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SEP),也稱為P4[6]是四個環太平洋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由文萊智利新加坡新西蘭於2005年簽署,並於2006年生效。涉及貨物貿易、原產地規則、貿易救濟、關於應用衛生和植物衛生措施、貿易技術壁壘、服務貿易、知識產權、政府採購和競爭政策。除其他外,它呼籲在2006年1月1日之前將成員國之間的所有關稅削減 90%,並在2015年之前將所有貿易關稅降至零。[7]

Quick Facts 類型, 起草完成日 ...
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Thumb
貿易協定締約方
類型貿易協定
起草完成日2005年6月3日[1]
簽署日2005年7月18日[2][3][4]
簽署地點 新西蘭惠靈頓
生效日2006年5月28日[5]
生效條件2次批准書
締約方
保存處新西蘭政府[3]
語言英語和西班牙語;如果發生衝突,以英語為準[3]
Close

更早的協議

2001年,新西蘭和新加坡締結了NZSCEP。[8]:5

談判

據新西蘭外交和貿易部稱,[8]:52002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會議期間,新西蘭總理海倫·克拉克、新加坡代表吳作棟和智利總統李卡多·拉哥斯·艾斯科巴開始就「Pacific Three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P3-CEP)進行談判。[8]:5

"The shared desire was to create a comprehensive, forward-looking trade agreement that set high-quality benchmarks on trade rules, and would help to promote trade liberalisation and facilitate trade within the APEC region."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New Zealand 2005

"創建一個全面的前瞻性的貿易協定是我們的共同願望,為貿易規則設定高質量基準,促進貿易自由化、促進亞太經合組織的貿易。"

——維基人翻譯參考

文萊於2005年4月首次作為正式談判方參加第五輪,也是最後一輪會談。[9]

隨後,該協議更名為TPSE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或Pacific-4)。文萊、智利、新西蘭和新加坡於2005年6月3日完成了關於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SEP、P4)的談判,[1]

協議在新西蘭、新加坡於2006年5月28日生效。[10]

協議在文萊於2006年7月12日生效。[10]

協議在智利於2006年11月8日生效。[10]

夥伴

More information 國, 簽名[3] ...
簽名[3] 生效[3] 人口
 汶萊 2005年8月2日 2009年7月29日 417,200(第175次2015年估計)[11]
 智利 2005年7月18日 2006年11月8日 18,006,407(第62次2015年估算)[12]
 新西蘭 2005年7月18日 2006年5月1日 5,177,780 (第123次2017年估計)[13]
 新加坡 2005年7月18日 2006年5月1日 5,607,300(第113次2016年估算)[14]
Close

儘管TPSEP包含「鼓勵其他經濟體加入本協議」,但TPSEP未發生也不會發生了。[9][15]

涉及另外八個締約方的協議於2015年達成,所有四國都參與了協議談判。

TPSEP(以及它發展成的 TPP)不是APEC倡議。然而,TPP被認為是APEC倡議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探路者。

參見

參考

外部鏈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