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影片剪辑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学院奖最佳剪辑奖(英语:Academy Award for Best Film Editing)是一个由美国影艺学院颁发的年度奖项。多数情况下,能够得到该奖项提名的电影获最佳影片奖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从1981年起至今,任何一部最佳获得最佳影片奖的电影都得到了剪辑奖的提名,其中大部分也最终获得了这个奖项(有约三分之二)[1]总的来说,只有出现在影片主创人员名单上的剪辑师会得到提名(登记在提名名单上),其他的如后备剪辑师、监督剪辑师一般不会被提名。[2]提名名单的确定由美国影艺学院的剪辑分支进行,2008年时该分支拥有233名成员[1],任何成员可以投票选择最多5部电影,之后统计获得票数最多的5部电影将获得提名参加最终的角逐[2]确定提名影片后,美国影艺学院的所有活动或终身会员都可以投票来决定最终胜出的电影。这一程序正好与英国电影学院奖的最佳剪辑奖相反,后者是先由所有成员投票决定提名影片,再由剪辑分支投票决定最终胜出的作品。[3]
历史
剪辑奖延生于1934年,奖项的名称曾偶有改动。2008年,奖项定名为“学院奖电影剪辑成就奖”("Academy Award for Achievement in Film Editing")。至今共有四位剪接师各拿下三次奖项:
- 拉尔弗·道森:《仲夏夜之梦》(1935年)、《风流世家》(1936年)、《罗宾汉冒险记》(1938年)
- 丹尼尔·梅登:《洋基之光》(1942年)、《黄金时代》(1946年)、《凤楼春色》(1960年)
- 麦可·卡恩:《夺宝奇兵》(1981年)、《辛德勒名单》(1993年)、《雷霆救兵》(1998年)
- 塞尔玛·斯昆梅克:《蛮牛》(1980年)、《神鬼玩家》(2004年)、《神鬼无间》(2006年)
此外共有两位导演曾经获颁奖座,分别为占士·金马伦(以《铁达尼号》获奖)和阿方索·克朗(以《引力边缘》获奖);曾身兼导演且获最佳影片剪辑奖提名的人包括:大卫·连(以《印度之路》获提名)、斯蒂夫·占士(以《篮球梦》获提名)、高安兄弟(以《冰血暴》和《险路勿近》获提名,且皆化名为罗德里克·杰恩斯)、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以《大艺术家》获提名)、尚-马克·瓦利(以《药命俱乐部》获提名)。
身兼影片剪辑和音效两项专业的沃尔特·默奇曾以《英伦情人》拿下最佳影片剪辑奖和最佳音效奖;曾以《大国民》入围最佳剪辑奖的罗伯特·怀斯后来则转行从事导演工作,包括《西城故事》、《音乐之声》皆为代表作。
熟面孔
分类 | 姓名 | 次数 | 年代 | 附注 |
---|---|---|---|---|
获奖最多 | 麦可·卡恩 塞尔玛·斯昆梅克 丹尼尔·曼德尔 拉尔弗·道森 |
3次 3次 3次 3次 |
1998 2006 1960 1938 |
7次提名 7次提名 5次提名 4次提名 |
提名最多 | 麦可·卡恩 | 8次 | 2012 | 共3次获奖 |
从未获奖者中提名最多 | 格瑞·汉伯林 弗雷德里克·克鲁特森 |
6次 | 1996 1963 |
已退休 1964年去世 |
以上数据来源于学院奖官方网站数据库。[4]
获奖与提名
获奖影片在最上方一行用加粗字体显示[5]。
- 1934 《爱斯基摩人》 – 康拉德·涅威戈
- 《埃及艳后》 – 安妮·鲍切恩斯
- 《蝴蝶美人》 – 吉恩·米尔福德
- 1935 《仲夏夜之梦》 – 拉尔弗·道森
- 《块肉余生记》 – 罗拔·柯恩
- 《告密者》 – 乔治·海维里
- 《悲惨世界》 – 芭芭拉·麦克林
- 《抗敌英雄》 – 埃尔斯沃思·霍格兰
- 《叛舰喋血记》 – 玛格丽特·布兹
- 1940 《骑军血战史》 – 安妮·鲍切恩斯
- 1943 《空军》 – 乔治·艾米
- 1950 《所罗门王的宝藏》 – 拉尔夫·E·温特斯 和 康拉德·涅威戈
- 1960 《凤楼春色》 – 丹尼尔·梅登
- 《碧血染山河》 – 斯图亚特·吉尔莫尔
- 《风的传人》 – 弗雷德里克·克鲁特森
- 《小人物狂想曲》 – 维奥拉·劳伦斯和阿尔·克拉克
- 《风云羣英会》 – 罗伯·劳伦斯
- 1966 《霹雳神风》 – 弗雷德里奇·斯坦坎普 、亨利·博曼、斯图·林德和法兰克·桑提洛(Frank Santillo)
- 1971 《密探霹雳火》 – 杰拉尔德·B·格林伯格
- 《人间大浩劫》 – 斯图亚特·吉尔莫尔(过世后获提名)和约翰·W·霍姆斯
- 《发条橘子》 – 比尔·巴特勒
- 《吾父吾子》 – 拉尔夫·E·温特斯
- 《往事如烟》 – 福尔马·布朗斯泰德
- 1994 《阿甘正传》 – 亚瑟·施密特
- 《急速追踪》 – 约翰·莱特
- 《篮球梦》 – 弗雷德里克·马克思、斯蒂夫·占士和威廉·豪格斯(William Haugse)
- 《黑色追缉令》 – 萨莉·门克
- 《逃狱天才》 – 理查德·弗朗西斯-布鲁斯
- 1995 《太阳神十三号》 – 迈克·希尔和丹尼尔·P·汉利
- 《罚七奇案》 – 理查德·弗朗西斯-布鲁斯
- 《宝贝猪仔》 – 马库斯·达西和杰伊·弗里德金
- 《惊世未了缘》 – 史提芬·罗森布鲁姆
- 《深渊之战》 – 克里斯·里本总
- 2011 《龙纹身的女孩》 – 柯克·巴克斯特和安格斯·瓦尔
- 《大艺术家》 – 安苏菲·比安和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
- 《继承大丈夫》 – 凯文·藤特
- 《雨果》 – 塞尔玛·斯昆梅克
- 《魔球》 – 克里斯托夫·特里夫森
- 2018 《波希米亚狂想曲:摇滚传说》 – 约翰·奥特曼
- 《黑色党徒》 – 巴里·亚历山大·布朗
- 《真宠》 – 尤格·马夫罗帕萨里迪斯
- 《幸福绿皮书》 – 派翠克·J·唐维托(Patrick J. Don Vito)
- 《为副不仁》 – 汉克·考文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