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奔龙属(属名:Orodromeus),又名奔山龙属,是鸟臀目恐龙的一个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坎潘阶)的北美洲,约7670万年前的蒙大拿州,化石仅发现于双麦迪逊组。
发现与命名
山奔龙的化石是由Robert Makela发现于蒙大拿州提顿县,跟慈母龙发现于相同地区。模式种是马氏山奔龙(O. makelai),是由杰克·霍纳(Jack Horner)与大卫·威显穆沛(David B. Weishampel)在1988年叙述、命名。属名意为“山的奔跑者”,种名则是以发现化石的Robert Makela为名[1]。
正模标本(编号MOR 294)是一个部分身体骨骼与头颅骨,发现于双麦迪逊组(Two Medicine Formation)的下层,地质年代约7500万年前,相当于白垩纪晚期的坎潘阶。副模标本包含:编号MOR 249标本的19个蛋化石与胚胎化石、编号PP 22412标本的后肢化石、编号MOR 331标本的ㄧ个部分身体骨骼、编号MOR 248的头颅骨与身体骨骼、编号MOR 403标本的脑壳[1]。目前还没有奔山龙的详细研究,但过去曾有一篇奔山龙的未发表研究[2]。
叙述
山奔龙是小型、二足、草食性恐龙,可能与惧龙、野牛龙等恐龙共同生存于同一地区。全长估计约2.5米[1]。鉴定特征包含眼睑骨后端接触到眶后骨、颧骨有隆起、手腕骨头没有愈合、上颌骨与齿骨的牙齿呈三角形[1]。
山奔龙胚胎化石的骨头、牙齿已发展良好,霍纳等人推测山奔龙是早熟性动物;而生存于相同环境的慈母龙,幼体孵化后仍需要长时间的亲代养育[1]。
分类
大众文化
山奔龙出现在探索频道的《恐龙星球》(Dinosaur Planet)电视节目第三辑,在节目里牠们以群体方式生活,并且有一群伤齿龙猎食牠们。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