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简称台湾科大台科大)是台湾第一所技术实务型高等教育机构[11],1974年立校,也是唯一同时列入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发展典范科技大学计划的学府[12],主校区位于台北公馆,除了与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密切合作、合组可互相双主修及辅系的台大系统外,另设有东京工业大学的台湾交流中心[13]

事实速览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老校名 ...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台科大校徽
老校名国立台湾工业技术学院
校训精诚
创办时间1974年8月1日,​50年前​(1974-08-01
学校代码0022
学校类型国立大学科技大学研究型大学
捐赠基金新台币2,862,192,000元[1]
校长颜家钰
副校长刘志成周子铨苏顺丰
教务长阮圣彰
主任秘书吕政修
学生人数11,672人(2023年)[2]
本科生人数5,593人(2023年)[2]
研究生人数6,079人(2023年)[2]
校址 中华民国台湾台北市大安区基隆路四段43号(校本部)
25°00′49.4″N 121°32′27.1″E
校区公馆校区[3]土城校区基隆校区新竹分部[4]华夏校区[5]
总面积48公顷
校队台科大运动代表队
体育联盟中华民国大专院校体育总会
昵称台湾科大、台科大、NTUST
吉祥物老虎和鸭子 (Tiger Duck)[6]
所属法人中华民国教育部[7]
隶属中华民国教育部东京工业大学[8]中华民国科技部产学联盟[9]亚马逊网络服务系统AWS Academy[10]
邮递区号106335
网站www.ntust.edu.tw
位置
地图
关闭

台科大成立于1970年代初期,前身为国立台湾工业技术学院,当时教育部基于台湾进入工业及经济发展时期,决定设置一所培养高级工程和管理人才、主导授课和实务相融的高等技术学府[14],2001年在教育部筹划之研究型大学计划(国立大学研究所基础教育重点改善计划)中列入首批之9所重点研究型大学之一[15],自2023年整并华夏科大校舍后,共拥有6个校区涵盖7个学院,设有工程学商学建筑学设计学等学科,学生数约一万出头,学士班及硕博士人数占比约各半[16],其中,近年来该校的硕博士国际学生为台湾所有大学中人数最多[17]

校徽

资讯框陈列的台湾科技大学校徽,其意象是扳手与螺丝。为了行销台湾科技大学的形象,校方设计名称能与校徽意义呼应的老虎坂守(Benjamin)、鸭子萝丝(Rossie)等吉祥物,其亦包含务实动手做的精神[6]

校训

校训用词非常精简,是精诚2字,其目标是培养器识先于技能,技能进于智慧的人才,含意是精于做事,诚以待人[18]

历史

1974年创立“国立台湾工业技术学院”,首招学士学位生,并于1979年设硕士学部,1982年设博士学部。1997年改名“国立台湾科技大学”[19]

2016年,台科大于美国加州硅谷成立“台科大硅谷中心”,送新创团队到硅谷培训,结合校友资源,并安排企业参访与实习,助新创团队和国际接轨[20]

2018年,参与政府与友邦巴拉圭双边合作,协助设立台巴科技大学,并提供师资、设计课程、建校蓝图及购买实验室设备[21]。台巴科大学生可于在学期间到台科大进行交换[22]

2023年,台科大列入教育部《大专校院学生双语化学习计划》第2阶段的7所重点培育学校之一,与清华大学政治大学同为双语化计划首次加入的高等教育学校[23]

历任校长

台湾科技大学的历任校长[24]

更多信息 国立台湾工业技术学院时期, 次序 ...
国立台湾工业技术学院时期
次序 院长姓名 任期
1 陈履安 1974年8月─1978年1月
2 毛高文 1978年2月─1981年7月
3 石延平 1981年8月─1990年7月
4 刘清田 1990年8月─1997年7月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时期
次序 校长姓名 任期
1 刘清田 1997年8月─2000年7月
代理 陈希舜 2000年8月─2000年12月
2 陈舜田 2000年12月─2005年1月
3 陈希舜 2005年2月─2013年1月
4 廖庆荣 2013年2月─2021年1月31日[25]
5 颜家钰 2021年2月1日[25]
关闭

