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窑台湾话khòng-iô[1],或写为台语谐音的焢窑控窑,是一种古老的烹饪方式,将食物和炭火埋在土中燘熟。不需要器皿。不同文化中各有不同堆放炭火和食物的方式、烹调时间、以及选用的食材。

事实速览 汉字, 白话字 ...
炕窑
汉字 炕窯
白话字 khòng-iô
台语罗马字khòng-iô
方音符号ㄎㆲᒻㄧㄜˊ
关闭

由于挖土堆窑需要不少体力,炕窑后来渐渐被可以重复使用的馕坑石窑(masonry oven)取代。这些方法也比较容易判断食物是否已煮熟、并避免食物上沾到沙土。另一方面,馕坑和石窑一开始的搭建成本较高,而且不能带着走,所以对于常远行或游牧的民族而言不见得有优势。

台湾的炕窑多在空旷的农地上,用土块堆叠一座小塔,中间透空烧放柴火,把土块烧的焦红后,将食物放进去,再把土堆捣毁夯实,闷熟食物破窑取用,而食材多为黄玉米茭白笋蕃薯芋头与全等易烧烤食物。[2]

源起演变

炕窑是一种很原始的烹饪方式,在石器时代的遗迹中即有发现烹炊事用的土坑。

台湾早期的农业社会,在遇到农作休耕时期,大人会带着小孩们前往田地,堆个土窑并放进一些简单的食材,让孩童体验一下野炊的农余乐趣[3];而在现今工商社会,人们鲜少务农之状况下,却演变成大人带着小孩回味童乐的,假日休闲亲子户外活动。

favicon
1 sources

炕窑技巧

台湾的传统炕窑顺序是先堆窑、次烧窑、再破窑与开窑。[4][5][6]

  • 先堆窑:找开阔的空地,以收割后的田地为佳,泥地为次,测风向将窑口坐向迎风面,让空气吹入助燃。然后找大土块或是砖块来堆造炉口,有一个稳定地基,再用次大块的土块开始慢慢向上围,下面要稳固要用力压密压实,愈往上盖愈内缩到中间,收敛最后可闭合,故在窑堆越高的时候,一次拿多个小土块堆卡才不易崩塌。
  • 次烧窑:在堆好土窑后,在土窑内的地上挖个小凹洞以增加烧烤食材的容量,后放入大柴火烧,如土窑烧成火红,或摸外侧的土热了,表示已热透了,再用圆锹将柴火与灰烬取出,在门口挖洞埋较不会烫到。
  • 再破窑:随后将食物(外包报纸、烤肉用锡箔纸或炕窑专用袋)放入,将土窑破坏摧毁压实,不让热气跑出,可另外挖土覆盖到没冒烟,间隙填满密封。
  • 开窑:最后就是等用焦土的余温把食物闷熟,视熟易程度40分钟至3小时,等待时间可做游戏或生态之观光,而开挖取食时要慢慢的搜寻,以免破坏食物。
faviconfaviconfavicon
3 sources

现代炕窑

在西亚—北非的庆典活动中有时会炕窑,特别是在摩洛哥,会窑焢一整只羊。远行的人在没有锅具时也会用这种方式烤面包。

炕窑也是许多太平洋岛屿民族的传统烹饪方式之一,但因为相对费力,现在多留到特殊节庆活动。

在台湾工商社会繁忙,要享受控窑乐不易,于是有业者提供场所与食材,只要人来即可,结合生态观光与亲子同游,可以训练野外求生的能力,更具有分工合作,共享美食及联谊效果。

图片

参见

参考资料

书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