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多瑙河

欧洲河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多瑙河
Remove ads

多瑙河欧洲第二大河,次于俄罗斯伏尔加河,发源于德国黑森林地区,最后注入黑海,全长2857公里[1],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公里[1],平均流量为6500立方米/秒。

事实速览 国家, 流域 ...
Remove ads

多瑙河是中东欧极为重要的国际河道,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摩尔多瓦乌克兰等10个中欧东欧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流域范围还包括波兰瑞士意大利捷克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黑山北马其顿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等9个国家,有大小300多条支流[2]。多瑙河最后从多瑙河三角洲注入黑海

Remove ads

命名

多瑙河在拉丁文中称“Danubius”、“Danuvius”、“Ister”等;古希腊则称“Ἴστρος”(Istros);达契亚语色雷斯语则称“Donaris”(上多瑙河)及“Istros”(下多瑙河)[3]

而“Dānuvius”一词可能为来自塞尔特语高卢语)或伊朗语

在其他语言以及多瑙河流经地区的语言中:

历史

史前时代

多瑙河在史前时代即有文明出现,如新石器时代线纹陶文化,存在于公元前五千年中叶至前四千年前叶,该文化又被称为多瑙河文化。[5]

古典时期

希腊人曾于公元前7世纪溯多瑙河下游而上,并于当地进行贸易,并称多瑙河下游为伊斯特尔河(Ister)。至罗马帝国时期,多瑙河为罗马帝国北部边境的界线,罗马人则称之多瑙韦斯河(Danuvius),沿岸建有碉堡,为居民中心。[4][6]

中世纪

中世纪时,古要塞仍发挥作用,查理大帝于9世纪建造了韦尔芬斯泰因堡等城堡,15世纪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扩张至中欧时也曾以要塞作为防御。[4][6]

近代

自1856年的巴黎条约起,建立第一个多瑙河委员会,以多瑙河作为国际航运水道为宗旨。[4][6]

现代

1921年和1923年,奥地利、德国、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英国、意大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希腊等国最后批准了《多瑙河章程》,多瑙河委员会也成为了有实权的机构,有会旗、可独立征税、委员会委员得享有外交豁免权等。[4][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瑙河委员会以新的协议建立,取代了1921年签订的公约,规定重建的多瑙河委员会仅多瑙河沿岸国家才有权参与。[6]

地理

多瑙河源出于德国的黑森林的两条小溪,分别为布雷格河布里加赫河,两溪于多瑙艾辛根会合,从这个地名开始被称为多瑙河,向东流经奥地利进入斯洛伐克,为上游,上游长约966公里,水深最高达8米,流速为1-2米/秒。

经过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附近的“匈牙利门”峡谷,多瑙河进入小匈牙利平原,直到贝尔格莱德附近的铁门峡,是为中游。中游流速变缓,河道宽达1.6公里,泥沙淤积成沙洲小岛,每年沉积达60万立方米,河中岛屿面积达2千平方公里。在铁门峡,两岸高山夹峙,河谷深度猛增至54米,流速增至5米/秒,流量从2000立方米/秒增至6000立方米/秒。

出铁门峡后直到入黑海,是为下游,下游又进入平原区,流速恢复到1米/秒,河道中再次沉降出小岛群,在距黑海80公里处进入三角洲,河道分为三股,北支水量占67%,南支占24%,中支仅占9%,但是主要通航干道。

多瑙河是欧洲重要的国际航道,1992年德国建成莱茵河美因河—多瑙河运河,船只可以从北海港口鹿特丹直达黑海港口苏利纳,通航航道达3500公里。在1987年多瑙河年通货量达1亿吨,但1999年由于北约轰炸贝尔格莱德,炸毁三座桥梁阻塞河道,直到2002年才清理干净,恢复通航。

多瑙河干流上建有多座水力发电站,最大的是原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合建的铁门峡大坝,发电装机容量为215万千瓦[7]

Remove ads

地形

多瑙河位于欧洲东南部,源流西部为黑林山,河流南侧有阿尔卑斯山韦莱比特山迪纳拉山老山巴尔干山;北侧则有捷克林山舒马瓦山苏台德山喀尔巴阡山[2]多瑙河流经的主要平原则包括维也纳平原匈牙利平原瓦拉几亚平原多瑙河平原等。

