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望学校(英语:Good Hope School,简称GHS)是香港传统名校之一,也是香港的罗马天主教学校,由加拿大圣母无原罪传教女修会创办,设有中学部、小学部和幼稚园部。 德望学校学生们英文能力相对地好,文凭试成绩优秀。合唱团也在香港及外地的国际比赛屡获殊荣。
德望学校 Good Hope School | |
---|---|
![]() | |
地址 | ![]() 九龙黄大仙区牛池湾扎山道381及383号(小学暨幼稚园) |
类型 | 直资学校(中学部) 全日制私立小学(小学部) 非牟利幼稚园(幼稚园部) |
宗教背景 | 罗马天主教 |
隶属 | 圣母无原罪传教女修会 |
创办日期 | 1957年(中学部) 1954年(小学部) 2010年(幼稚园部) |
学区 | 黄大仙区 |
校监 | 阮嫣玲修女 |
校长 | Dr. Gary. J. Harfitt(中学部) 阮嫣玲修女(小学部、幼稚园部) |
教师人数 | 114人(中学部) 53人(小学部)核准编制内 |
年级 | 中一至中六(中学部) 小一至小六(小学部) K1至K3(幼稚园部) |
校训 | Love, Hope, Joy, Thanksgiving(中学、小学、幼稚园部) Tu es spes mea 祢是希望 (中学、小学、幼稚园部 |
校色 | 黄色、绿色 |
学校网址 | http://www.ghs.edu.hk |
![]() |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3/Good_Hope_Primary_School.jpg/640px-Good_Hope_Primary_School.jpg)
校政管理
- 历任校监
- 历任校长(幼稚园部)
- 阮嫣玲 修女
- 历任校长(小学部)
- 历任校长(中学部)
- 1957年至1970年:麦玮琪 修女(Yolande Moquin MIC)[7]
- 林玲娟 修女[8]
- 2006年至2010年:陈馨 女士(2005年至2006年署理)
- 2010年至?:周志洪 先生(署理)
- ?至2014年:缪帼光 女士(署理)
- 2014年至2022年:陆范励贤(Laura Green)[9]
- Gary James Harfitt 先生
- 历任副校长
- 李耀文 先生
- 周志洪 先生
- 余晓岚 女士
- 鲍家宝 女士
- 彭秉伦 先生
- 苏家燕 女士
简介
德望学校提倡全英语教学(英文、数学、通识、体育、宗教等非中国语文科目都用英文授课),学生英文水平备受赞赏。学生完成中学后,多入本地3大大学或海外知名大学。
该校分为中学部、小学部及幼稚园部。全校均以爱心(love)、希望(hope)、喜乐(joy)及感恩(thanksgiving)为核心价值,而校训是“祢是希望”(“祢”指耶稣基督)。
德望学校(中学部)位于九龙牛池湾清水湾道303号,占地约13,676平方米,现为一所直资学校,传统英文中学名校,本地学生学费3.5万(中一至中三)4.7万元(中四至中六);非本地学费:5万元。现任校长为Dr Gary J. Harfitt。学校的主要授课语言为英语,中一至中三的中文科以普通话授课,而中四至中六则以粤语授课,而非华裔和有意选修法文的学生可不用修读正规中文,可修法文或西班牙语,但仍需考GCSE Chinese。自2012年起,中二设有西班牙文、法文、日文和爱尔兰文等外语课,是香港传统名校中仅少数提供外语课程的英中。
在历届香港中学会考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德望学校是产生最多会考“10A状元”及文凭试“7科5**状元”(在甲类科目中至少3个选修科及4个核心科获得5**成绩)的学校之一。截至2024年,共有5位,其中2位会考“10A状元”及3位文凭试“7科5**状元”,排名全港第14。[10][11]
- 2013年:徐茵琪(8个5**超级状元),于香港大学修读工商管理学学士(法学)及法学士(双学位课程)。 [16][17]
