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廣川[a],是西漢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於景帝年間任為博士武帝年間任江都國相等職位。提出了三綱五常天人感應等學說,春秋決獄等制度;並向漢武帝進言尊崇儒術,為儒家思想大一統帝國時期紮根立足打下了基礎。

董仲舒畫像

生平

Thumb
位於河北省棗強縣董仲舒石像

早年用功讀書,「三年不窺園」[3][4],以研讀《公羊春秋》出名[5][6],與胡母生齊名,景帝時曾任公羊博士,武帝時任江都王劉非相和膠西王劉端相。漢武帝舉「賢良文學」之士,他對策建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主張更化善治,「罷黜百家,表章六經」[7],「前德而後刑」,《漢書》中武帝未置可否,但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8]的情況有很大的改善,使儒學成為中華文化的社會基礎,影響長達二千多年。

董仲舒的弟子很多,他講學的方法是「下帷講誦」,講課時用幕布圍起來,只教高才生,一般學生則由高才生去教,因此很多董派弟子根本沒見過董仲舒本人[9][10]。他的弟子有出色的,褚大為梁相,嬴公為諫大夫,呂步舒為丞相長史。

當時遼東高廟發生了火災,董仲舒居家寫《災異記》,認為災異是上天對君主的警示。後來,主父偃把書上奏給了漢武帝。漢武帝讓學者討論,他們認為該書譏諷朝政。而董仲舒的學生呂步舒當時也在場,他不知這是老師的作品,批評此書是「大愚!」[11]。結果,董仲舒因為妄議朝政被判死罪,但漢武帝後來又赦免了他[12],但被廢為中大夫。以後董仲舒再也不敢宣傳「陰陽災異」了,晚年「居家以修學著書為事」。

董仲舒其學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建議以「弱枝」或「小末」的方式嚴禁王侯大臣擅權,雜以陰陽五行說和法家三綱五常說,形成了大一統儒學的基礎。又提出天人感應說,試圖將自然現象與人文社會聯繫在一起,以此來制衡君主的權力。流行於漢代的讖緯學就是繼承了董仲舒的感應、災異之說[13]

董仲舒還提出了「春秋決獄」理論,即以史書(同時也是儒家經典的)《春秋》為基礎,「論心定罪」,決定量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刑罰,減輕了法律原先的死板性所帶來的弊端[14]。他引退後,廷尉張湯還時常前往他家中請教[15]。此外董仲舒還提出限田[16]、減少稅收和徭役[17]

董仲舒去世後葬於西安和平門內下馬陵

著作

董仲舒有一百多篇文章、詞賦傳世,除了《天人三策》、《士不遇賦》之外大多散佚。《隋書•經籍志》所著錄《春秋繁露》據說是董仲舒作品,這個說法暫時為學界所接受;由於該書內容雜蕪不純,無法完全證實是董氏之主張。宋代程大昌演繁露》與近代仍有一派學者[18]認為《春秋繁露》是偽書

評價

  • 皮錫瑞稱:「董子傳《公羊》,《春秋繁露》所載,皆言經義,且皆與《公羊傳》合。是董子之於經學,尤為專門名家。」
  • 《漢書》:董仲舒有王佐之材,雖伊、呂亡以加,管、晏之屬,伯者之佐,殆不及也。[19]

註釋

腳註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