地球时,曾引发出现牧夫座流星群,其流星数目(ZHR值)达每分钟100颗,不过直至5月25日预测极大日当晚也没有观测到骤增之流星群。

法国天体力学与历算研所(IMCCE)与俄罗斯流星专家米克埃·马斯洛夫(Mikhail Maslov)估计在2022年5月31日世界时间5时至5时30分期间至这群彗星碎片将比2006年的一次更接近地球,但彗星轨道多变,如彗星持续分裂,人们将不可能继续对它作轨道计算。

这样的彗星解体最终会如19世纪的比拉彗星般消失,导致这颗彗星分裂解体的说法不一,其中一个说法是它受到某种天体撞击,而另一个则是由热力造成的。过去有数颗彗星出现同样状况,其中较著名的有C/1999 S4在2000年7月至8月接近太阳时。

探测任务

轮廓号原定于2006年6月18日造访这颗彗星,但探测器不幸地在发射后损毁,以致不能飞越这颗彗星。

参考文献

相关网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