- 2018年:李焯莹(7科5**状元),于香港大学修读社会科学学士(政治学与法学)及法学士(双学位课程)。[18]
- 2023年:郑苡晴(7科5**状元),于香港大学修读内外全科医学士。[19][20][21]
该校学生在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优异,2018年度94.3%学生达大学入学最低要求[2],平均每人有2.89个第5级成绩或以上。
于2018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中,头三名学生考获以下成绩:
中文 | 英文 | 数学 | 通识 | 选修1 | 选修2 | 选修3 |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5* |
德望学校(小学部)位于九龙牛池湾扎山道383号,占地约17,019平方米,现为一所全日制私立小学。服务二十多年的前任校长梁银禧修女,已于2012年1月下旬宣布于学年结束后退休,2月1日由校监阮嫣玲修女担任署任校长。
2012年8月1日,小学部与幼稚园部重组为德望小学暨幼稚园,由阮嫣玲修女担任校长,而幼稚园负责人为吴嘉美女士。
德望学校(幼稚园部)位于九龙牛池湾扎山道381号。2010年重开,2012年8月1日小学部与幼稚园部重组为德望小学暨幼稚园。
历史
德望学校是由加拿大圣母无原罪传教女修会(Missionary Sisters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M.I.C.)所创办,属该会圣神之母香港会区(Region Mary of the Holy Spirit Hong Kong)。
而在创办德望前,修会已于1930年创办德信学校(小学暨幼稚园)(2000年中学部成立),惟该校已于1993年转交予东亚教育促进会(主业会相关团体)管理。而修会于1970年创办的姐妹校德爱中学,亦原定于大约2013年起交由东亚教育促进会接办,但最终未有成事。
要注意的是,保禄六世书院的办学团体虽跟修会同名,但两间为不同的修会-其又名“宗座外方传教女修会”(P.I.M.E. Sisters)。
在信奉耶稣的教会,圣经中有格林多前书13章13节提到:信、望、爱。(Faith, Hope, Love)
圣母无原罪传教女修会当初把三间学校分别命名为:德信、德望、德爱。
- 1954年,一群圣母无原罪传教女修会的修女从加拿大来港,在九龙窝打老道125号创立德望学校,开办幼稚园及小学班级。
- 1955年,德望学校小学部正式迁往牛池湾现址(清水湾道 NKIL 3810段)。
- 1957年,德望学校开始招收中一、中二学生。
- 1960年,中学部成为政府资助私立学校。
- 1962年,首批学生参加香港中学会考。
- 1964年,中学部位于清水湾道NKIL 4192段的校舍完工。
- 1974年,中学部开设文科的中七班级及理科的中六班级。
- 1978年,中学部成为政府教育署全资资助中学。
- 1984年,戴丽雅翼校舍完工。
- 1995年,游泳池完工及启用。
- 2002年,德望学校转为直接资助计划学校。重建工程亦分阶段展开。
- 2007年,学校庆祝50周年校庆,并举办开放日。
- 2009年,小学部重建工程完工,正式转为全日制小学。幼稚园部大楼完工,并开始招生。
- 2010年,德望学校重办幼稚园部。[22]
重要事件
- 早年,德望学校中文小学部曾录取男生,于1970年代的首数届预科亦录取男生,例如圣若瑟英文中学学生。确实原因已无法追溯,但据估计,可能因为当时学校为私立,学费较昂贵,同时又开办中六,所以就有空余学位,便接收男学生。[23]
- 1975年,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和皇夫菲利普亲王访港,德望学校属下合唱团在英女皇面前献唱,当时率领德望学校合唱团总指挥为该团音乐总监戴容应嫦指挥,自此德望学校以合唱团和音乐闻名。
- 2006年10月,德望学校举办50周年开放日,由时任教育统筹局局长李国章主持启幕礼[22]。
