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菌动物(学名:Mesomycetozoea)又称鱼孢菌(Ichthyosporea)或DRIP类群,此类生物属后鞭毛生物,其中许多为鱼类的寄生虫。分子种系发生学研究显示中菌动物在演化树上的位置接近动物与真菌的分支点,应为动物演化支的基群,即为其他动物总界类群的姊妹群。
生理
中菌动物的外形无明显特征,许多物种寄生于鱼类,在宿主体内形成球形或卵形的孢子,另外也有物种寄生于两生类、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其他动物类群,并有一种(西氏鼻孢子虫)可感染鸟类与哺乳类,造成鼻孢子虫病[2][3][4]。
中菌动物虽属动物演化支,但具有许多真菌的特征,例如此类生物与真菌一样以渗透营养的方式取得养分、具有细胞壁、细胞中具有多个细胞核、部分物种能合成几丁质、部分物种可形成如菌丝般的构造等[2]。所有中菌动物均可形成孢子,其中肤孢虫可形成具单鞭毛的动孢子,鱼孢霉可形成具伪足的变形虫体。所有中菌动物皆与其他动物共生(包括寄生、互利共生与片利共生者),多数物种寄生于水生动物,少数寄生于陆生动物体内[2]。本类群动物中被研究最多者为寄生变形毛菌(Amoebidium parasiticum)与霍氏鱼孢霉,已有许多物种可于实验室中进行培养[2]。
分类
1996年,此类生物以其包含的四大类群名称字首缩写而被称为“DRIP类群”,后来因多数物种为鱼类寄生虫而改称“鱼孢菌”,随后又因有许多寄生鱼类以外生物物种被发现(如外毛菌、变形毛菌等原属真菌的类群)而改称“中菌动物”,此名称意指其在演化树上的位置介于动物与真菌之间[2][5]。
中菌动物过去曾分别被归为真菌、原生生物或藻类,但分子证据显示它们为一单系群,且与动物和真菌的关系相当接近。此类生物在演化树上的位置非常接近动物与真菌的分支点,目前多数研究认为中菌动物属于动物的演化支[2],归属于动物总界[3],且为动物总界演化支的基群。有研究显示中菌动物为蜷丝动物(包含蜷丝球虫、领鞭毛虫与动物界)的姊妹群[6][7];也有研究认为中菌动物为包含蜷丝动物与珊瑚壶菌之演化支的姊妹群[8]。
中菌动物包括肤孢虫与鱼孢霉两大类群,两者皆分别为单系群,并分别包含下列的属[2]:
- 肤孢虫目 Dermocystida
- Amphibiocyctidium:感染两生类
- Amphibiothecum:感染两生类
- 肤孢虫属 Dermocystidium:感染鱼类
- 鼻孢子虫属 Rhinosporidium:感染鸟类、哺乳类
- Sphaerothecum:感染鱼类
- 鱼孢霉目 Ichthyophonida
以下为动物总界与真菌总界生物的演化树[11][12][13]:
后鞭毛生物 |
| ||||||||||||||||||||||||||||||||||||||||||||||||||||||||||||||||||||||||||||||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