流域

Thumb
蓝色区域为多瑙河流域

多瑙河流域面积为81.7万平方公里,左岸(北侧)约占56%的流域面积,右岸(南侧)则占44%;干流流经10个国家境内,所占多瑙河的流域面积分别为德国(7.5%)、奥地利(10.3%)、斯洛伐克(5.8%)、匈牙利(11.7%)、克罗地亚(4.5%)塞尔维亚(10.3%)、保加利亚(5.2%)、摩尔多瓦(1.6%)、乌克兰(3.8%)及罗马尼亚(28.9%),另有8个国家并无多瑙河干流流经,但国土位于多瑙河流域内,所占多瑙河流域面积分别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4.8%)、捷克(2.5%)、斯洛文尼亚(2.2%)、瑞士(0.32%)、意大利(0.15%)、波兰(0.09%)、马其顿(0.03%)及阿尔巴尼亚(0.03%)。[8]多瑙河流域最高点则位于意大利及瑞士边境的伯尔尼纳峰,海拔4049米。

气候

多瑙河流域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地区,流域的西部及东南部较温暖、湿润,多瑙河三角洲地区与草原气候较相近。[2]

在降雨量方面,上游地区的年降雨量约1000-1500毫米,中下游平原约700-1000毫米,锡雷特河以下河段及河口地区仅约400-600毫米,整体流域平均为863毫米。降水以夏季及秋初最多,冬季于高山地区降雪,降雪约占降水量的10%-30%。[2]

支流

更多信息 右岸支流, 长度(km) ...

多瑙河有大小300多条支流,共192条支流的长度为20公里以上,34条支流可供通航[2];以萨瓦河流量最大,平均流量1722立方米/秒,长度则以蒂萨河最长,全长1308公里。500公里以上支流有蒂萨河普鲁特河萨瓦河德拉瓦河奥尔特河锡雷特河因河,平均流量500立方米/秒以上支流有萨瓦河、蒂萨河、德拉瓦河和因河。

河流分段

多瑙河大致上可分为上、中、下游三段[9]

上游段

上游段为源头至匈牙利门英语Devín Gate[注 1],长966公里,最初源头布雷格河布里加赫河发源于黑森林东侧,两河于多瑙艾辛根东侧汇流[注 2],沿施瓦本山弗兰克汝拉山南翼和巴伐利亚高原北缘流向东北,至雷根斯堡后转为向东南方流,后进入奥地利境内,经波希米亚林山维也纳盆地后达匈牙利门。上游河段的坡度较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夏季水位较高,冬季较低,本河段有支流雷根河伊萨尔河因河等河流注入,因河的流量较干流高,水量也大幅增加,支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以春末夏初水位最高。雷根斯堡附近流量为420立方米/秒,至维也纳达1900立方米/秒。[9]

中游段

中游段为匈牙利门至铁门峡谷,长900余公里,河面较宽,宽度约1.6公里,河谷可达5~20公里宽,坡度平缓,沉积作用旺盛,布拉提拉瓦及科马尔诺间的河道形成大量沙洲,如大、小斯许特岛等,水流形成多条汊道;经瓦茨后转向南流,后进入匈牙利平原德拉瓦河蒂萨河萨瓦河三大支流平均流量合计约3000立方米/秒,使多瑙河干流水量增加约一倍,德拉瓦河于克罗地亚及塞尔维亚边境注入多瑙河干流,而后两者则于塞尔维亚境内注入。春季时,积雪融化,水位最高,至夏末秋初,中游平原地区蒸发及渗流旺盛,水位较低,冬季水位亦低。经贝尔格莱德后转向东流。于铁门峡谷处建有铁门水力发电厂[9]

下游段

下游段为铁门峡谷以下河段,左岸为罗马尼亚的瓦拉几亚平原,右岸为保加利亚的多瑙河平原,河谷宽,坡度平缓,河道中有沙洲岛屿群;至切尔纳沃德转向北流,后经加拉茨转向东流,普鲁特河于加拉茨以东注入多瑙河。[9]

多瑙河三角洲

多瑙河自图尔恰起进入多瑙河三角洲,距黑海约80公里,干流则分为三支,分别为北支基利亚河、中支苏利纳河、南支圣格奥尔基河,水量分别占67%、9%及24%[注 3],多瑙河年输砂量约7600万公吨,三角洲则以每年24.38~30.5米的速度增长[2]多瑙河三角洲面积达4300平方公里,盛产芦苇,为造纸工业纤维工业提供重要原料,同时是欧洲重要的湿地资源。[9]

流域地区

流经国家

多瑙河流经10个国家,有1070.9公里(约37%)的河段属于国家边界,而克罗地亚、保加利亚、摩尔多瓦及乌克兰4国仅位于河流的一岸。[10]

更多信息 右岸, 距多瑙河河口距离(km) ...

