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城(德语:Innere Stadt),亦被称为维也纳第一区,为奥地利维也纳旧城的中心地区。在1850年代维也纳合并其他城区之前,今日的内城也就是当时的整个维也纳。内城被沿历史上旧城墙的路线的环城大道环绕。

事实速览 内城Innere Stadt, 国家 ...
内城
Innere Stadt
维也纳第一区
Thumb
徽章
Thumb
内城在维也纳的位置
坐标:48°12′35″N 16°22′12″E
国家奥地利
城市维也纳
政府
 • 区长Markus Figl(奥地利人民党
 • 第一副区长Isabelle Jungnickel(奥地利人民党
 • 第二副区长Daniela Ecker-Stepp(奥地利社会民主党
 • 代表(40席)奥地利人民党10席、奥地利社会民主党10席、绿党-绿色替代6席、奥地利自由党8席、WIR 2席、NEOS英语NEOS – The New Austria and Liberal Forum 4席
面积
 • 总计2.88 平方公里(1.11 平方英里)
人口(2016-01-01)[1]
 • 总计16,409人
 • 密度5,698人/平方公里(14,757人/平方英里)
邮政编号英语Postal codes in AustriaA-1010
区政府地址维也纳维普林格街8号
网站www.wien.gv.at/bezirke/innerestadt/
关闭

内城是维也纳最大提供就业的地区,拥有100,745名就业人口。这部分是由于内城地处市中心,除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吸引大量企业在此开设业务机构。

favicon
1 sources

历史

维也纳最早是凯尔特人罗马人的定居点,随后逐渐转变为中世纪及巴洛克时期的都市,接着成为奥匈帝国的首都,见证了德国的工业革命和二战的关键历史。[2]

世界遗产

维也纳历史中心的街区依多瑙河而建,建于19世纪,围绕旧市区的环城大道过去是中世记的城墙,现在是一条著名的街道。在环城大道周围则分布着维也纳著名华丽繁复的名胜古迹。包含巴洛克风格的城堡、花园及建于19世纪晚期的环城大道其沿途的建筑物、博物馆及公园,带有着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建筑的风格,为欧洲建筑艺术精华的汇聚地。[2]


2001年,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提名维也纳为世界文化遗产,认为其满足以下三个获选条件:

  1. 维也纳古城历史悠久,城中风格迥异的的历史建筑述说着20世纪维也纳社会不断发展、价值观不断转变的历史进程。(文化遗产标准ii);
  2. 欧洲三个重要的文化和政治发展阶段时代阶段、中世纪、巴洛克时期和奠基者时代,在维也纳的城市发展和历史建筑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文化遗产标准iv);
  3. 从16世纪开始,维也纳因为丰富的音乐历史遗产而被称作“音乐之都”。(文化遗产标准vi);

2017年,因当地政府计划在世界遗产保护项目附近新建高层建筑,维也纳历史中心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3]

favicon
1 sources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