教学单位

教学单位除共同教育委员会以外列表如下:[26]

更多信息 学院, 成立年份 ...
学院 成立年份 系、所、学程及学士班 简要介绍
工程学院 1998年
  • 自动化及控制研究所
  • 高阶科技研发硕士学位学程(EMRD在职专班)
  • 机械工程系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营建工程系
  • 化学工程系
  • 工程学士班
  • 先进科技全英语学士学位学程
电资学院
  • 光电工程研究所
  • 电子工程系
  • 电机工程系
  • 资讯工程系
  • 电资学士班
管理学院 1998年
  • 管理研究所
  • 工业管理系
  • 企业管理系
  • 财务金融研究所
  • 资讯管理系
  • 管理学院MBA
  • EMBA硕士在职专班
  • 科技管理研究所
  • 管理学士班
  • 财务金融学士学位学程
  • 科技管理学士学位学程
2005后和美国哈佛大学交流及选派人员受训[27]

曾获得EQUISAACSB等认证[28]

人文社会学院 1998年
  • 数位学习与教育研究所
  • 应用外语系
  • 人文社会学科
  • 师资培育中心
设计学院
  • 设计系
  • 建筑系
应用科技学院 2008年
  • 应用科技研究所
  • 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专利研究所
  • 色彩与照明科技研究所
  • 全校不分系学士班
  • 应用科技学士学位学程
  • 全球发展工程学士学位学程
  • 色彩影像与照明科技学士学位学程
  • 智慧财产学士学位学程
  • 医学工程学士学位学程
旧称精诚荣誉学院[29]
产学创新学院 2022年
  • 智慧制造科技研究所
  • 人工智能跨域科技研究所
  • 能源永续科技研究所
  • 先进半导体科技研究所
依《国家重点领域产学合作及人才培育创新条例》设立[30]。先进半导体科技研究所2025年开放招收国际学生[31][重要吗?]
关闭

分校区

华夏校区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华夏校区校地经由华夏科技大学捐赠,并由两间学校共同协助捐赠校地的原校学生毕业[32]。于2023年8月5日正式成立[33]

新竹分部

位于新竹县竹北市,首座建筑“前瞻研发中心”于2017年正式启用,并举行了落成典礼。该中心于2015年开工建设,是新竹分部的首座校舍,设计以合院式中庭为特色,并将校徽造型融入建筑的入口设计中[34]。 其余部分于2020年5月正式动工,规划国际书院大楼及先进产学中心和教职员及学生宿舍、校园餐厅等[35][36]

学术排名

学生相关组织

学生会

台科大学生会于2007年改组成立[37],会长由全校学生选举,设有秘书室协助会长,会长下设“行政部门”,行政部门有学权部、财务部、学术部、活动部、行销部、公关部,行政部门另设有社团辅导委员会级选举委员会。学生会亦设有“学生议会”作为立法机关,由学生议员组成,并由学生议员互选的学生议会议长主持,下设秘书处及各种委员会。“学生评议会”则为司法机关,由会长提名、学生议会同意的评议委员组成,并由主任评议委员主持[38]

校友组织

校友组织包含校友会、杰出校友联谊会。其中校友会可以分成总会、地区分会、海外地区分会及隶属学院的系友会[39]。为了建立品牌形象,由该校商管学院副院长创设国际校友会,期望吸引外籍学生留在台湾就业[40]

校友

校际交流

在台湾境内,台湾科技大学与其他学校共同成立系统或联盟,如国立台湾大学系统。

与其他区域的复数学校也有其他合作关系,如全球产学未来人才培养策略联盟,或者与个别学校诸如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有研究及教学上的交流[8],与不同学校办理双联学位计划,像是澳洲昆士兰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41][42]

参见

参考文献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