- 2010年3月,时任中学部的校长陈馨盛传因用人唯亲招惹投诉,最终突以私人理由请辞,校监随即任命周志洪署任校长。
- 2017年11月,连登讨论区网民开帖上载德望学校女学生照片至连登讨论区及社交网站,这些相片不少是聚焦女学生腿部,当中有网民留言尽显猥亵意淫之意,有数名自称是该校的学生或旧生在Facebook专页贴文反击,斥连登网民行为不当及下流,呼吁抵制色情资讯及偷窥狂,有人留言指校方已报警求助。有旧生强调女学生依从校规衣着却无端遭受网民色情眼光看待,担心或会对女生带来负面心理影响。[24]同月21日,警方在彩虹站拘捕一名39岁男子,警员在其身上4部电话发现内藏多张女生裙底照,被警方以涉嫌破坏公众体统及游荡罪拘捕。[25]
- 2023年10月17日,一名男子穿着该校校服潜入校内女厕偷拍,被该校学生撞破后逃去,校方接获学生报告后随即报警。经警方调查,于同年10月21日在新蒲岗一幢工厂大厦拘捕一名30岁任职城巴高级营运主任的男子,并有理由相信男子就是曾经在德望学校女厕的厕格进行偷窥或偷拍。警方又在其被捕的工厦单位,以及其在将军澳的住所进行搜查,检获大量女性衣物,包括多间女校的校服、高跟鞋、女性内衣等物品。男子最于翌年4月在九龙城裁判法院裁定窥淫罪罪名成立,被判监半年。裁判官高伟雄判刑时指,被告有目的地潜入学校偷拍,重犯机会高,刑罚须反映社会对控罪的厌恶,以及对未成年人士隐私的保障。[26][27][28]
学校设施
包括多媒体学习中心、视觉艺术室、社工室、游泳池、演讲室、图书馆、家政室、地理室、缝纫室、多用途教室等,所有课室设有空调、电脑及投影机。
香港杰出学生选举
截至2021年,在香港杰出学生选举(第33届)共出产1名杰出学生,并于第33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杰出学生选举共出产3名十大杰出学生。[29] [30]
校友
以下名单只供参考,欢迎补充来源
- 政商界
- 李淑仪,GBS,JP:前曾俊华2017年香港特首选举活动高级顾问、前食物及卫生局常任秘书长
- 吴文华,SBS(中学部):前立法会秘书长[31]
- 梁刘柔芬,GBS,JP(幼稚园至中学部):前立法会议员 (纺织及制衣界)[32]
- 蒋丽芸,SBS,JP(小一至小四):现任立法会议员 (九龙西)[33]
- 黎熙琳(1999年中七):香港南区区议会华富南选区议员[34]
- 演艺界
- 杨紫烨:第一位荣获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短片的华人电影工作者
- 郑裕玲(中学部):演员、电视、电台节目主持[35]
- 杨采妮:演员[36][37]
- 关伊彤:演员[38]
- 余绮霞:已故演员、电视节目主持
- 张美琳:已故演员
- 张美琏:演员,已故女演员张美琳胞妹
- 朱凯婷:演员、电视节目主持、电台节目主持,2001年香港小姐季军[39]
- 陈雅娴:前香港有线电视儿童台节目主持[40]
- 卢业瑂(小学部至中五):歌手、电台节目主持[41]
- 吴嘉熙:歌手、演员,Super Girls 成员[42]
- 张天颖:香港唱作女歌手,女子组合Beanies成员
- 张曦雯(小学部):演员、电视节目主持,2012年国际中华小姐冠军[43]
- 张敬仁:演员,2013年香港小姐竞选十强佳丽[44]
- 姚焯菲(幼稚园部):香港女歌手、After Class成员《声梦传奇》亚军 (2013年毕业)
- 陈欣健(小学部):香港电影工作者[注 1]
- 文丽贤(1965年):已故香港时装设计师及资深形象顾问[45]
- 李琳琳(初中):香港女演员[46]
- 区嘉雯:香港女演员[46]
- 传媒界
- 麦诗敏(小一至中五):无线新闻主播[47]
- 徐咏璇(小五至小六):专栏作家、香港大学大学发展及校友事务部总监[注 2][48]
- 袁思行(小学部):香港新闻从业员、前香港游泳运动员[49]
- 唐海汶(2012年中六):香港财经新闻主播
- 体育界
- 其他
交通
接驳交通列表 |
---|
新界专线小巴 九龙新界巴士 |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