流经城市

Thumb
多瑙河上空布达佩斯
Thumb
多瑙河畔的乌尔姆
Thumb
流经德国乌尔姆的多瑙河上游
Thumb
位于维也纳多瑙河畔的维也纳国际中心
Thumb
多瑙河上的布达佩斯
Thumb
匈牙利维谢格拉德附近的多瑙河
Thumb
于贝尔格莱德横跨多瑙河支流萨瓦河的桥梁
Thumb
冬季时由尼科波利斯望向多瑙河。

多瑙河流经许多中欧东欧的城市,而流经首都数量为世界上最多,包括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及塞尔维亚4国首都。 多瑙河流经以下城市:

更多信息 德国, 奥地利 ...

洪水

多瑙河的洪水主要来自夏秋季暴雨、长期连续降雨、春季高山融雪及冬季冰凌等因素,多数洪水仅发生于局部河段,全部流域的洪水相当罕见,于不同季节在不同河段皆可能发生洪水。[2]

多瑙河洪水灾害主要发生于中下游地区,上游的维也纳盆地也可能发生洪水,于1870年至1970年间,多瑙河曾发生62次洪灾。[2]

夏秋洪水

夏秋洪水较常出现于奥地利及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河段,洪水来源以此河段的支流为主,上游河段的河水也会些许影响。[2]

春季融雪洪水

春季融雪造成的洪水,水源来自上游右岸的阿尔卑斯山融雪,或来自下游左岸的喀尔巴阡山,而德拉瓦河、萨瓦河、大摩拉瓦河等支流因上游的融雪洪水,而于贝尔格莱德附近发生春汛。[2]

冰凌洪水

许多布达佩斯以下河段曾发生过冰凌洪水,因河水结冰,有时水位可较夏秋降雨洪水高2.5至3米。[2]

生态

多瑙河流域为许多物种的栖息地,约有2000种维管束植物、超过5000种的动物,其中包括40种哺乳动物、180种鸟类、100种鱼类及数十种两生类爬虫类。由于栖息地退化即丧失、过度开发等因素,造成回游性鱼类如鲟鱼鲑鱼等濒临绝种。[11]

流域管理

多瑙河流域国家于1994年签订多瑙河保护公约,多瑙河保护国际委员会(ICPDR)于1998年开始运作,为欧洲最大的国际组织,致力于多瑙河水资源管理及永续发展。

文化影响

多瑙河也是欧洲文学艺术多次描写的对象,孕育着欧洲文化,最著名的应当数奥地利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作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必演奏的保留曲目。另外还有罗马尼亚圆舞曲多瑙河之波》。

流域经济

多瑙河为欧洲最富经济价值的河流之一。

航运

多瑙河干流为国际自由通航的河川[2],自乌尔姆以下可通航[9]莱茵河-美因河-多瑙河运河串联多瑙河及莱茵河两大水系,形成欧洲中部的水运交通网[9]。1950年的货运量约973万吨,至1987年达到高峰,该年货运量近9200万吨,1992年至1995年间因南斯拉夫内战时,联合国禁运及轰炸桥梁后阻碍河道,河流运量受到影响,1995年货运量仅约2180万吨,随着公路交通发达,货运量较1980年代低,近年则介于3700万至4200万吨之间。[12]

水力发电

多瑙河干流及支流水量丰沛,水力蕴藏丰富,理论蕴藏量为500亿千瓦·时,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五国以多瑙河水力资源作为国家能源的来源,其他国家因之位于河岸的一侧(如克罗地亚,保加利亚和摩尔多瓦)、民意不允许(如匈牙利,公民投票反对水力发电相关建设)或河段不适合建设水力发电设施(如乌克兰,多瑙河于该国属多瑙河三角洲)等因素致水力发电利用较少。多瑙河上最大的水力发电厂铁门发电厂于1972年建成。[2]

核电

周边国家的核能发电厂以多瑙河河水为冷却水来源,如保加利亚的科兹洛杜伊核电厂、罗马尼亚的切尔纳沃德核电厂及匈牙利的保克什核电厂等。

Thumb
位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郊区的Ritopek的全景图。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