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通是台海两岸直接“通邮”、“通商”、“通航”的简称,主要是中国大陆提出与台湾方面就两岸之间的交流提议,中华民国政府则长期采取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作为对应。
![]() |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5年12月14日) |
因为两岸政府主张之管辖区域重叠,且除了民进党政府外,双方领导人各自宣称“一个中国”,此航线一般定义为:不是国内航线(道)、也不是国际航线(道),而是两岸航线。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基于政治与军事理由,两岸断绝了交通往来。1977年行政院颁订《取缔匪伪物品管理办法》,对两岸交流采负面态度。1979年元旦,中国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两岸应该立即“通商、通邮、通航”,是为三通。1987年,蒋经国政府宣布解严后不久立即开放台湾人民到中国大陆观光及探亲,也不再视中共政权为叛乱团体,但依旧拒绝三通。由于当时海峡两岸仍未有正式交通方式直接往来,当时台湾旅客需先飞往英属香港,然后再以其他交通方式或转机前往中国大陆。
1990年代,中国大陆发生多起劫机案件,有部分客机更被迫降落于台湾机场。后来两岸就劫机问题达成人机分离处理并视同犯罪案件处理的共识,这些案件才逐渐减少。
2008年12月15日,在马英九总统任期内,两岸实现直接通邮,各封发局可直接交换邮件,而无需经过第三地;中华邮政董事长吴民佑寄出第一封快捷邮件给中国邮政总经理刘安东。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