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音拍(日语:モーラ,罗马化:mora;梵语:मात्रा mātrā),是语言学上以固定长度划分的时间单位,与音节不同。经常以μ表示。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在大多数汉语中,每一个音节的长度几乎是一样的(例如普通话中,“酣”han和“哈”ha长度相同),可以说音节就是拍,因此,汉语历史上没有发展出独立于音节的拍的概念。
在日本-琉球语族语言如日语中,“日本”一词(にほん nihon)读音介于“你哄”和“你厚恩”之间,原因在于第二个音节“ほん hon”是一个音节两个音拍(汉语“哄”是一音节一音拍,“厚恩”是两音节两音拍),也就是说,先读出“ho”,再用拖长声的办法把“-n”补上。
同样的,日本-琉球语族中“nai”的读法介于“奈”和“那以”之间,也是这个道理。日语就是有典型音拍特征的语言。日语一般以一假名作为一音拍,但是小写假名(ぁ、ぃ、ぅ、ぇ、ぉ、ゃ、ゅ、ょ)例外,它们与前面的假名成为一体作一拍(例如拗音)。此外,ー(长音)、っ(促音)、ん(拨音)也算一音拍。而这些在国际音标分别表示为/Vː/(长元音)、/Cː/(长辅音)和/ɴ/,所以通常音拍数多于音节数。
日语词语 | 音拍数 | 音节数 |
---|---|---|
猫(ねこ) | 2“ね”“こ” | 2/ne.ko/ |
河童(かっぱ) | 3“か”“っ”“ぱ” | 2/ka.pːa/ |
チョコレート | 5“チョ”“コ”“レ”“ー”“ト” | 4/tɕo.ko.ɾeː.to/ |
梵语中的音拍与日语情况类似,长元音两拍,短元音一拍;梵语中称音拍为摩呾罗(时间单位,音节瞬间),这一用语同时用来指元音附标(摩多半字),不论长短。
带有元音弱化的语言一般音拍特征不明显,如印地语、英语。英语中塞音韵尾可能独立成音拍也可不独立,例如单词“bit”一般是两音拍,而“rabbit”中的“-bit”是单音拍音节,但这不是绝对的,具体情况完全因发音人而异,也与单词“bit”是否后接塞音起始的单词有关。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