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达格兰大道
位於台灣台北市中正區的道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凯达格兰大道,简称凯道,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的道路,全线位于总统府与景福门之间。原名东门街,战后更名为介寿路,1996年3月21日改为现名,词源自曾世居于台北地区的原住民凯达格兰族[1]。该道路见证中华民国政府迁台至今历次国家中枢仪式及庆典,与自由广场并列为台北市集会游行举办时选择的重要场地或集结点。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4/%E4%BA%94%E6%9C%88%E4%BA%8C%E5%8D%81%E6%97%A5_%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7%AC%AC%E5%8D%81%E5%9B%9B%E4%BB%BB%E7%B8%BD%E7%B5%B1%E3%80%81%E5%89%AF%E7%B8%BD%E7%B5%B1%E5%B0%B1%E8%81%B7%E6%85%B6%E7%A5%9D%E5%85%B8%E7%A6%AE_%2827056666001%29.jpg/640px-%E4%BA%94%E6%9C%88%E4%BA%8C%E5%8D%81%E6%97%A5_%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7%AC%AC%E5%8D%81%E5%9B%9B%E4%BB%BB%E7%B8%BD%E7%B5%B1%E3%80%81%E5%89%AF%E7%B8%BD%E7%B5%B1%E5%B0%B1%E8%81%B7%E6%85%B6%E7%A5%9D%E5%85%B8%E7%A6%AE_%2827056666001%29.jpg)
历史
![]() | 此章节需要扩充。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9/Ketagalan_Boulevard_and_Kuomintang_Central_Committee_20060521.jpg/640px-Ketagalan_Boulevard_and_Kuomintang_Central_Committee_20060521.jpg)
- 台湾战后时期,中华民国接管台湾,1946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节当天,为庆祝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六十大寿,除将台湾总督府大厦筹修为“介寿馆”(今日总统府),馆前道路亦更名为“介寿路”[2]。公务员退休的黄静嘉曾为台北市多处街道取名,他表示此当时改名旨在颂扬当时执政者,并用《诗经》:“以介眉寿”作典[3]。刘广定表示照字面解释成“介公之寿”,也可按“介”者助也解释为“助寿”,并也是《诗经》的句子,称赞取的人实在不失高明[4]。台湾戒严时期,总统府前警备森严,气氛严肃,民众必须低头而过。总统府前的介寿路及重庆南路一段也曾经禁行机车及脚车。
1996年3月21日,时任台北市市长陈水扁将介寿路改名为凯达格兰大道,旁边的广场改名为凯达格兰广场,名称来源即因此处为凯达格兰族之传统领域,故易名以象征对台湾原住民历史及文化的肯认与尊重。也废除了规定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及重庆南路一段禁行机车及脚车的相关交通标志,是陈“空间解严”的主张。[5]并将总统府前广场定名为凯达格兰广场,还曾经举办府前“飙舞”舞会。唯此道两旁之派出所与公园仍沿用“介寿”之名称。之后,此道成为民众常集会游行抗议的圣地,故常被赋予另一层政治意义。
2007年5月22日,台北市政府宣布把凯达格兰大道加注改名为“反贪腐大道”,大道东侧之公园路至景福门间广场则加注“反贪腐民主广场”,并于即日生效。同年12月6日,市政府在上述大道东侧的路灯柱悬挂“反贪腐民主广场”的路标,但反贪腐大道则未见任何标示,市府发言人羊晓东表示挂牌是为配合12月9日的联合国国际反贪腐日的活动。此举造成部分原住民激烈反对,媒体解读此举认为是时任台北市市长郝龙斌反制中央政府将中正纪念堂改称台湾民主纪念馆以及“大中至正”卸匾的举动。2016年3月17日,柯文哲市府把已悬挂9年的有关28块反贪腐民主广场的路牌全数拆除。[6]
沿线设施
-
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纪念碑
-
介寿公园林森铜像
-
二二八和平公园
-
台北宾馆
-
中华民国外交部大楼
-
东门景福门
凯达格兰大道长约400公尺,路宽约40米,双向共有10线车道,不设置分隔岛。沿线共有2个政府机关及2座公园,以下设施由东至西排列:
大型集会游行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c/623%E9%81%8A%E8%A1%8C_02%EF%BC%88%E8%AA%BF%E8%89%B2%EF%BC%89.jpg/640px-623%E9%81%8A%E8%A1%8C_02%EF%BC%88%E8%AA%BF%E8%89%B2%EF%BC%89.jpg)
佚事
台湾歌手罗大佑创作的粤语歌曲《皇后大道东》,其闽南语版《大家免着惊》由李坤城作词,即为描述本道路(时名为介寿路)与中正纪念堂。
参见
脚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